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6年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质量分析及解析(pdf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1、全卷基本情况
1
2
2、单选题情况
4、客观题大题、主观题、I卷、II卷情况
3
5、语文选考题数据统计
4
二、试卷及数据分析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动漫与儿童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

现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把万物视为有生命的东西的天性,而动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把任何非人类的东西人格化,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

孩子眼中的星星是会眨眼睛的,云朵是会跳舞的,蚂蚁是可以一同嬉戏的,所以动漫中勤劳的小蜜蜂,懒惰的加菲猫,可以成为好朋友的猫和老鼠,都可以满足他们的无穷想象力。

动漫作品中借助幻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虽然未必符合成人的思维逻辑,但却遵循儿童的逻辑和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

他们认识世界首先从外部特征开始,于是色彩明亮、造型夸张、声音独特、情节有趣生动的动漫作品往往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科学家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时,大脑内侧前额叶会自动参与加工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理解他人的意图;而看动漫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时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这或许意味着动漫世界在成人眼里过于幼稚,不值得去参与加工。

儿童的情况又如何呢?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片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

结果发现,
5
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

由于儿童没有社会生活的经历,他们对真实生活场景的电影无法理解,因此最吸引他们的就是能与他们的天性一致的表现直观世界物象的动漫了。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成人也喜欢看动漫?科学家认为,也许观看动漫影片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

喜欢看卡通的成年人沉浸在纯真的童话世界里,像回到了童年时代,可以逃避烦恼重重的现实。

小时候你可以在地上打滚,长大后家长会说你长大了不能打滚,这种不能打滚就是社会规范对你造成的压抑。

当你有一天能从动画中看到满地打滚的形象,可能就会有重新回到童年的那种感觉,就能找到某种平衡点,从而获得释放的轻松。

这种平衡是人类不可缺失的东西,并不能简单认为是幼稚。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想象从远离现实逐步向现实主义靠近,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学生仍然喜欢动漫?这是因为作为以动漫为伴成长起来的一代,这部分青少年仍然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

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童趣幻想、游戏情节,他们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叛逆心理,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体验,他们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

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但他们可以借助动漫寻找理想中的虚拟世界。

因此,动漫在这一阶段承担了情感转移的作用。

(选编自《人们为何喜欢动漫》作者张耀方)
6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论述类阅读主观题检测结果统计符合正态分布。

第1小题考查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较容易。

第2小题考查判断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较难。

第3小题考查判断、推理能力,体现思维的综合性、深刻性、全面性、逻辑性,比较难。

数据湿示的平均分、满分率与难度系数、区分度和标准差相吻合,体现了检测的效度和信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童喜欢看动漫,是因为动漫艺术的表现形式符合他们的天性特点。

B.儿童能够把任何非人类的东西人格化,并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

C.动漫中的艺术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它们却可以使儿童的想象力得到满足。

D.色彩明亮、造型夸张、声音独特、情节有趣生动的动漫艺术容易获得儿童的情感共鸣。

【答案】B。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与核心概念相关内容的认知、理解,考查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考点解析】本题是根据文本内容对核心概念“动漫”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项是对文本第一段第2句内容的理解转述,表述形式变了,意思没变。

B项转述动漫艺术特点,转述内容“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的是动漫而不是儿童,偷换概念,相关信息是第一段第2句,形似意非。

C项转述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相关信息在第一段第3、4句。

选项摘录文中重点词语,重新组合,形非意是。

D项转述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相关信息在第一段第5句。

选项摘录文中重点词语,重新组合,似非而是,形式变了,内容没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成人在观看虚拟的动漫电影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会自动对电影中的人物心理活动
作出相应的推测。

B.儿童大脑内侧前额叶并不排斥表现真实生活内容的电影,只是这类电影的内容不能
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C.科学家推测,成人看动漫可以摆脱社会规范造成的压抑,找回童年的感觉,获得释
7
放压抑后的轻松。

