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6我们爱劳动教学设计浙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爱劳动》教课方案
教课目的
1、经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觉人物在劳动中的动向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感情。

2、认识劳动时的动向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向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察看、表现能力。

教课重难点
要点:学习人物动向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课前准备
教师:相关劳动的图片资料等。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课过程
一、赏识揭题
教师指引学生赏识作品《夯歌》、《拾穗》,设问:赏识了这两张作品后你有什么领会?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

二、赏识感觉,研究体验。

1、赏识作品《化兵戈为农具》。

师生议论:
(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画中人物的拥有如何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3)这幅画给你如何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经常产生最典型和最漂亮的动作瞬时。

很多画家就是捕获那最美的片晌,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觉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向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

请部分同学模拟《化兵戈为农具》作品中人物动作。

其余同学察看剖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找寻规律。

头部俯仰如何变化?
身体摇动如何变化?
手臂起伏如何变化?
教师联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划画出人的基本动向,掌握动向线。

(2)试试练习。

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余同学察看并用动向线表现人物动作。

比方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拟平常拖地板的动作。

察看: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是如何变化?(看地下了。


身体如何变化?(有点曲折。


手是如何变化?(一个上一个下。


脚是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构成员用简笔划画出人的基本动向,掌握动向线。

(3)沟通作品。

生活中我们还能够画哪些动作?画这些动作的时候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结:任何动向都有他的动向特色,头、躯干和四肢之间互相配合,发生地点关系。

人在活动时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势,进而身体产生了不一样趋势的线,这就是动向线。

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向趋势的动向线,就很简单表达动向。

三、试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试试描述单个人物劳动的动向。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能够参照书中的动向线典范。

四、作品沟通。

显现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论。

显现优异的作业,谈谈我画得最棒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