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下语文语文园地一习作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时能够知道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交流阅读经验。
2.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学习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说一说。
3.能发现句子“通过对比进行强调”的表达特点并能进行仿写。
4.朗读背诵古诗《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祖父的园子》表达了萧红对祖父深沉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梅花魂》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2.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感情,我们又是如何体会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一》一起来梳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三、讲授新知,学以致用。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出示课本内容读四个学习伙伴的话,打开学生交流的思路。
2.交流表达特点
(1)课件出示四个句子,读一读句子,思考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根据学生交流梳理:前两个句子是比较直接的,作者是通过直接抒发感情的方法来表达对故乡深深地怀念之情;后两个句子是比较含蓄的,看上去作者是在写花儿,鸟儿……实际上是通过对花儿、鸟儿、虫子、倭瓜、黄瓜等事物的描述来表达对园子和祖父的爱与怀念。
3.练一练,学运用
(1)课件出示一组句子,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2)师小结。
4.拓展积累
你还能举例子来说明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吗?
5.交流朗读经验
(1)我们在读文章师时,除了通过作者的表达方法来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外,在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有哪些读法上的经验呢?
(2)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同学则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出示句子练习读。
6.教师总结。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本第一题内容读要求。
(1)交流: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想象到了哪些情景?(太阳光的亮和八月酷暑天的热)。
(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交流梳理:都是先点明事物的特点,再描述体现这一特点的不同事物的不同表现。
(3)学以致用:选一种情景用上刚才的方法仿照着说一说。
(4)展示交流。
2.出示第二题内容读要求。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都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感情。
(2)再读句子,看在表达上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交流汇报:使用对比的词语不同;有的用多个实物对比,有的只用一种事物对比;还有的是和与之相关的生活作对比。
(3)拓展运用
出示两个句子品读感悟对比的表达方法。
(4)学以致用
仿照例句写一写,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感情。
如:对心爱玩具的喜爱、对已经转学好友的思念等
板块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游子吟》读一读。
2.读知识链接,了解作者孟郊。
3.赏析。
4.指导背诵。
5.拓展关于母爱的诗句.
习作教学
目标:
1.能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能把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1.审题
读要求画出关键词“那一刻”“长大”
那一刻:文章中要突出让自己成长的细节,而不是记录事情的大体过程,力求写出自己对这一刻、这一细节的真实感受,内心的触动,甚至是震撼。
成长:不仅是年龄的增长,体型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做人,不一定是个很长的过程,往往就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或是懂事了、或是感恩了、或是进步了……
2.选材
时间、地点、话题的类别……
3.要求
(1)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
实感受。
(3)句子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题目自拟。
四、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仿写练习。
2.背诵《游子吟》。
3.完成本单元习作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