D.青少年对动漫的喜爱已经不再关注童趣幻想和游戏情节,而是把动漫看成一种娱乐
和情感的需要。

【答案】A。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原文关键信息(筛选整合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即筛选整合能力,“筛选”就是判断和选择,“整合”就是提炼、加工和概括。

是对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是否出现误判、误取的辨识。

要求考生对选文筛选整合出来的关键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A选项是对文本第二段第1句相关内容的关键信息的筛选整合。

原文为“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时,大脑内侧前额叶会自动参与加工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即成人只有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时才会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出推测。

B项是对第二段第4、5句句意的整合表述。

C项内容出自文本第三段,是第三段段意概括。

D项是对第四段第1、2、3句判断、选择、提炼、加工、概括的结果,选项提取关键词语整合而成,似非而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漫艺术的创作一般都要遵循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情感体验方式,特别需要强调或夸
大外部世界的特征。

B.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喜欢看动漫并从中获得快乐,但他们喜欢的原因和获得的快
乐却不一样。

C.看动漫可以疏解心理压力、逃辟现实生活和摆脱社会规范造成的压抑,这对成人来
说是必不可少的。

D.动漫可以帮助青少年寻找理想中的虚拟世界,转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
情感失落,从而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

【答案】C。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中关键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该小题考查判断、推理能力,体现阅读理解的综合性、深刻性、全面性、逻辑性,能
8
级为C级。

【考点解析】本题是根据文本内容对文章主旨、作者观点态度、核心话题、核心概念及其相关重要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推理。

要求考生能对文中信息作准确理解和分析,并能作科学合理的推想,是对学生综合思维、逻辑思维、判断推理思维的考查。

A项内容出自文本第一段第4、5句,是对两句内容的正解理解和分析,对两句表达内容解读正确,没有出现误读误解,似非而是。

B项内容是对第二、三、四段段意的理解分析后的综合分析表述,形非意是。

C项是对第三段内容的一个推理性理解分析与判断。

本段说的是科学家推测,成人看动漫可以摆脱社会规范造成的压抑,找回童年的感觉,获得释放压抑后的轻松。

“必不可少”说法绝对,不符合原文意思。

D项是对第四段第4、5句的理解和分析,该项内容既有对原文句意的推理,又有对关键词句的深入理解,符合原文意思。

【备考建议】在备考冲刺阶段,老师们一是老老实实带领学生读文本,特别要读近三年的高考文本,从文本话题、核心概念、主旨、段意段旨、句意及句子之间的关系入手,弄清文章主旨与段意,核心概念与句段,句意与段意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科学读文的良好习惯。

二是熟悉考点。

3个小题就是阅读能级考查的三个层次,教师要在试题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题选项的命题特点,做到胸有成竹。

三是做题时,要求学生必须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在熟悉选项的前提下,在原文中找到与选项内容相对应的句段,认真比对,仔细揣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博罗欢,畏答儿幼子蘸木曷之孙,琐鲁火都之子也。

