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高考奇葩特点大盘点 美国一年七考定乾坤
高考历史考点8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考点09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严峻形势(1)政治体制: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一个邦联国家,中央权力有限,无法处理重大问题。
(2)政治局势: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
(3)经济形势:各州互设关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关税不统一,在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2.政体选择(1)必要性:必须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2)可能性: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1.制定: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1787年宪法。
2.内容(1)国家结构形式: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2)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掌握。
特点: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3.评价(1)性质: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积极性: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3)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历程(1)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2)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3)1860年,共和党开始执政。
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4.影响: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考向一1787年宪法【重点解读】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特点及评价1.制定背景(1)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高考制度
美国高考制度美国高考制度是指美国国内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
这些考试对于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未来的学术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高考制度的特点是多样性和竞争性。
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美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High School Equivalency Exam,简称HSE)是在高中毕业后向没有获得正规学位的学生提供一种证明其学术能力的机会。
这些考试包括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GED)测试、High School Proficiency Exam (HSPE)和其他地方性的考试。
这些考试旨在衡量学生对基础学科(如数学、科学、阅读和写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常,学生通过HSE考试后能够获得与高中文凭相当的资格,从而有资格申请大学或职业培训课程。
二、SAT和ACT考试在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主要包括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两种考试。
这两种考试是衡量学生高中学术能力和准备大学课程的标准化考试。
大部分美国大学对学生的SAT或ACT成绩有要求,因此这两种考试对于学生申请大学至关重要。
1. SAT考试SAT考试是由College Board组织的一种全国性标准化考试。
它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三个部分,总分为1600分。
SAT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写作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可以多次参加SAT考试,大学会根据学生的最好成绩进行录取。
2. ACT考试ACT考试是由美国ACT公司组织的一种全国性标准化考试。
它包括英语、数学、阅读和科学四个部分,以及一个可选的写作部分。
ACT考试的总分为36分,各个部分的分数均为1至36之间。
ACT 考试侧重于测试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解题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像SAT考试一样,学生也可以多次参加ACT考试,大学会根据学生的最好成绩进行录取。
西方视野下的各国高考制度
西方视野下的各国“高考”制度高考(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一般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到目前为止,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一般的“高考”指第一种。
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
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部分省市考试科目较多,结束时间较晚些)考试。
高考成绩并不影响高中毕业证的发放,但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可以说影响了人的一生。
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有30年。
在这30年里,高考为国家,为社会选拔了一大批栋梁之才,给有志青年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
也是在这30年里,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发展,从一年一考到一年两考,从全国一卷到全国多卷,高考多元化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紧。
30年来,每一次高考,每一次变迁,都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然而,高考恢复30年来众多弊端凸现:高校学费猛涨,贫困学子无力承担高额学费;大规模扩招导致高校负债运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全国高考录取线不一导致高考移民问题等等。
因此,高考制度改革成为近年来我国的热点话题。
那么,让我们放眼世界,看看西方国家的“高考”是怎样的。
美国高考美国法律规定,教育是各州事务,联邦政府不能过分干涉。
因此,没过不存在全国统一的教育大纲,也不存在全国统一性的高考。
SA T考试是由美国一家私营的教育考试机构“教育测试服务中心”,简称都是SA T。
是对将来学习潜能的考察,即学生是否具备继续深造的能力,因此,它已被各大学接受作为入学考试。
SA T每年考七次,考生任选考试时间,不限考试次数。
考试大约历时四个小时。
分为两部分,一分是综合部分,包括语文和数学两部分,成为SA T1,二种是单科考试,如,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成为SA T2,。
高考历史16个阶段特征14世界: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含解析
