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明家风 做美德少年关于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
渝水一中关于“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
主题教育活动
渝水一中位于渝水书院旧址,南临悠悠袁水和雄伟的映霞桥,西傍古朴芳草阁、孔庙,集古阁之灵气,承渝水书院之学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教育环境,是我市最早的公办学校,迄今已走过七十多年的历程。

围绕传承渝水书院历史,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焕发传统国学魅力,学校努力打造出以“芳草”文化、“星级学生”评选和创新家校合作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品牌,让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得到进一步提升。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

家风,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浪潮中,传承文明家风家训,弘扬优秀家风家训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家教风尚和创新家校合作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
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地处城东老区,随着棚户区的拆迁改造,周边环境复杂,学生主要来自城乡交际的农家子弟和
父母进城务工的孩子。

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较多,家庭背景层次不一。

学生的健康成长,应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而这种家庭教育集中在家族的家风上。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

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

在一位优秀学生的身上,能折射出优良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精心抚育的印记。

可以说,优良的家风就是学生高尚人格的精神滋养。

从父母长辈那里得益越多,接受慷慨无私,乐于奉献,勤奋上进,礼让谦虚之风的熏陶就越深,他的举手投足间就越能透出高雅淡定的风格。

品格素养具有的积极意义越多,就越能不断迸发出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当然,家风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会使当下优良家风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家风是社会风气的细胞。

家风虽然不能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但它对引导人们爱国、友善、诚
信等方面,却是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

因此,弘扬和践行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二、活动目的
家风作为一种文化,对家庭成员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

良好的家风能传承恒定价值理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家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能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良好家风能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所以应重拾家风,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家风家训搜集活动
1、充分利用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展家风家训搜集活动,在传统的习俗中,体现出优秀的家风家貌,崇尚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理念。

(1)2019年春节,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安排了不同的关于春节的话题。

初一:春节--习俗。

(介绍家乡的过年的一些风俗习惯)
初二:春节--祝福(给长辈的祝福形式,走亲访友,拜年的形式等)。

初三:春节--年夜饭(介绍各自家乡的年夜饭,除夕习惯)。

高一:春节--家风(春节中各自家庭体现出的家风:勤俭、健康、文明等)。

高二:春节--年味(写出自己在春节中感悟到的浓浓的年味)。

各年级在节后选择了优秀的作品做成了展板。

(2)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基于上述意义,2019年4月,各班召开了以“清明节”为话题的主题班会,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及意义,体味到中国优良的传统家族风尚,并开展了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典诗文的搜集活动。

2、2019年11月,各年级利用班会课分别开展“家风正国风清”、“我的班级我的家”、“我的家风”、“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班会课,进一
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共同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初中年级开展家训收集。

由学生抄写整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家训交给班主任,各班班主任再精心挑选,汇编成各班优秀家训集锦。

初一初二每班出一份手抄报,年级组选择优秀的家训上交到政教处。

高中年级征集家教故事。

高中年级的同学发挥写作优势,撰写自己家族真实感人的家教故事,写父母等长辈对自己在家庭教育的各种经历和故事,真实感人,富有教育意义。

并进行班级汇编,年级组选择经典或优秀的故事上交到政教处。

3、五月的“母亲节”即将来临,我校将开展“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各年级安排活动如下:(1)主题班会“算算亲情帐,感恩父母心”(看自己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或中学阶段要花父母多少钱)。

(2)班主任组织学生传唱《感恩的心》、《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常回家看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朋友》、《念亲恩》、《懂你》等感恩歌曲或组织学生观看感恩影片,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3)利用校园广播点歌节目和在班级教室写感恩格言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宣传和教育。

(4)5月4日以“感恩父母”的国旗下演讲。

(5)周末感恩家庭作业(可选做)。

(a)写一封感恩信、制作一张感恩贺卡向父母表达温馨的祝福;
(b)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
(c)和父母进行一次交心的谈话;
(d)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e)我为家里做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f)给父母亲发一条祝福的短信或打一个电话。

