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穴方法(针灸配穴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穴方法(针灸配穴处方)
针灸配穴处方→ 配穴方法
是指在选穴的基础上,根据各种不同病证的治疗需要,选择具有协调作用的穴位配伍而成处方。
1. 按部配穴是结合身体一定部位进行配穴的形式。
它有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和远近配穴法四种。
[上下配穴法]
含义:取人体的上部(上肢和腰部以上)和下部(下肢和腰部以下)穴相配。
举例:牙痛:上取合谷,下取内庭;心胸胃病:上取内关,下取公孙。
[前后配穴法]
含义:又称“腹背阴阳配穴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的方法。
《内经》中称“偶刺”。
举例:俞募穴相配:胃俞配中脘,脾俞配章门;卒中:人中配风府;音哑:哑
门配廉泉。
[左右配穴法]
含义:又称“交经缪刺法”,与“巨刺”、“缪刺”相似,即采取左右交叉取穴
或左右对称取穴的方式配穴。
依据:以经脉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
举例:左面瘫:取右合谷。
右偏头痛:取患侧太阳、头维配健侧外关、足临泣。
右肩痛:取左肩髎。
[远近配穴法]
含义:病变近部和远部选穴配合使用。
依据: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和远端治疗作用。
举例:眼疾:近取睛明、承泣;远取光明、合谷
胃病:近取胃俞、中脘;远取内关、公孙、足三里。
2. 按经配穴即按经脉的理论和经脉之间的联系配穴。
有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配穴法和交会经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
含义:指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未及他脏他脉即选取本脏腑经脉腧穴配伍成方。
依据:“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举例:肺病取中府、列缺、太渊、尺泽。
[表里经配穴法]
含义:即阳经有病取其相表里的阴经,阴经病变,可同时取其相表里的阳经治疗。
依据: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的关系为依据。
举例:盗汗:阴郄(心经)配后溪(小肠);
遗尿:肾俞、委中(膀胱)配太溪(肾)。
[同名经配穴法]
含义:是指手足经脉同名经腧穴相配。
依据:同名经“同气相通”,同名经可交会灌注。
举例:前头痛取合谷配解溪(手足阳明经)
失眠取神门、照海(手足少阴经)
[子母经配穴法]
含义: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其脏腑病变属实则泻其子经,属虚则补其母经。
依据:脏腑经脉的五行属性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则。
举例:虚性咳嗽,除手太阴肺经及其背俞穴,根据土生金、虚补母的原理,取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如三阴交、足三里、太白等培土生金。
[交会经配穴法]
含义:指某一病变部位有数条经脉交会或某一病证与数条交会经脉有关,均可按交叉、交会的情况配穴。
举例:肝、脾、肾疾均可取三阴交。
前额及偏头部有胃、肝经交会,故偏正头痛可取二经穴治疗,
如头维、阳白、率谷、足临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