工业革命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前(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 【阶段特征】1.经济方面(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资产阶级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开展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政治方面: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演变。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文化方面(1)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神创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2)两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开始后自由主义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文学艺术取得新的成就。
【主要表现】一、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
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处在封建统治下的国家结束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二是既要摆脱封建专制,又要为民族统一、独立振兴而斗争,如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等;三是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要进一步调整上层建筑,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法国七月革命、美国内战等。
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相继发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
(2)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一、选拔方式中高考:中高考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由各省市统一组织实施。
学生需要参加一系列考试,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根据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以获得一个高中毕业证书。
美高考:美国高中毕业生需要参加SAT或ACT考试,这些考试通常由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供。
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AP考试或其他专业考试,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二、考试内容和重要性中高考:中高考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生在高中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
考试成绩对学生升学和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考试科目多且内容较为固定,重视对考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美高考:美国的高考包含多个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学等。
除了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额外的活动经历也很重要。
美高考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领导能力等。
三、制度目标中高考:中高考的主要目标是选拔出高等教育的合格学生,以满足大学和职业学院的需求。
制度目标聚焦于量化和排名,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
美高考:美国高考制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大学,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度目标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能力。
四、评价体系中高考:中高考的评价体系以考试分数为核心参考。
分数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因此,高中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考试和攀比成绩。
美高考:美国的高考评价体系更加全面,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包括校内外活动、实习、推荐信等因素。
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个人特长和综合素质。
五、学科设置中高考:中高考主要涵盖语文、数学、英语和其他科目。
这些科目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美高考:美国高考科目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选择参加感兴趣的学科和专业课程,如科学、艺术和社会学等。
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学习方向。
六、文化差异中高考:中华文化注重理论训练和认知能力,强调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同时,中高考参考的是全国统一的考试标准,所以文化差异比较小。
美高考:美国文化更加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考改革的国际比较
高考改革的国际比较
(以下是回答内容,无需再次列出题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高考作为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关注。
自1977年至今,高考制度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
本文就高考改革这一话题,进行国际比较和探讨。
在国际上,各个国家的高考改革方案与中国高考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以美国为例,其高中毕业生不需要进行类似中国高考那样的全国统一考试,而是依据不同的高中课程成绩和各个大学的招生要求,进行不同的考试、申请和录取方式。
该制度强调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注重全方位的评价和考察。
而在日本,其高考制度与中国比较相似,同样是依照全国统一标准考试,成绩决定学生的升学去向。
然而,日本高考并不只考核学术能力,而是综合考沟通、领导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育部门对于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培养综合素质和领导力的鼓励很明显。
在欧洲地区,有些国家采用高中毕业证作为升学的依据,而不是全国统一考试。
而一些国家则是采用SAT、ACT等标准化考试作为大学入学考试的标准。
这种考试系统相较于全国统一考试较为灵活,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单一能力。
总结来看,虽然各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进行了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是一项复杂
的制度设计,在进行改革时需要考虑到人性化的设计和长远视野的考虑。
同时,应加强对于学生全方位素质及编程教育的培养。
在国际比较上,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国内
高考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符合现代化教育需要的评价方式。
