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是一种市场量需求量极大的农作物,近年来各个地区不断扩大花生的种植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但是随着新花生品种的引进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增加了花生出现草害的几率,给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得花生种植行业的发展受到了不良影响。
杂草过度发育会影响到花生对于营养的吸收,从而使花生出现品质下降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重点针对花生田进行杂草防治,能够控制杂草的生长规模。
基于此,本文对花生田杂草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防治措施,以期可以为花生种植提供有效参考。
花生是人类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物类型,在各个领域均有所应用,其中在餐饮方面花生的加工方式不断增加,使得市场上花生需求量持续增加,必须要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花生产量才能够满足市场上对于花生的需求。
花生田杂草是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控制杂草,种植农户会选择大量使用各种防治药剂,利用化学手段完成杂草防治工作。
然而在使用防治药剂对花生田杂草进行防治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影响了防治药剂的使用效果,还给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必须要对防治手段的进行调整,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基础上提高防治效果。
一、花生田杂草种类及其特性分析
通过对当前花生田所出现的杂草类型进行分析,花生田杂草的种类将近70余种,并且不同地区的杂草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以华北地区为例,多数属于禾本科类杂草以及菊科杂草,大约包括30种不同杂草。
在禾本科杂草中马糖是数量最多的杂草类型,并且能造成的危害面积在杂草中也最大,数量、危害面积较大的还有牛筋草。
蓼科杂草常见的为刺蓼,苋科杂草常见包括枝苋、刺苋、以及绿苋等,藜科杂草常见类型为藜,茄科类杂草常见类型包括曼陀罗以及灯笼草。
杂草的生长密度会受到地势因素的影响,平泊地更加适合杂草生长发育,杂草密度普遍较大,沿海地区由于环境较为湿润也适合杂草生长发育。
二、花生田杂草发生特点
花生田在各个阶段均有可能出现大量的杂草,根据杂草的生长习性可以分为一年生、两年生,以及多年生杂草。
其中一年生在花生田内分布最为广泛,多数为单子叶杂草,会影响到花生的生产产量。
一年生杂草,包括马塘、马齿苋以及牛筋草等,3月到4月为其发芽阶段,5月到7月为萌发出土阶段,6月到8月为开花结果阶段,7月上旬是杂草生长最盛的阶段。
7月和花生出苗时期一致,是花生苗期阶段所需要重点防治的杂草类型。
夏天花生田草害严重程度更高,主要是由于夏天温度高,花生田内较为潮湿,可以为了杂草的萌发,提供适宜环境。
春播花生田在播种后10天到15天之间以及30天到50天之间均会出现杂草萌发的高峰阶段。
三、花生田杂草防治手段
在对花生田的杂草进行预防和处理时,需要结合杂草发生特点以及消长规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花生的工作模式以及生长环境,从整体角度出发选择综合处理措施,以此来确保能够对杂草进行有效防治。
传统的杂草防治方式是喷洒大量的除草剂,但是现阶段除草剂在防治效果方面出现了下降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对杂草进行有效控制,种植人员选择增加除草剂使用剂量,这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利用物理手段防治杂草
物理手段是指利用机械设备或者人工的方式对杂草进行清除,常用的设备为中耕除草机,或者耕翻机械也可以做到去除杂草的效果。
通过火力可以让杂草在高温之下烧灼而死,也是除草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现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除此之外,国外已经开始探索其他新型的除草方法,例如电流除草、光化学除草等,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继续深化,重视开发新的防治技术。
在杂草防治时利用电力、微波、超声波高频辐射等去除杂草,都可以在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对杂草进行防控,不仅作业效率高、防治效果好,还不会给农作物造成损伤。
2、利用农业手段防治杂草
①设定合理的耕作模式
种植人员可以对耕作制度进行调整,形成合理科学的耕作
花生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李俊跃
63
. All Rights Reserved.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
模式,这是防除杂草的有效手段。
现阶段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多数会选择套种的方式,通过套种小麦和夏花生的模式可以对部分杂草起到抑制作用,如牛筋草以及狗尾巴草的生长都会受到影响。
当小麦成熟后,杂草种子仍然处于初期发育阶段,利用早期深耕、灭茬的方式进行处理则可以将杂草消灭。
