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浴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浴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叶假若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童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00)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巩膜等出现黄染,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新生儿发病的30%~50%⑴。

临床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生理性可以自然消退,无需特殊治疗,而病理性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出现脑性瘫痪、视听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坏,严重危害患儿健康⑵。

现代治疗有光疗、药物、换血等方法,其中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胆红素水平,并且不良反应少,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⑶。

传统中医药治疗该病注重标本兼治,虽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口服用药,患儿依从性差,影响疗效⑷o药浴疗法是以内病外治为目的的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论治,以偏纠偏,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

《理渝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此疗法通过人体皮肤给药,利用经络沟通内外,使药物直达脏腑⑸。

笔者采用中药药浴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颇佳,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78例,病例采集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2月。

依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

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出生2~18d,平均(7.6±
2.1)d;胎龄37~ 42周,平均(38.35±1.87)周;体质量2.8~4.5血,平均(
3.13±0.23)kg;其中剖宫产21例,顺产17例。

观察组男25例,女14例;出生2~18d,平均(7.5±2.0)d;胎龄37~ 41周,平均(38.71± 1.94)周;体质量2.9~
4.3血,平均(3.92±0.56)廊;其中剖宫产25例,顺产14例,2组患儿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诊断标准依照金汉珍等编写的《实用新生儿学》⑹中相关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出生2~20d;3)患儿均为母乳喂养;4)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1)存在智力障碍、发育迟缓、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2)其他肝胆管先天畸形病变的患儿;3)确诊的胆红素脑病患儿;4)不适合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5)非母乳喂养患儿。

2方法
2.1治疗方法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抚触、游泳等方法,由专业护理指导患儿游泳,于喂奶后1h给予游泳,1次/ d,10~20min/次;向患儿父母告知抚触对于黄疸的益处,指导患儿进行抚触护理,具体操作方法严格遵照相关婴儿抚触法⑺,根据患儿的检查结果给予常规治疗。

对照组:进行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用双面光疗箱进行治疗,箱内温度调至约30咒,灯光距离为25~30cm,照射前保护患儿外生殖器以及双眼,10-12h/d,间歇10-12h,连续治疗1周。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药浴治疗,具体方药组成如下:
茵陈、龙胆草、黄苓、茯苓、金银花、梔子,按3:3:2:2:1.5:1比例,将中药饮片粉碎成颗粒,装袋备用,每袋160g o 使用时,将药物煎煮后,滤出药液加清水配制成100mL:2g 浓度,每次药浴15~25min,药液温度在38~40咒,1次/d,连续洗浴1周。

2.2疗效标准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⑻中相关疗效评定标准。

2.3观察指标1)黄疸消退时间;2)胆红素水平检测:采用JH20-1B型经皮胆红素检测仪(南京理工大学技术咨询开发公司生产)检测患儿经皮胆红素变化,取新生儿前额眉心中点、胸口正中以及颜面部海处测3次,取平均值。

2.4统计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兀土$)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H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2组黄疸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2组黄疸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915⑶.5)10(25.6)6(15.4)8(20.5)31(79.5)
观察组3922(56.4)9(23.1)5(12.8)3(7.7)36(92.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显著O结果见表2O
表2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检测结果比较Q土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数
黄疸消退时间
(d)
胆红素水平(pniol/L)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 6.56±0.45296.58±40.68164.49±10.36*观察组43 4.13±0.74#292.65±36.76110.67±12.42;
4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多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皮肤黏膜、组织器官黄染,是儿科、产科的常见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母乳喂养方式不当、家长知识欠缺、血型不合、体质等因素紧密相关⑼。

光疗是新生儿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方法,多以蓝光为主,波长在425-475run范围内,蓝光治疗能够预防胆红素的神经毒性,胆红素分子吸收蓝光,将黄疸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由脂溶性快速低变成水溶性光异构体,使其最终以胆汁、尿液等形式迅速排出体外,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使黄疸消退口一山o蓝光治疗2种方法,具体包括连续照射和间歇照射[⑵,研究发现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较持续蓝光照射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⑶。