美国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美国大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以下哪一项?A. 波士顿茶党事件B. 莱克星顿的枪声C. 独立宣言的发布D. 法国与美国的联盟答案:B2. 下列哪位科学家不是美国籍?A. 爱因斯坦B. 费曼C. 霍金D. 奥本海默答案:C3. 美国宪法的第一条修正案保护了哪项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自由C. 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D. 禁止不合理搜查和扣押答案:A4.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A. 乔治·华盛顿B. 托马斯·杰斐逊C. 约翰·亚当斯D. 本杰明·富兰克林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美国大学的入学要求?A. 高中成绩单B. 标准化考试成绩(如SAT或ACT)C. 推荐信D. 必须精通三门外语答案:D6. 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是由谁负责的?A. 总统B. 国会C. 联邦储备委员会D. 最高法院答案:C7. 美国的感恩节通常在每年的哪一天?A.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B. 12月的第二个星期日C. 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D. 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答案:A8. 下列哪项不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A. 《了不起的盖茨比》B. 《白鲸》C. 《百年孤独》D. 《红字》答案:C9. 美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C10. 下列哪位不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A. 亚伯拉罕·林肯B. 约翰·F·肯尼迪C.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D. 温斯顿·丘吉尔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过程。
答案: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是一场由十三个美洲殖民地对抗英国统治的战争,最终导致美国从大不列颠王国独立出来。
战争的起始标志是1775年4月19日的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战役。
1776年7月4日,十三个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的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
统考版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一部分专题检测提升卷08当代国际社会
专题卷08 当代国际社会A卷心平气和研真题(研真题就是与命题专家对话,可以把握命题的思路、特点和规律,弄清考情考向)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全国乙卷]截至2024年6月,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建立农业合作区并派遣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农业技术1000多项,带动项目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60%,超过150万农户从中受益。
中国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技沟通,是因为( )①中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系到世界的稳定和旺盛③中国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平安问题上负有干脆责任④中国外交长期致力于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消退发展赤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4·广东卷]近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一道,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等多边合作平台扎根落地,合作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上述平台的运行( )①加快了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②旨在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地区平安与稳定③促进了中国与中亚的商贸往来与司法合作④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沟通互鉴和成果共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4·江苏卷]《里斯本条约》规定,欧盟的任何举措都不能影响成员国的权利,涉及欧盟的重大决议须要由政府间机构和成员国来制定。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委员会推动能源自主和绿色转型的努力一方面受到“美国优先”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成员国不同的能源结构、内部政策分歧等因素的影响,欧盟的共同能源和气候政策呈现出冲突性的特征。
材料说明( )A.国际组织参加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而有局限性B.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世界发展的前提条件C.国际组织可以促进国际社会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D.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4.[2024·浙江6月卷]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年多来,全球能源与粮食供需结构受到严峻冲击。
美国高考考什么
美国高考考什么美国高考,也被称为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简称SAT),是美国大学招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考试。
每年数十万的学生通过SAT,争取进入心仪的大学。
那么,美国高考具体考什么内容呢?接下来将对美国高考的考试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理解是SAT考试的重点之一,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考试中,学生需要阅读各种文本,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作品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这一部分也考察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速度。
在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注意文本的主旨、细节和作者意图。
他们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此外,学生还需要通过阅读各种图表、图像和图表来获取信息,并与文章内容进行配对。
2. 写作与语法(Writing and Language)写作与语法部分考察学生的语法知识、写作能力和修辞手法运用。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文章进行改写和润色,确保语法正确、逻辑清晰,并符合语境。
此外,学生还需要对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错误的修复、适当的替换和逻辑的链接。