如果没有及时对麦田进行处理,麦田处于裸露的状态,当湿度条件以及温度条件达到一定水平时,杂草发展速度会快速提高,容易导致花生田出现草荒的问题。
针对春茬的花生田,冬季对花生田进行深翻处理,杀死杂草种子,能够提高防治效果,破坏一年生杂草以及多年生杂草的生长环境,根除香附子以及刺儿菜这一类杂草。
或者还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将杂草种子捡起来,可以避免杂草在地下繁殖。
在早春阶段还应当对土地进行适当的平整处理,浅耕即可,能够加快杂草出苗的速度,在其出苗后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
在进行耕作时还应当做到轮作倒茬和轮作换茬,定期更换种植作物,能够有效改变杂草群体,从而减小其种群密度,减轻杂草给花生田所带来的危害。
除此之外,在进行耕作时还应当注重肥料的选择,粪肥拥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够保证为花生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
但是在使用粪肥时必须要保证其经过腐熟处理,充分腐熟之后才可以将其作为花生的基肥使用。
如果粪便没有进行腐熟处理,则其中会带有较多的草籽,这些草籽普遍发芽能力较强,在使用这一类肥料后很有可能会导致杂草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②中耕除草
在中耕的时候对杂草进行处理是我国花生种植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传统防治手段。
通过中公处理,可以对花生田间表层的土壤进行疏松,对土壤内部的水分以及空气进行协调处理,能够加快花生根系发育速度,还可以消灭土壤中的杂草,防止杂草生长速度过快和花生苗之间出现争夺水分、光照以及肥料的问题。
花生田内部可能出现的杂草类型较多,不同类型杂草在发芽出土时所要求的条件也会有所差异,例如温度条件、湿度条件以及水分条件所提出的要求是有所差异的,因此杂草出苗的时间是不同的。
因此在中耕时应当进行多次的除草处理。
春花生的中耕除草次数需要保持在3次到4次之间,如果是以套种的方式种植夏花生以及小麦,中耕除草次数需要保持在2次到3次之间.第1次进行除草时需要选择花生齐苗后展开,之后结合天气变化情况以及杂草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在套种模式下,需要在小麦收割后对其进行深翻处理,确保为花生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果杂草的出现问题过于严重,则需要增加深耕次数,针对旋花或者节节草这一类多年生的杂草,可以加快其地下根系的生长速度,利用边生变锄的方式对杂草进行控制,可以在短时间内消耗杂草内部的营养成分,最终让杂草死亡。
当花生下针封行之后也需要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拔草,消除田埂或者地头存在的杂草。
③利用覆盖的方式除草
利用田间覆盖的模式防治杂草这是现阶段常用的杂草防治手段,种植人员可以在花生田上方覆盖烂树叶或者碎草,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从而提高了花生的营养成分吸收能力,同时也适用于有机花生田的杂草防治工作。
第四,利用地膜除草。
种植人员还可以在花生田上方覆盖除草地膜,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提高花生产量,同时还不需要在地膜覆盖之前进行除草,能够控制种植成本的投入,是一种可以大力推广的防治手段。
除草药膜不需要再额外的喷洒除草剂,也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喷洒设备,使用的工序较为简单,能够节省杂草防治所需要的时间,并且药物持续的效果较长,可以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
当前常用的除草地膜较多,例如甲草胺除草膜、除草净除草膜等,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膜。
3、利用化学手段防治杂草
化学手段仍然是防治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然后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为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对药物的喷洒时间以及药物类型进行选择。
去除杂草的药剂分为土壤以及茎叶两种处理剂,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播种前土壤处理方式,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方式以及播后茎叶处理方式。
根据花生的生长特点,一般都会选择播后苗前处理这一方式,将茎叶处理作为辅助手段。
在选择化学药剂时应当结合杂草种类进行选择,保证品种的适宜性,并且还需要对用药量进行准确评估,确保不会给花生造成危害,当前经常使用的除草药物包括恶草酮以及苯达松等。
①播前土壤处理要点
在播种前需要在土壤表层使用防治药物,将药物和土壤进行混合,在使用该种处理方式时应当选择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的药物,可以避免给土壤造成影响和危害。
例如可以选择浓度为33%的氟乐灵乳油作为防治药物,每公顷使用1500毫升到2250毫升,或者可以使用浓度为50%的乙草胺乳油,每公顷使用1125毫升到1800毫升。
这一类药物对于禾本科以及阔叶类杂草的防治具有较好效果,但是如果土壤过于干旱或者存在水涝问题,则需要采取茎叶处理的方式进行杂草防治。
64
--
. All Rights Reserved.