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时,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密切注意箱内温度、湿度以及患儿生命体征等变化;同
时应精确记录光疗护理记录,避免患儿在箱内出现灼伤、脱水等意外情况[⑷o游泳及抚触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证实游泳及抚触可增加患儿体表感受器的敏感性以及骨骼系统的灵活性,促进迷走神经兴奋,增强胃肠蠕动,促进食欲,增加体重,促使胎便排出,加快胆红素代W:15-16]O 新生儿黄疸属于中医学“胎毒”“胎疸”“胎黄”等范畴,多因母体感染湿热之邪,熏蒸于胎儿,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外溢,致使皮肤黏膜黄染;治疗则以清热化湿、解毒退黄为主。

由于中药口感差,新生儿口服困难,因此采用中药洗浴。

一则避免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二则中药洗浴可增加水疗的效果。

方中茵陈清利湿热、退黄疸;黄苓清热燥湿;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慧改仁健脾利湿、清热;金银花清热解毒;梔子通利三焦,导热下行;以上诸药采用药浴的方法,使药物直接与皮肤直接接触,新生儿的皮肤敏感,较高的药物浓度能够增加皮肤的渗透、吸收,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茵陈的有效成分为羟基苯乙酮为天然促透剂,既能有效地促进药物吸收,避免伤害婴儿皮肤,又具退黄之效旳O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V0.05)。

提示采用中药药浴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确切的疗效,具有安全性高,患儿家长易于接受等特点,适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Bhutani V K,Zipursky A,Blencowe H,et al.Neonatal hyperbil­
irubinemia and Rhesus disease of the newborn:incidence and im­pairment estimates for2010at regional and global levels[J].Ped-iatr Res,2013,74(1):86-100.
[2]Gamaleldin R,Iskander I,Seoud I,et al.Risk factors for neuro­
toxicity in newborns with severe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J].
Pediatrics,2011,128(4):925-31.
[3]李罡•间歇性蓝光照射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分析[J].中
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77-3778.
[4]王玉蛟,王立新.中医防治新生儿黄疸的研究进展[J].中国
医药科学,2016,6(1):26-30.
[5]包晓武,曾灵,卢庆玲.中药药浴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
影响[J].医药前沿,2016,6(12):315-316.
[6]金汉珍,王德琨,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9-270.
[7]彭永勤•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0,
15(18):48-4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18-119.
[9]Olusanya B0,Osibanjo F B,Slusher T M.Risk factors for severe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ios One,2015,10
(2):eOl17229.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一般项目(2014ZB017)[10]Ruud Hansen T W.Phototherapy for neonatal jaundice--thera­
peutic effects on more than one level?[J].Semin Perinatol,
2010,34(3):231-4.
[11]党仁源,周广华.中药药浴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
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1):137-139. [12]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
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5-187.
[13]王轩哲.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
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4(12):106
-107.
[14]贾承英,崔彦敏,张青,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新生儿
黄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
(17):2726-2728.
[15]梁栋,刘洁琼.游泳与抚触对新生儿体重、黄疸及神经发育的
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8):2984-2986.
[16]彭旗文.抚触护理联合早期游泳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
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8):3522-3523.
[17]孙考群,徐凯建,张亚萍.中药透皮吸收研究概况[J].中国药
学杂志,1996,31(1):13.(收稿日期:2018-07-26)
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徐志微,金红露,叶新新,刘刚
(温州市中医院呼吸内科•浙江温州352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阻为主的常见、多发肺部疾病,临床以慢性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喘息、食欲下降、体质量下降、肌肉萎缩、焦虑等为主要表现。

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者COPD发病率约为8.2%,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⑴。

针对COPD冬春季节反复发作的特征,中医学“冬病夏治”理论已广泛运用于GOPD稳定期的临床治疗,三伏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免疫力,减少复发⑵。

本文笔者对肺脾两虚证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足三里注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从2014年2月-2014年7月头伏治疗前纳入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6~ 73岁,平均年龄(58.22±4.68)岁;病程:<5年者19例,M5年者31例。

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5~ 74岁,平均年龄(57.47±5.18)岁;病程:<5年者17例,M5年者33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⑶:患者咳嗽、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