从世祖讨阿里不哥,数有功,帝喜而赐马四十匹、金币称之。

诏录燕南狱,谳决明允,赐衣一袭。

皇子云南王忽哥赤为其省臣宝合丁毒死事觉中书择可治其狱者四人奏上皆不称旨丞相缐真以博罗欢闻帝可其奏。

未至云南,宝合丁密以金六籝(yíng 箱笼一类的竹器)迎馈,祈勿究其事。

博罗欢虑其握兵徼外,拒之恐致变,阳诺曰:“吾橐不能容,可且持归,待我取之。

”博罗欢至,则竟其狱,诛毒王者,而归其金于省.。

陛见,帝顾谓缐真曰:“卿举得其人矣。

”赐黄金五十两,授昭勇大将军、右卫亲军都指挥使。

会伐宋,授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节度左军。

师至,三城皆下,清河亦降。

益封.桂阳、德庆二万一千户。

诸王乃颜叛,帝将亲征。

博罗欢谏曰:“何至上烦乘舆哉?臣疾且愈,请事东征。

”帝乃赐铠甲弓矢鞍勒,命督五诸侯兵,与乃颜战,败之。

既而其党哈丹复叛,诏与诸侯王乃马带讨之。

往返凡四岁。

凯旋,俘哈丹二妃以献,敕以一赐乃马带,一赐博罗欢。

陈其金银器于延春阁,上召诸侯王将帅分赐之。

博罗欢辞,帝曰:“卿可谓能让。

”乃赐金银器五百两以旌之。


9
诏括马
..毋及勋臣之家。

博罗欢曰:“吾马成群,所治地方三千里,不先出马,何以为吏民之倡?”乃先入善马十有八。

大德元年,叛王药木忽儿、兀鲁速不花来归。

博罗欢闻之,遣使驰奏曰:“诸王之叛,皆由其父,此辈幼弱,无所与知。

今兹来归,宜弃其前恶,以劝未至。

”帝深以为然,赐金鞍勒,
命以平章政事行省湖广。

拜光禄大夫、上柱国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居岁余,卒,年六十三。

博罗欢勇有智略,战常以身先之,所获财物悉与将士,故得其死力。

平居常以国事为忧,闻变即请行,至终其事乃止。

其忠义盖天性然也。

谥武穆。

(选自《元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子云南王忽哥赤/为其省臣宝合丁毒死/事觉/中书择可治其狱者四人/奏上/皆不称旨/
丞相缐真以博罗欢闻/帝可其奏/
B.皇子云南王忽哥赤为其省臣宝合丁毒死/事觉/中书择可治其狱者四人/奏上/皆不称旨/
丞相缐真以博罗欢闻/帝可其奏/
C.皇子云南王忽哥赤为其省臣宝合丁毒死/事觉/中书择可治其狱者/四人奏上/皆不称旨/
丞相缐真以博罗欢闻/帝可其奏/
D.皇子云南王忽哥赤/为其省臣宝合丁毒死/事觉/中书择可治其狱者/四人奏上/皆不称旨/
丞相缐真以博罗欢闻/帝可其奏/
【答案】B。

【考点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断句题,关键是要找到叙述主体,忽哥赤被宝合丁毒死,事情被朝廷发觉,“择”、“奏”的主语是中书省,“以博罗欢闻”的主语是丞相缐真,“可”的主语是皇帝。

【数据分析】根据全省2012份试卷的抽样情况,正确率35.56%;选A项的27.09%,选C项的14.14%,选D项的23.01%,平均分为1.07,难度0.36,区分度0.41,标准差1.44。

A项比例偏高,情有可原,句子虽长,是不能断开的。

D项也有23%的比例,实在是学生语感太差,不会根据前面“中书泽”来推测所辖宾语,错误
10
的理解“奏上”的主语为“四人”。

简单的几圈几点,最能衡出斤两。

【备考建议】建议复习时增加断句训练,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找叙述主体以及虚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来点断句子。

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

注意分析叙述主体以及一些句子标志的虚词的位置。

从命题思路来说,按照2014年高考卷命题方式,先预设两处错误,三个错项不规则呈现错1,错2,错1、2。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成为中央最高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
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现在的“省”即源于此。

B.封是指旧时分封给王室成员及大臣、诸侯的土地。

土地所有者具有这块土地上税收,
征兵等权利。

封地又称采邑、食邑。

C.古代官府向民间征集马匹叫括马。

D.战国时楚国规定凡立覆军斩将之功者,官封上柱国,位极尊宠,为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

【答案】B。

【考点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了解掌握古代文化史常识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选项所说的是“封地”而不是“封”,“封”既封土地,也封爵位。

