试谈初中历史新型作业的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文库 第5期
88 试谈初中历史新型作业的创新
尹慧芳
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模式单一、没有新意,学生对这产的作业不感兴趣。

题型还是多是以填空、选择、判断、连线、问答为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是不能很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能力与情感。

这样的作来只是考察学生的认知,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培养意识,不能体现其价值功能。

多年的教学笔者 发现,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只是机械地背诵,这样的学习记忆不深刻,时间不长学生就会忘记的一干二净,还浪费了大量时间,更没有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大潮下,知识在不断的更新,理念也需要改变。

我们应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培养新型的人才为主。

所以。

在初中历史作业的设计上我们就要本着创新的原则,多设计一些新型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热爱祖国的思考品德,使历史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

那么,如何布置作业,让历史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工具呢。

一、创设情境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一般是由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去思考,课堂学生的学也由老师给包办了,这是教学的
一种悲哀,这是老师没有教学自信的表现,是不放心学生的
学习。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也没有自主性,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

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无穷潜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驱动力。

在教学中,历史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宽松的氛围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对历史产生兴趣,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历史,感受历史。

比如,笔者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出了两道题。

例题1 在学习《伟大的开端》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分析题:青年是国家的中梁砥柱,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在时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了合理的外交请求,但是遭到了拒绝。

会议不顾中国的反对,竟然决定把山东由日本侵占的所以都给日本管理。

当时中国是战胜国之一,到这个时候还被同战败国一样任人宰割!这一消息一出,举国上下无不愤怒,随即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青年学生们满怀着爱国的热情加入到反游行之中,他们以演讲、游说等形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抗争的大潮中来。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上千上万的学生之一,请你写一篇演讲稿,用你的智慧与激情感染国人,让他们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誓死力争我们的国家主权。

例题2 清朝的时候我们的国人都有一个长长的大辫子,直到1912年3月,孙中山先生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要求每个人在一定限期内剪去辫子,这一举措目的是去除旧俗,做一个新型的中华民国新国民,消息传出后,人们不知所措,有人同意有人反对,甚至有人认为是冒犯了老祖宗,而进步意识的人拍手称赞……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那么,你能想象得出当时人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
吗?就请你根据想象当时的情景,根据课本教材内容,编写一个课本剧《剪辨分波》并给大家读一读,并组织大家演一演。

评析:以上两则习题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

扮演当时人们当中的一个分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历史教材中这样的题材设计有很多,作业的形式也可以有很多,比如,可以是调查访问、资料收集、小报编辑等。

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能真正融入到历史当中,与当时的 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让他们与历史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样的学习才是深刻的。

二、设计的作业能发挥历史功能让学生客观公正评价人与事
初中学生的知识量小,所涉及的范围不,他们没有很深的社会阅历、思维不完善,思想认识也不够,所以分析问题也不够深入,很多问题也不能全面的看待、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小。

而历史问题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认真,更更改的分析问题。

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当时的人与事,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人与事。

这样的作业有很多,笔者举一例作业与大家分享。

比如,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是战败国,当时的清廷无能,只有与日本求和。

当时的李鸿章时任全权大臣去日本与当时的日本伊藤簿文谈判,日本向我国提出了很多无理要求,当时日本已经占领了大沽、天津、山海关三地,日本是战胜国,它会在当时的强力压迫之下,提出的要求是会答应的。

让日本想不到的是,李鸿章拒绝了它的要求,并郑重其事的告诉日本人:“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要在谈判上浪费时间了,在战场上见。

”有些日本人认为李鸿章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日本人的利益,并派了杀手向李鸿章开枪,枪弹打入左颧骨,李鸿章受伤,刺客被俘。

恰巧,各国的使节对日大加指责。

日本无奈中只好同意签订了《马关条约》。

根据这一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李鸿章在你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评析:这一题明显是一个开放题,学生的答案可以有很多,对李鸿章的认识也可以有很多种看法,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查找资料,可以向老师请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学生在寻找答案的时候开拓了眼界,并能根据人物与当时的国际环境对这个人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

学生的的思维更加完善,更有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总之,在新课改的环境中,新型作业的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历史老师要根据历史教材,精神设计新型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中既巩固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完善,让历史成为生学生成长的快乐源泉。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