在写作和语法部分中,学生需要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正确使用、主谓一致、并列结构和从句的正确运用等语法知识。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使用适当的连词、过渡词和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3. 数学(Mathematics)数学部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考试中,数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概念、代数、几何、数据分析和概率统计等。
题目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在数学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算,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分数运算等。
此外,他们还需要理解概率与统计、函数与图像、几何形状和测量等数学概念。
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策略,迅速找出解题方法,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和计算。
4. 选修部分(Optional Essay)选修部分是SAT考试的一个选项,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参加。
美国高考之satisatiipsatactap比较
美国高考之SATI, SATII, PSAT, ACT, AP比较SATSAT是由美国两大非营利组织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ETS)和College Board联合推出的,美国高校普遍认可的入学考试之一。
SAT又分为SAT1 和SAT2 两个考试。
SAT1 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SAT考试,他的全称是SAT Reasoning Test。
SAT2,也叫SAT Subject Test,是专项考试,很多排名靠前的大学入学要求提供2-3门SAT2的成绩。
SAT2有以下几门考试,他们分别是:1.文学题目主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提出一些问题,是SAT中Critical Reading 部分的harder version. 要想得800分,对于美国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难,所以一般中国学生还是建议不要考这门。
2.美国历史这个对中国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难,不予考虑。
3.世界历史因为内容非常广泛,所以难度相对比较低,但是因为我们的词汇量有限,慎入。
4.数学I数学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强项,但是这个单项有点简单,很多学校不接受这个成绩,所以不值得一考。
5.数学II如果想申请好学校,建议考数学II。
这个单项考试的内容包括推导微积分的一些计算和矩阵的一些知识,但是内容非常简单,是一个有力的提高自己竞争力的考试。
(能答对89%就能够得800分)6. 生物生物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生态学(Ecological),另外一个是分子学(Molecular). 不管考哪一门,前60道题是一样的,后面的20道题会偏重各自的领域。
生物普遍认为有点难,但是很多学生也考的很好。
到底是考生态学好呢,还是考分子学好呢?这两门考试的难易程度差不多,主要看个人的兴趣所在。
不过总体来说,考分子学的人比考生态学的人要多。
(要想得到800分的成绩,需要答对98%的问题)7.化学化学考试考试的内容比基础化学要难一些,但是没有AP化学中的那么详细。
招生神题惊呆考生你敢来试试么
招生"神题"惊呆考生你敢来试试么?Style1:数理狂人【中山大学】如何用4个0来算24点?【华南理工】大学直升飞机和风扇都有风叶,为什么直升机能飞,风扇不能飞?【复旦大学】一个硬币绕另一硬币旋转,内侧硬币不动,外侧硬币转了几圈?【西安交大】一个铜球和一个铝球,外形、体积一样,重量不一样,在不破坏球体的情况下,如何区分材质?【南京大学】微波炉门上的金属网格有什么作用?【四川农业】大学南方品种的水稻移栽到北方,它的生长周期如何变?【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机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Style2:忧国忧民【中山大学】北京上海雾霾哪个更重?【中山大学】应否取消计划生育?【华南理工】大学你认为黄浦江里的死猪应该如何处理?【清华大学】 H7N9信息发布后引起社会恐慌怎么办?【清华大学】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就此评论社会发展与大自然的关系。
【清华大学】在陌生人为主的现代社会,怎样做到取信于人?【东南大学】结合“美丽中国”说一个“神话”,并说明选这个故事的原因。
【电子科大】为什么莫言获得诺奖后,中国的作品才被世界认可?Style3:无所不知【华南理工】为什么饮料瓶一般是圆的,而牛奶瓶一般是方的?【南京大学】说说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思想家。
【四川大学】《二十四史》的第一史和最后一史分别是什么?【南京大学】蜗牛生病后会从壳里钻出来让鸟吃掉,这是为什么?【复旦大学】《西游记》里面一共有几个妖怪?【上海交大】为什么动物的头都是圆的?【南京大学】母狮子为什么要领养小羚羊?【西安交大】把一张百元钞票放在小孩张开的食指和中指之间,当你发出指令并松手,除非侥幸,99%的人无法用手指夹住纸币。
请问为何?Style 4:异想天开【南京大学】鸡在下蛋前,公鸡和母鸡间会怎么样交流?【华南理工】孔子老子打架你帮谁?【复旦大学】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大?【华南理工】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华南理工】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中国人大】如果外星人来地球会带走(来)什么?【华南理工】牛顿因被苹果砸到脑袋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过关检测(十一)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4·福建厦门质检)欧洲支付同盟是马歇尔安排的一项国际金融创新,其中规定,欧洲国际贸易与投资按美元计价,各国货币在此基础上实行有限相互兑换,以防止各国随意变动汇率或贬值货币,维持欧美各国间的汇率稳定。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B.扩大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救济C.维持欧美之间的贸易平衡D.促成欧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A[材料中反映了美国意图稳固美元的中心地位,故A项正确;马歇尔安排本身提出了对欧洲的救济金额,欧洲支付同盟只是其一种方式而已,意图防止欧洲各国汇率波动猛烈,故B项错误;马歇尔安排一方面救济西欧,另一方面消退了欧洲的关税壁垒,打开了欧洲市场,而非维持欧美贸易平衡,故C项错误;无欧美自由贸易区这一集团,故D项错误。
] 2.(2024·重庆调研)20世纪30年头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这一变更表明( )A.世界自由贸易体制建立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区域集团化走向全球化D.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形成D[“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无法说明“世界自由贸易体制”,故A项错误;“20世纪30年头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二战后初期,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故B项错误;“20世纪30年头中期,世界上形成了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集团”不属于区域集团化,故C项错误;“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起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标记着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机制形成,故D项正确。
