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U大机械下倾解决MIMO覆盖和干扰问题的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U大机械下倾解决MIMO覆盖和干扰问题的方案
一、关键词:大机械下倾、电子上扬、非恒模
二、案例分类
1.问题分类:网络覆盖
2.手段分类:RF优化+参数修改
三、优化背景
北京现场5G AAU替换过程中会进行3DMIMO部署,但因3DMIMO 基站覆盖性能有别于8T8R天线,因此天线的下倾角如何能最优化设置需要进行探索。

上下行业务覆盖能力:
宏站:垂直面为固定波形,无法针对UE的业务做特定赋性;
3D-MIMO:通过基带数字业务加权,最终的UE级的业务合成能量,与单元能量密切相关。

一定的机械下倾,有利于单元主波束覆盖本小区内部,提升业务覆盖能力;
干扰NI大小分析:
宏站:垂直面3dB宽度很小,一般只有6-7度,只要稍微有点下倾,则邻区的干扰都会落入上瓣,衰落很快;
3D-MIMO:由于垂直面单元3dB宽度很宽,在30度以上,因此需要较大的机械下倾,才能保证邻区的NI落入上瓣。

四、问题现象
AAU替换中完全继承8T8R机械下倾和电子下倾,会导致干扰增加,TA过远等现象。

五、原因分析
考虑3D-MIMO上下行业务的BF覆盖,北京公司创新采用大的机械下倾,使单元主波束尽可能覆盖本小区内部,采用大的机械下倾+电子上仰保证和宏站对齐。

验证区域:选择丰台4个连片站点进行了天线继承方案的修改验证,总共对比3套方案(集团方案、机械最大15度+非恒模、机械最大15度+恒模),每套方案取相同的观察时间段进行指标对比。

方案修改前后选择相同的测试路线完成对比测试,
测试方案修改前后路测性能变化情况,测试过程中均进行下载业务,并锁D频段完成测试。

集团下倾继承原则-RSRP:
15度非恒模继承原则-RSRP:
15度恒模继承原则-RSRP:
结论:考虑SINR最优原则并结合现网工参分析超过15度(机械+电子)下倾的小区占比为2%左右,所以推荐方案二15度+非恒模为主用继承原则。

✓平均RSRP和RSRP分布方案三15度+恒模表现最强,方案二15度+非恒模次之;
✓平均SINR和SINR分布方案二15度+非恒模表现最强,方案三15度+恒模次之;
✓定点测试看,15度大机械倾角未看到明显的波形畸变现象。

六、解决方案
15度大下倾+电子上扬+非恒模方案进行AAU的下倾角设置原则。

七、效果评估
15度大下倾+电子上扬+非恒模方案进行AAU的下倾角设置原则进行AAU替换后,指标改善明显。

八、基于案例提炼的方法、流程及评估标准建议
厂家AAU替换时下倾角继承原则如:
1、华为:北京公司推荐的解决方案是,15度以内建议优先使用机械下倾,15度以上建议机械+电下倾,优先使用机械下倾,若不足再使用电下倾补充。

例如:替换前原始4G天线6度机械+6度电子=替换后12度机械+0度电子;替换前原始4G天线8度机械+8度电子=替换后15度机械+1度电子.
2、中兴:北京公司通过对MM基站的性能研究,发现使用大下方案对网络性能最佳,采用大的机械下倾,使单元主波束尽可能覆盖本小区内部,采用大的机械下倾+电子上仰保证和宏站对齐。

计算公式:替换后机械下倾=min(15,替换前机械+替换前电子+8)
说明:按照替换前电子+机械+8计算,如果超过15度,取值15度。

替换后电子下倾=替换前电子+替换前机械-替换后机械下倾
说明:机械下倾即为上一行的机械下倾,最大15度。

例如,替换前机械6,替换前电子6——替换后机械=MIN(15,替换前机械6+替换前电子6+8)=15,替换后电子=替换前电子6+替换前机械6-替换后机械15=-3
已获得授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