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香菇高效生产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曹德宾
林下香菇高效生产要点
17
第
4月 上半月刊
香菇菌棒制作
基本配方:木屑850公斤,麦麸100公斤,玉米粉50公斤,复合肥2公斤,豆饼粉5公斤,石灰粉10公斤,石膏粉5公斤,轻钙4公斤,富硒香菇营养料1公斤。
常规制作、发菌,栽培模式采取架栽或立棒式出菇,常规管理,收获2潮高品质香菇,生物学效率一般在50%以上;将剩余的废旧菌棒下架。
废旧菌棒处理
去掉塑膜,刮去残余菇脚等,密集排入泡水池;以菌棒干料重量为基数,加入复合肥1%,尿素0.5%,石灰粉0.3%,蔗糖0.2%,富硒香菇营养料0.2%。
拌匀后撒于表面,然后灌水,至没过菌棒20厘米以上。
根据菌棒失水状况浸泡8~15小时后排水,将菌棒运至林区。
林区选择
选择中高海拔、树龄高、郁闭度高并且远离人群的原生态林区。
该种条件的地表腐殖层厚,土壤条件较好。
不要选择村镇附近的速生林或者人工果园,原因是污染较重,无法保证产出香菇的绿色或有机的质量要求。
林下培菌
1.单棒式培菌:使用香菇培菌专用打坑器打培菌穴,其规格根据
菌棒规格而定,一般以每个培菌穴内放置0.5~1个菌棒。
三人配合操作,流水作业,生产效率较高。
2.成片区培菌:选择树木间距较大、树冠较大、郁闭度较高的林
下,按一排或多排的仿菌畦栽培法,挖深15厘米,将菌棒排入。
3.覆土灌水:菌棒入坑后,随即将挖出的腐殖层土壤覆于菌棒之上,厚约:春季培菌时2~3厘米,夏季培菌时2~5厘米,秋季培菌时3~4厘米,深秋至冬季培菌时5~10厘米。
覆土后,随即浇水,湿透覆土层及菌棒周边土壤即可。
有水源条件的可以
增加用水量,尤其秋冬季节。
出菇管理
1.有条件的架设微喷管,为培菌区的出菇增加湿度;不具备水源条件的可任其自然,只是产量偏低,但菇品的质量更高。
2.最大限度地保护培菌区的植被,借以维持生态,产出高质量菇品。
3.培菌区最好拉设防鸟网,以避免乌鸦、喜鹊、野鸡及老鼠、松
鼠等危害,越是个头较大的子实体,越易被破坏。
4.尽量及时采收,建议:对于生产面积较大的,应抢在8分熟前采收,不要留置老化影响口感和商品观赏性。
5.及时清理环境卫生,尤其采
文/ 淄博市蔬菜办公室 王玉江 孙东文 耿波 张海娟
松花菜异常表现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