]3.(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为满意国际结算和储备须要,应大量发行美元;为维持美元币值的稳定和坚挺,应削减美元发行。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届第一学期高三暑假返校联考试卷(2024.8)
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卷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远古时代的历史常常以神话传说的形式简化,并流传于后世,“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这一传说最可能来源于下面哪一遗存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仰韶文化D.红山文化2.《孟子·梁惠王下》:“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A.孟子具有早期民本思想B.孟子主张和而不同观念C.孟子继承商周政治传统D.孟子反对分封宗法制度3.北宋皇帝宋神宗说:“二虏所以难制,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这句话中的“二虏”是指A.匈奴、突厥B.辽、西夏C.辽、金D.金、西夏4.学者赵圆在《制度·言论·心态》一书中说:“(明清之际)‘学求有用’这一目标意识为接纳新知预做了准备。
”“张尔岐以利玛窦所谓耶苏教为荒唐悠谬,言及利氏传播的历象器算,却兴趣盎然。
”由此可知A.儒家信仰使文人抵制基督教在中国传播B.利玛窦通过新技术吸引文人接受基督教C.西方技术水平在明清之际全面超过中国D.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推动西学东渐5.有学者指出,明后期的一系列民变,往往“基于义愤而争公道”,不同于以往受饥寒驱使的大规模起义,这些民变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这是泰州学派(江苏心学流派)与长江流域中产阶层崛起交互影响的结果。
由此可知A.心学的平等叛逆色彩有其经济基础B.晚明长江流域人民已具有民主意识C.明朝后期社会不公较以往更加严重D.江南工商业发展动摇专制统治基础6.康熙皇帝说:“昔人每曰:‘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亲细务(琐碎具体事务)。
’予心殊不谓然。
一事不谨,则遗四海之忧……故予之莅政(治理政务),不论巨细,即奏章之内有一伪字,必加改正,然后发出。
美国高中考试题及答案
美国高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A. 波士顿倾茶事件B. 法国和印第安战争C. 波士顿大屠杀D. 莱克星顿的枪声答案:A2. 美国宪法中规定了哪些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宗教自由、集会自由B. 选举权、被选举权、参政议政权C. 财产权、劳动权、教育权D. A和B答案:D3. 美国的首任总统是谁?A. 乔治·华盛顿B. 托马斯·杰斐逊C. 约翰·亚当斯D.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答案:A4. 美国的国花是什么?A. 玫瑰B. 郁金香C. 康乃馨D. 牡丹答案:A5. 美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答案:C6. 美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A. 英语B. 西班牙语C. 法语D. 德语答案:A7. 美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纽约B. 洛杉矶C. 华盛顿特区D. 芝加哥答案:C8. 美国的国旗被称为什么?A. 星条旗B. 红白蓝旗C. 星旗D. 蓝白红旗答案:A9. 美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三C. 第二D. 第四答案:B10. 美国的独立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7月4日B. 4月14日C. 6月12日D. 11月11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的全称是_________。
答案:美利坚合众国2. 美国的国旗上有_________颗星和_________条横条。
答案:50;133. 美国的国歌是_________。
答案:星条旗永不落4. 美国的货币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美元5. 美国的两个主要政党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民主党;共和党6. 美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答案:纽约市7. 美国的最长河流是_________。
答案:密西西比河8. 美国的官方语言是_________。
答案:英语9. 美国的国花是_________。
2024国考奇葩常识题
2024国考奇葩常识题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考试之一。
考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面试等多个环节。
其中,常识题一直是考生们备战的重点之一。
虽然国考常识题通常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奇葩常识题,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和思维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2024国考中的一些奇葩常识题。
奇葩常识题一:气象常识问题描述:某城市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米,其中9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6个月内。
请问这个城市的降雨季节是哪几个月?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米,且9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6个月内。
可以计算出6个月的降雨量超过720毫米。
因此,可以判断降雨季节为6个月中的某些月份,而非全年。
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对气象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推断出这个城市的降雨季节。
奇葩常识题二:历史常识问题描述:唐朝时期,占据相当重要地位的进士科考试是在哪个月举行的?解析:唐朝时期,进士科考试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级考试,对于历史的了解是备考的基础。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考生需要知道唐朝的历史背景,了解进士科考试的时间安排。
通常,进士科考试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举行的,这是因为农历七月是秋季,正好是文人们诗词创作的好时机。
因此,考生需要对历史的常识有所了解,才能回答出这个奇葩的常识题。
奇葩常识题三:地理常识问题描述:以下哪个国家的国旗颜色中,红色的比例最高?A. 加拿大B. 法国C. 意大利D. 瑞士解析:这个问题考察的是对国家旗帜的了解和对颜色比例的观察。
考生需要知道各个国家的国旗颜色,然后比较红色在国旗中的比例。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各个国家国旗的印象,或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得出正确答案。
在这个问题中,正确答案是D,瑞士国旗的红色比例最高。
奇葩常识题四:文学常识问题描述:以下哪位作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A. 莎士比亚B. 毛泽东C. 罗曼·罗兰D. 刘慈欣解析:这个问题考察的是对文学奖项和作家的了解。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及启示论文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摘要】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