【数据分析】根据全省2012份试卷的抽样情况,正确率25.4%;选A项的36.35%,选C项的19.87%,选D项的18.23%,平均分为0.76,难度0.25,区分度0.23,标准差1.31。

从抽样反馈的情况看,这道题做得不好。

选A项比例高于正确项,不知道现在的“省”级行政机构的来历,很不正常,说明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

不会以已知推未知,常说的“封官许愿”就有封官。

【备考建议】
这是2015年高考课标卷的一道新题型,受到了全国各地的充分肯定。

这道题,涉及到古代的文化史常识,内容相对比较庞杂,似乎无从下手。

然而也有章可循。

主要应该围绕着古代史传作品经常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梳理复习,切忌繁琐化生僻化。

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古代的职官制度、科举制
11
度、官职变化、服丧守孝、赠谥美显这些方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罗欢深有智谋。

到云南查案,面对宝合丁的贿赂,他假意应承,稳住对方,实际
上秉公断案,严惩凶手,收缴贿款。

B.博罗欢屡立战功。

他讨伐阿里不哥、伐宋、平定诸王反叛等,哪里有战事,无不积
极请战,凯歌高奏,也因此屡屡受到皇帝赏赐和提拔。

C.博罗欢谦让不争。

皇帝以缴获乃颜的金银赏赐有功侯王将帅,他推辞不受,皇帝因
而厚赏他来表彰他的这种品德。

D.博罗欢带兵有方。

作战时常常冲锋在前,以身作则;有所缴获,全都分给将士,因
此深得部下敬重,将士都愿意为他拼死而战。

【答案】C。

【考点解析】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C。

【解题思路】四个选项,分别分析概括了传主博罗欢四个方面的特点:有智谋;有战功;能谦让;能带兵。

这类题目,一般命题思路为先概括特点,再用文中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印证,特点概括往往不会错,在具体援引材料时故意设置错误。

C项是缴获“哈丹”的金银,而非“乃颜”的。

【数据分析】根据全省2012份试卷的抽样情况,正确率40.24%;选A项的11.45%,选B项的37.6%,选D项的10.61%,平均分为1.21,难度0.4,区分度0.35,标准差1.47。

从统计数据来看,这道题选B项的比例偏高,这个选项概括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但问题还是没回到原文中,读文章不细。

C项那么明显的错误,居然没能发现。

【备考建议】(1)认真阅读原文,弄清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人的,看选项概括是否正确,具体分析与概括是否关联。

(2)细节推敲。

要把选项中表述上的微小差异与原句相比较,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2
(1)博罗欢虑其握兵徼外,拒之恐致变,阳诺曰:“吾橐不能容,可且持归,待我取之。

(5分)
(2)诸王之叛,皆由其父,此辈幼弱,无所与知。

今兹来归,宜弃其前恶,以劝未至。

(5分)
【译文】(1)博罗欢考虑到宝合丁在边疆手握重兵,若拒收其贿赂,恐导致兵变,于是假意答应说:“我的包装不下,你暂且拿回去,等我自己来取。


(2)诸王叛乱,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这些人都还幼弱,没有参与。

现在前来归顺,应该不要再计较他们之前的罪恶,这样做可以劝勉那些还没来归顺的人。

(评分细则(1)“徼”、“阳”、“橐”各1分,句子通顺得2分。

(2)“弃”、“劝”、“未至”各1分,句子通顺得2分)
【考点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数据分析】根据全省2012份试卷的抽样情况,平均分为5.17,难度0.52,区分度0.2,标准差1.92。

及格率52.63%,也有满分的。

总体得分偏低。

句子虽然有点长,但总体难度也不算高。

关键还是语感不强。

(1)句“徼”、“橐”问题较多,很多同学不能译出。

(2)句相对比较简单,“弃”、“劝”、“未至”三个得分点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

还有部分差生连说话的人是谁,对谁说,说什么都搞不清楚,瞎扯一通。

还是语境意识不强。

【备考建议】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1)高中语文课本涵盖了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基础知识,包括常用字词的含义、通假、活用和句式等内容。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我们有效应对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前提。

