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篇)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精选3篇)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1
20__年2月26日,我们一行三人到聊城英特第一小学参加了高年级段的语文教材培训活动,高年级段的培训用了一下午时间,主讲人是教育名家高林生老师,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这次培训的心得。
培训开始了,高林生老师一把年纪,上身红衣着装,在乍暖还寒的早春给人一种力量的激发,火一般的温暖。
整场讲座,高老声似洪钟,慷慨激昂,字字珠玑。
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
高年级段的培训主要以讲座形式进行的,内容上,高林生老师指出,在当下及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达到的四个突破:第一、汉字文化资源的发掘运用; 第二、抓住阅读课文的言语形式;第三、落实阅读教学流程的变革;第四、学会写记实和想象的作文。
以上四个突破,给我指明了当前努力的方向,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阅读理解,而要对课文有所突破、理解,重要的是要选准理解课文切入口。
要找切入口就要关注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引申含义的词句、具有表情达意特有功能的词句等
言语形式。
除此之外,还要关注课文的结构与体裁。
“书不读熟不开讲”是尝试教育的体现,也是一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学生没读透就开始讲新课。
课堂上,老师汗流浃背,而学生什么也听不懂,其原因主要是书没读熟,不能与作者、老师、同学进行一个对话的过程。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先读透,给学生足够的读的时间与空间。
使书上说的话便好像都是从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一样。
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自己的心里所想的,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课文。
此外,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是高学段习作最重要的要求和指标。
本次培训,高老在这方面指出了记实与想象作文的具体操作,可谓简洁明了,实用性强。
总之,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为我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教学中的抓手,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2
12月5日,我参加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培训。
聆听了侯正海老师和黄伟良老师精彩的讲座,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感染了我。
侯正海老师主讲的内容是《素养立意的运算教学》。
侯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运算教学的历史背景,讲解了运算从技能利益阶
段,到能力立意阶段,再到素养立意阶段的发展过程和具体要求。
使我对新时期数学运算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接着侯老师结合具体、生动的实例,着重为我们剖析了“素养立意的运算教学过程”和“估算教学”两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运算教学的总体思路是: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法则→内化法则→迁移运用。
学生对形式化的运算、学习一般是从操作开始的`,直观的操作,对于学生理解运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反思我的教学,常常因为嫌麻烦而省掉了很多操作过程,认为只要学生会做题就行,学生对算理是否理解不怎么关注。
教学后期,为使学生熟练掌握算法总要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
实际上只是训练了学生的运算技能,而学生的能力却很难得到提高。
学生做题时,更关注的是结果是否正确,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却没怎么想过。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认真分析,找到错因。
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读懂学生的想法,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黄伟良老师对图形认识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辨析,使我对图形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发现了很多不足,甚至有一些错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深入研读教材。
对于自己模糊不清
的知识一定要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弄明白。
课堂语言必须要反复锤炼,力求准确、精炼,牢牢把握课堂四十分钟。
中学语文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篇3
2月,我们在临沂一小进行语文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捷径。
我们教师在新的课改中任重而道远。
下面就谈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教材符合儿童特点。
儿童时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给儿童打好语言的基础,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
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这些选文篇幅短小,题材丰富,这些贴近儿童生活的选文,体裁多为儿童喜读乐背的诗歌、童话和故事等。
儿童通过大声朗读,调动了眼、口、耳多种器官参与活动,加强了大脑皮层的痕迹,增强了记忆,往往读上几遍就能背诵了。
二、教师要抓好识字教学
日本汉字专家也有研究表明:儿童识字,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
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为此,教学中我努力将他们这种“识字能力最强”的优势发挥到及至,注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从而提高
了识字效率。
1、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如第一单元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些表现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学来兴趣盎然。
再如第二组是“三字经”识字,第三组是“对子”识字,第四组是“知识性的儿歌”识字,另外还有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
其中,“三字经”、“对子”、“字谜”、“谚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抓住教材这些特点,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2、学会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个教材致力于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如每组的“语文园地”中都设了一个“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如教学“语文园地一”,就可以让学生懂得并掌握“加偏旁”和“换偏旁”这两种识字方法。
再如“园地二”是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园地五”是反义词识字,“园地六”是通过加一笔、减一笔的趣味识字等等。
我们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识字的最具威力的武器,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字,从而使识字的
效率大大提高。
三、教师要重视写字指导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立规矩,端正姿势,是抓好写字的基础;巧引导,开开心心练写字,是抓好写字的关键;要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应高度重视指导和榜样激励作用,巧用评价,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活动,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朗读的培养
一年级下学期宜采用教师范读、给画面配音读、分角色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分阶段教学:
⑴范读或配乐朗读激趣。
⑵指导读正确:
重点是指导读准生字、多音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
⑶指导读流利:
在学生容易丢字、加字不会断句,容易读破句的地方重点指导,纠正唱读。
⑷指导读出感情:
重在把握课文感情基调,让学生自读自悟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朗读把体验读出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重点是在让孩子们明白怎么连词、断句、掌握好语速,语调。
由于他们组词太少,还不理解词语意思,这时,老师的范读和指导起主要作用,而且要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随着孩子们词汇量的增加,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的增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次就是多读多练,然后让学生试着评: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
以上便是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以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