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世界各国的高考制度存在很大差别,以美国等国家为代表的基准淘汰型高考模式较被世界各国所认同。
本文从多个角度比较了中国与美国高考制度的异同,从而得出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和借鉴,以期为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制度;中美【中图分类号】 g64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01-011 中美高考制度比较1.1 高考考试形式比较我国高校招生经历了多年改革,已经建立了以统一文化考试为主、单独考试为辅、保送生为补充的入学体系。
全国统一录取原则、录取体制、录取方法和录取时间,由各省自主进行录取。
录取分批进行,基本上按考生所填报志愿和高考总分从高到低并不大于高校招生计划数的120%向高校提供考生信息,高校按招生录取原则进行择优录取。
从2002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3”是必考科目,即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必须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x”是指高校根据本校的层次、特点和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科目中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
美国没有国家设置的高校招生考试管理机构,也不实行全国统一高校入学考试。
sat几乎是美国高中生申请所有美国大学所必须参加的考试,其重要性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它分为sati和sat11,即一般能力考试和专项考试。
sati考试主体包括写作、分析性阅读和数学三大部分。
satii专项考试包括英语、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5大门。
一般美国学生都会在sati的基础上再加考两到三科专项测试。
绝大部分本科院校都要求有sati考试成绩,而satii的考试成绩并不是每所大学都需要,但是,如果想进入一流或者比较好一些的私立或公立大学,必须要satii的考试。
2025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课时练25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时练25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4·江苏省海安市高三上期中]如图漫画反映的是2016年的时事政治。
漫画中左下方金发男子穿着写有“EU(欧洲联盟)”字样的西装,无奈地看着以英国国旗为图案的风筝从他手中断线而去。
该漫画折射出( )A.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D.“逆全球化”成为主流2.[2024·广东省肇庆市期末]哈佛高校教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欧盟和中国将是主角。
在正常状况下,俄罗斯将卷土重来,印度可能会崛起成为一个有影响的角色。
长期趋势无疑是朝着这几个大国的力气进一步平衡、美国优势下降的方向发展”。
他意在( ) A.揭示美国单边主义即将破产B.说明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C.阐释国际力气已经走向失衡D.提倡大国建立国际合作机制3.[2024·百校联盟高三质检]美国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又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此外,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事务具有肯定重叠性、交叉性。
20世纪90年头以来,诸如此类的例子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B.新兴力气崛起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C.经济区域集团离心力增加D.亚洲领先打破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4.[2024·天一大联考高三其次次考试]下图是全球贸易与实际经济发展示意图。
图中现象印证了( )A.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恶化B.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增加C.各国推行贸易爱护主义D.对外开放成为各国共识5.[2024·陕西省高三联考]据《国际组织年鉴》的统计,20世纪末,世界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已有48 350个,其中非政府间组织达到46 000个左右。
这些组织的建立( ) A.反映了世界联系不断加强B.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日益崛起C.促成了世界多极化的形成D.瓦解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6.[2024·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期中]纪录片《美国工厂》讲解并描述了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投资福耀玻璃工厂的过程。
世界各国高考制度介绍
世界各国高考制度介绍高考,这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要经历的一次考验,它曾经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无数寒门子弟的命运。
其实,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不管一个国家的高等入学率有多高,高校入学考试都是必经之路。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来了解一下各个国家五花八门的“高考”制度。
美洲美国:“一年七考”定乾坤考试内容“天马行空”美国其实并不施行统一的全国大学入学考试,但是对中学生上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是“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和“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
ACT考试更像一种学科考试,强调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与中国的“高考”有相似的地方。
SAT考试每年要举行7次,考试内容有数学和语文各三个部分,时间为三个小时。
虽然听上去也是“高考”的一种,但其实SAT考试的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是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试题类似于智力题,考试题目也是千奇百怪。
比如:“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
由于考试内容天马行空,因此在美国一些初中生也常常进入SAT考场,用这些智力题“小试牛刀”。
加拿大:高校自主招生没有考分“硬杠杠”与正为了高考而忙碌的中国高中毕业生相比,加拿大的高中生没有“高考”这一概念。
当中国考生正在考场中努力答题时,不少加拿大高中毕业生可能已经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有些平时学习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可能会同时收到好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在为选哪所学校而“烦恼”。
虽然加拿大没有高考,但其实加拿大各大学也都有自己的学生选拔制度。
由于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的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加拿大虽然没有考分的“硬杠杠”,却有各大学择优录取的“软杠杠”。
欧洲英国:“高考”从高二开始考试科目与中国高考十分相似在英国,高中二年级学生需要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即A-LEVEL考试。