②播后苗前土壤处理要点
在播种之后,根据不同的杂草类型使用不同的药物,例如在防治牛筋草时可以选择浓度为90%的乙草胺乳油,用量在每公顷1080克到1350克之间,不会给人动物或者花生造成安全威胁,无毒害作用。
在防治禾本科以及阔叶科杂草的时候,可以选择浓度为72%的异丙甲草胺乳油,每公顷使用1080克到1620克药物,其中在药物使用后的15天到35天内药物防治效果最为明显,花生产量可以明显提高。
如果花生田内出现禾本科以及阔叶类杂草混合生长的现象,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乙草胺乳油、浓度为33%的二甲戊乐灵乳油作为防治药物,每公顷1125毫升到1500毫升,在花生播种后出芽前进行喷施防治。
香附子也是常见的杂草,如果存在禾本科、阔叶类、香附子混合生长的问题,则可以选择浓度为33%的二甲戊乐灵乳油,每公顷使用1125毫升到1500毫升,或者使用浓度72%的异丙甲草胺乳油联合浓度为24%的甲咪唑酸水剂进行联合使用,每公顷用药量分别为1125毫升到1500毫升、300毫升,使用时间为花生播种后、发芽前。
在选择药剂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格药剂,并定期更换防治药物,防止杂草出现耐药性,以喷雾的方式均匀喷洒在花生田上。
③苗后茎叶处理要点
在苗后茎叶处理阶段主要利用喷雾的方式进行杂草清除,可以将药物和水进行混合,以喷雾的形式直接喷洒到杂草茎叶上。
由于这种方式不仅会让药剂和杂草接触,同时还会和花生苗进行接触,因此需要防止给花生苗造成毒害作用。
以禾本科杂草防治为例,可以在花生苗2叶到4叶期间使用浓度为5%的精喹禾灵,每公顷用药量在600毫升到700毫升之间,或者选择浓度为24%的烯草酮乳油,每公顷用药量在300毫升到450毫升之间,两种药物均和450kg的水进行混合,以均匀的方式进行喷雾施药。
在防治阔叶类杂草时可以使用苯达松,可以选择在杂草高度在5厘米到10厘米之间时使用药物。
如果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的杂草,且杂草的生长密度较小可以将药物进行混合使用,如果生长密度较大,需要针对不同杂草进行针对性使用,能够提高除草效果。
针对香附子,可以选择浓度为24%的乳复合草灵乳油,每公顷使用300毫升药物,450千克水进行混合,以喷雾形式施药。
在化学除草过程中除草剂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需要根据花生田杂草生长的具体类型进行选择,分析杂草在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挑选符合杂草生长特性的除草药剂,这样才可以提升防治效果。
在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后,需要对除草药剂的使用量进行明确,结合杂草的数量多少以及花生田整体面积明确在单位面积下需要使用的药量。
4、利用生态手段防治杂草
生态手段也是一种无公害防治手段之一,所利用的是杂草生物天敌之间的互相作用,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未来将是一种主要的防治手段。
例如昆虫小动物以及鱼类会选择杂草作为食物,通过在花生田内养殖天敌能够利用生物链的特点完成杂草防治。
或者可以选择能够分泌毒性物质的植物,达到以草治草的目的,且不会给花生的生长带来影响。
植物防除的方
式可以合理利用植物之间存在的关系,例如在对马齿苋或者曼陀罗进行防治时,可以选择在花生田内种植向日葵,能够有效对杂草的生长发育造成抑制作用。
真菌除草剂也是生物防治手段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真菌除草剂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对杂草起到防控的效果,国外对于这一类除草剂的研究较为深入,并且美国已经开始出售这一类除草剂。
总之,花生是农作物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粮食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的作物,也是食用植物油的主要原材料,种植花生可以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杂草生长过多会和花生争夺营养成分,也会给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常见的草害包括野燕麦、马齿苋以及狗尾草等。
为了能够控制杂草的生长,种植人员应当了解不同阶段花生田出现杂草的特点,采取物理手段、农业手段、化学手段以及生态手段对杂草进行防治,降低杂草在花生田的生长优势,在达到防治目的的基础上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作者单位:063300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
65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