(g)其他形式的祝福(如送花等)。

(二)弘扬优良的家风家训
1、家长会时,请一些优秀学生的家长介绍如何教育子女,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

2、各年级都会适时地利用班会课,请一些家风正的家长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三)创新家校合作方式
1、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一是召开家长会。

每学期召开全校家长会一次,初一、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要召开两次家长会,第一次在开学后的第一周,主要是介绍进入初中和高中后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初三、高三在第二学期开学
不久也适时召开中考、高考前的家长会,既是动员,也是指导。

二是每学期的家长大学。

三是学校关工委同志的家庭教育报告会。

四是教师的家访工作。

五是《家校联系本》的运用。

家校联系本提供了孩子、老师、家长平等对话、相互沟通、彼此理解的平台,构建了“评价→反馈→教育→再评价→再反馈→再教育”家校教育模式,使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从学校走进家庭,让孩子靠近父母。

我校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19年获得全市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作奖,其“创建心灵沟通的‘三教结合’新模式”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工作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大力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品牌、创特色,真正发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校的各项活动积极邀请家长参与。

(1)2019年9月,高一学生军训汇操表演,邀请高一全体学生家长观看;
(2)2019年11月,高一、初一学生广播操比赛,评委全部邀请学生家长担任。

(3)2019年11月,各年级、各班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分年级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学生家长可以随堂听课。

(4)每学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都会邀请部分学生家
长参加。

(5)学校的艺术节、合唱节都会邀请学生家长观看,并邀请部分家长作评委。

三、活动效果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品格也必须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大多数家长和学生认识到家风可谓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

它有时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尽管它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却能通过言传和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

正因为家风让是每个人从小就不断触及的,因此,对一个人的影响就是整体和全方位的。

从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许多父母外出玩牌的少了,在家陪伴子女读书的多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少了,谈心沟通的多了,出口成“脏”的话少了,文明用语的多了,爱护环境的人多了,乱扔垃圾的少了。

从以下几个典型的例子中,我们也看到了优良的家风家训正在传播正能量,不断地继承和发扬,我们身边的好人是越来越多。

1、宋紫康、吴越群:两个少年都是渝水一中初二(7)班的学生,两位少年从小学到初中,一直细心关心照顾一位叫龚健的同学。

龚健一出生就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疾病,全身
的皮肤没有任何的防御功能,非常脆弱,只要碰到任何的东西,皮肤就会溃烂,很多同学看到他的皮肤状况,都感到害怕,而宋紫康、吴越群却主动提出跟龚健同桌,并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且三位少年都成了品学兼优的优秀少年。

在宋紫康、吴越群两位同学的带动下,坐在龚健旁边的其他同学也主动帮助他,形成了全班甚至全年级都来关爱龚健同学的氛围。

这两位少年品质高尚,用爱心感动了全校师生,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美,这种助人为乐的美德也在全校传扬。

2019年3月,宋紫康、吴越群获得全市“十佳三好少年”荣誉称号
2、初三(2)班冯坤,高一(2)班王嘉,初二(5)班符佳佳,高一(5)班章聪,高三(5)班陈志鹏,高二(3)班姚玉清等同学拾得钱和物,主动上交学校,寻找失主。

3、高一(1)班刘玉婷,高一(2)班艾雅琳,初二(2)班郑一丹,初二(1)班黄佳欣,初一(3)班胡悦,初一(5)班艾婷,高二(3)班龚琴心,高二(2)班李群,高三(1)班郭倩,高三(2)班刘芬等同学,都是讲文明,有礼貌、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学生典型代表,被学校评为“文明礼仪之星”。

家风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传统大家庭在现代社会的分崩离析,家风的传承也正面临诸多挑战。

在社会加剧转型过程中,不仅传统大家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离婚率上升、啃老等问题,也
对家庭道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将家风作为社会主流道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需要我们协调好国家、集体、家庭、个人的关系,维护一个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与安定。

渝水一中
2016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