高考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特点分析:这一时期,亚洲的传统社会刚刚被打破 尚未产生近代化的因素,决定了这些斗争仍属于旧 式的农民运动,缺乏带有近代化的奋斗纲领和奋斗 目标。其领导力量是农民领袖或封建王公贵族,缺 乏先进阶级领导,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民族 解放运动必然归于失败的命运。 性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答案:目标: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历史作用:有利于激励本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 赢得民族独立;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引起民族侵略的战争。
五是文科综合的考查逐渐走出简单的拼盘,在学科 综合上走向自然(如05年的万隆会议) 六是是试题的考查,从过多地考查记忆能力转变为 注重考查多层次的能力,考查设问方式是分层次、 递进式,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考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共产国际七大反法西斯政策的推动下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倡导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把民族解放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密切结合起来这是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一、最新考情动态和复习重点
二、基础知识整理
一、最新考情动态和复习重点
民族解放运动是指被侵略国家或地区人民反抗外来侵 略、争取民族独立、族振兴的历史。民族解放运动专 题的重点应放在亚洲。 从近几年的高考看,本专题出现的考题较多,从2002 年到2006年,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以各种题型出现。 如:2006年北京卷选择题第20题、21题22题、23题共 16分;2006年天津卷选择题第22题共4分;2006年四 川卷:选择题18题、19题共8分;2005年全国卷选择 题23题,主观题37题共41分;2005年全国卷的主观题: “民族主义”和“万隆会议”题共20分,05年北京卷 37题第3小题共12分,04年全国卷37题第3小题10分等 等。 可见,本专题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美国考试试题
美国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纽约B. 洛杉矶C. 华盛顿特区D. 芝加哥2.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A. 列克星敦的枪声B. 萨拉托加战役C. 约克镇战役D. 波士顿茶党事件3.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谁?A. 乔治·华盛顿B. 托马斯·杰斐逊C. 亚伯拉罕·林肯D.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4. 美国的官方语言是什么?A. 英语B. 西班牙语C. 法语D. 德语5. 下列哪项不是美国的国家象征?A. 白头海雕B. 玫瑰花C. 星条旗D. 自由女神像6. 美国的货币单位是什么?A. 美元B. 欧元C. 英镑D. 日元7. 美国最大的州(面积)是哪个?A. 德克萨斯州B. 加利福尼亚州C. 阿拉斯加州D. 蒙大拿州8. 美国的国庆日是哪一天?A. 1月1日B. 7月4日C. 11月11日D. 12月25日9. 美国的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哪个?A. 纽约市B. 洛杉矶市C. 芝加哥市D. 休斯顿市10. 美国的国歌名是什么?A. 《美丽的阿美利加》B. 《星条旗》C. 《上帝保佑美国》D. 《这是我的祖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美国的国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________。
12. 美国的宪法被称为________宪法。
13. 美国的五个大湖被称为________五大湖。
14. 美国的国花是________。
15. 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中央银行)被称为________。
16. 美国的独立日是每年的________月________日。
17. 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在世界上排名________。
18.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世界上排名________。
19. 美国的官方国歌名为________。
20. 美国的最大的山系是________山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简述美国内战的起因及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高考奇葩特点大盘点美国一年七考定乾坤又是一年高考季,而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加之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制度,使每年的高考季成为中国考生和家长最盛大的“节日”,十年寒窗能否金榜题名,尽此一役。
提到这里,其实不少小伙伴还是会存在疑惑——只有我们国家有高考这个事情吗?答案当然是NO!其实外国小伙伴们也是有“高考”的,不信你就跟着小微的脚步来走进外国小伙伴们的高考吧!
先来讲讲我们的邻国——韩国思密达,与我们国家的相同点还是不少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源远流长”。
韩国:一天四门,这酸爽劲难以想象
在韩国,每年11月7日,政府机构和企业都会把上班时间推迟两个小时,警察机构要求驾驶员不得在学校附近鸣喇叭,驻韩美军被要求停止实弹演习和航空任务。
在这个全民护航的日子里,韩国高中生要参加“比死刑还残酷”的“大学修业能力考试”(韩国高考全称)。
韩国高考时间安排十分紧凑,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数理、语言、外语、社会探究或科学探究4门科目。
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高考不计算总分,而是各科目
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
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
高考对于韩国人也非常重要,在大部分韩国人眼里,高考成绩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对于一天考四门的酸爽,不在考前做好准备是难以招架的。
韩国小伙伴们各出奇招迎接高考,毕竟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
韩国考生当中流行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个小时,你就别想上大学了”。
韩国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剩下时间都是在啃书。
勤奋学习的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一些奇葩的方式为高考求好运。
高考前,会有不少考生偷走韩国现代索纳塔轿车或者三洋卡车上的金属标志牌,这两种车的标志上都有字母“S”,而“S”在韩国的高考季节,代表着顶尖大学首尔国立大学。
高考的当天,低年级学生会早早来到校门口,为赴考的学长学姐们呐喊、打气,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跪拜大礼齐上阵。
亲朋好友也会送年糕和巧克力给考生,就是为了祈愿考生能像年糕一样榜上有名。
在考前最忌讳的是海带,因为海带比较油腻,吃了有落榜之嫌。
考生也绝对不吃有裂缝的鸡蛋,认为有裂缝的鸡蛋会带来坏运气。
这些奇怪的考前习俗,对于希望通过高考改变人生轨迹的韩国小伙伴来说,只怕还不够多。
不过与我们国家很不同的地方是——韩国的高考不算总分。
韩国教育部于2002年初实施新的高考制度。