(2)翻译方法。

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留、补、删、换、调”。

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要注意完整理解句子含义,调整好答题语言,不要一个词一个词的对译,因而造要么多处涂改,要么句子不通顺、表达非常别扭。

(3)词语句式。

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重点虚词,有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也要调整到位。

(4)找给分点。

找准给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

句中的重要动词、形容词,活用,特殊句式常常是给分点,务必高度关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13
虞美人陈与义
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樽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注】建炎四年,作者与席益别于衡山。

大光:席益字大光,陈与义同乡好友。

祖席:饯行的宴席。

雪:为“雪儿”之省,雪儿为隋末李密歌姬,此处指歌妓所唱之歌。

8.末句“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5分)
【参考答案】(5分)①不忍离别的离愁别恨。

(1分)②载人而曰“载离恨”,“离恨”而曰“一船”,“一船”而且“满载”,极言离恨之多,表达了作者不忍惜别的情意;(2分)与首句“张帆欲去仍搔首”前后照应,紧密关联。

(2分)
【考点解析】此题既考查了内容(情感),又考查了写法,涵盖了两个考点。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数据分析】根据全省2012份试卷的抽样情况,平均分为2.07,难度0.41,区分度0.12,标准差0.71,及格率27.44%。

从统计数据来看,得分还是比较低。

这个题干是照搬高考试题,这种题型也属于常考的题型,有必要加以训练。

9.这首词的写法是“紧扣别宴,思前想后”,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6分)①紧扣别宴:船已张帆,欲去不忍,搔首踟蹰,更醉你为我饯别的酒;宴席上歌妓的歌声让人哽咽。

②思前想后:“吟诗日日”句追忆往昔相聚时日,更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好与友人更好地流连吟咏;“明朝酒醒”两句,料想别后情景。

(每点3分)
【考点解析】第一小题就有“怅”的作用了,再联系注释看罗隐的遭遇,难度不大。

只要能围绕“怅”字作答,也就基本不会跑偏了。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数据分析】根据全省2012份试卷的抽样情况,平均分为3.88,难度0.65,区分度0.17,标准差1.14,及格率66.73%。

从统计数据来看,还是比较正常,比第一次省统测成绩有所提高,不要是题干清晰,要求明确。

【备考建议】古代诗歌鉴赏,多年来《考试大纲》对此的能力要求从未改变,就两个方面:情感、表达。

简言之:说什么?好在哪?命题也就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所以复习自然也应该围绕着这两面进行。

14
(1)整体理解,借助于标题、关键词句、注释等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理解诗词所写的主要内容。

切忌未读懂就开始做题。

(2)规范答题。

明确答题要点,规范解题思路,组织好语言按要求表达,尽量使用学科性术语。

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像第9题,就要紧紧围绕着如何“紧扣别宴”、“思前想后”来回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师说》中,表明作者求学不是以年龄大小为前提,而是以道为标准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形容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

(3)《桃花源记》中描写道路纵横交错,人们生活和谐安宁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10.(6分)(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每空1分)
【数据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初、高中阶段必备古典基本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最低,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

考试篇目虽已列出,要求已十分明确,但学生因为没有真正读懂这些名篇的内容,未能掌握字、词、句、段和篇章的真正含义,体会不出其中的意味和精彩之处,因此考试答题时,许多记不起来,更多的学生错别字连篇,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对这些名篇的认知和教学未能在细节和整体层面达到课标的要求。

【教学建议】经典名篇的背诵一定要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教学与复习时要做到不放过文章的每一个字,做到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的通透领悟,只有理解了文章内容的细节与整体涵义,体会出文章的高妙与精彩,学生才能真正掌握。

在备考时,尤其要注意每篇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思想、观点、态度以及独到见解和描写的句子。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