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对考试成绩不再计算总分,而将各科目的考试成绩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
等级分为9等,每年的等级比例根据每年的考生人数确定。
各大学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引导学生不再只注意高考的分数,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培养自己的专长和特殊才能上来。
第二个再来讲讲我们的邻国——日本
日本:两轮考试,奇葩备战
日本:“每天多睡1小时就会落榜”,落榜生被称为“浪人”
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每个人要达到更高的层次,好的出身、哪个大学毕业十分重要。
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的元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主要是基础学科,国语、英语、数学、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从2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两次考试都合格了才能顺利进入大学。
日本的考生分三类,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任务异常繁重。
第二类是往届落榜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这部分人没有参加工作,专心致志地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自学。
第三类学生已经升人大学,但想再考一个好的大学,被称为“假面浪人”。
高考的时候大家都说,“四当,五落”,“当”在日语的意思
就是“中”,就是说,如果每天拼命学习只睡4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要是多睡1小时,每天睡5个小时,就会落榜。
英国——名牌大学考情商
英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免费的。
中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
通过GCSE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
而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则还必须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
高中二年级的考试称为A—LEVEL,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最“正宗”而“传统”的途径,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化学、经济等。
选修课有古英语、音乐、历史、地理等。
学生选修的科目也要考试。
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进行深造。
不过在考试前两周学校就会放假,教师不搞什么猜题或复习提要等活动。
英国的高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而不仅仅看重学生的成绩。
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们对每一位合格的申请者都要进行面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以及综合“情商”。
美国——一年七考定乾坤,情商智商两手抓(小伙伴们不要羡慕嫉妒恨哦)有一个小伙伴,他一月份去高考、三月份去高考、六月份去高考、十一月份又去高考,这并不是幻想,只要他在美国就可以做到。
美国小伙伴一年有七次机会参加SAT考试(学术能力评估考试),可以多次去刷成绩。
相较于“一考定终身”
的中日韩学生,美国学生面对SAT考试时更轻松,这次没考好一个月后又是一条充满战斗力的好汉。
但轻松并不意味着松懈,在美国想要上好大学,要智商过关,情商够高,左手成绩论文,右手社团义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此外,还要保证脑洞大开,这样才能应对奇葩的SAT考试。
SAT考试有三门科目:批判性阅读、数学、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试题则是千奇百怪,比如“请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
再比如“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
面对这样的天马行空考题,不提前准备好脑洞,如何招架得来。
澳大利亚:华人孩子最厉害(自豪感突然往上蹭了)
每年10月,澳大利亚各州就各自举行高考了,时间拉得很长,达一个月之久。
中学生有考试时去考试,没有考试时照常上课、运动。
首都堪培拉干脆不考试,取平时成绩的平均值。
好的中学,当局会在其分数上加几分,差的则减几分,这个成绩和外地考生的高考成绩具有同等效力。
澳大利亚本地孩子不爱读书。
读完高中的学生也只有72%。
不念书自有不念书的道理。
因为早点工作可以早点挣钱,学历对工资的影响都被所得税抵消了,算下来差别并不大。
当年没有考上大学也不要紧,如果过几年想念大学了,还可以读一种类似大学预科的学校。
不需考试,高中毕业者都可以进,在那里成绩合格,可以自动进
大学。
总之,他们是怎么舒心怎么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人的孩子就显得出类拔萃了。
每个有华人孩子的中学,优秀者都是他们。
印度:跑遍全国去考试(蛮累的样子)
在印度的高考季,经常能看到火车站席地而睡的考生,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时刻在路上的修行。
在印度,高中实行2年学制,高中之后,大学之前,还有2年的大学预科。
大学预科毕业时的考试才相当于中国的高考。
然而印度的高考并不能直接决定考生的命运,考生还必须参加各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
从每年3月开始,印度考生开始填写报考志愿,各校考试通常都在每年4—6月举行,这段时间正是印度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为了确保能考上大学,不少考生会转战各地,参加各校的考试,少的有四五次,多的则有20多次。
对于印度同学来说,迎接高考也许就是扒在火车上跨过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来到一座又一座城市。
跑遍全国的高考,对于他们来说,准备一副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吧。
加拿大:能力来说话,考分不重要(表羡慕,要相信世界依旧是美好的)
在各国小伙伴讨论高考的时候,加拿大的同学们一定会一脸茫然地说:“高考是个啥?”在加拿大,根本就没有“高考”这一概念。
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的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
加拿大的中学生想要上大学,不用参加专门的入学考试,只需向心仪的大学提交入学申请即可。
一般的入学申请需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文件:申请表格、中学成绩单,以及申请费用。
在申请表格上,会列出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想学习的专业。
把这三个材料寄到想要去的大学,加拿大的学生就可以等着学校的通知了。
在每年6月份中国高中毕业生为高考而紧张忙碌的时候,加拿大高中毕业生可能早已经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迎接高考?别开玩笑了,迎接毕业旅行才是加拿大的小伙伴最关心的事。
法国:上大学须参加普通科会考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
法国高中会考属于全国性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分普通类会考及技术类会考两大类一会考内容依据国家规定的高三课程纲要而定。
据法国国民教育部提供的数字,法国普通科高中会考及格者中大约有94%的人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就读。
太多了,小微也只能整理到这里了!
最后,祝正在高考的小伙伴们——金榜题名!当然,也祝我们这帮已经高考过的小伙伴们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