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交流平台鉴赏:自然之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这篇文章就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我们仅看这些 词语就可以明白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给 人思路清晰、表达明白的阅读感受。
笔下生花
根据你的经历,写一段写景片段,明确文中的写作顺序。
昨天我去爬泰山了,早上5点钟我从山脚出发,上午8点时我 已经到了半山腰,休息了会儿,我又继续爬,终于在12点时我爬 到了山顶,真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
祖国的气候 祖国土地面积 广阔,气候多样, 不同地区的自然 环境也不一样。
海洋与陆地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有 3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海洋国土面积。
中国是个陆地大国,又是个海洋大 国,这是常见的说法。从拥有海洋资源 的绝对数量来看,的确可以这样说:我 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公里,居世界第 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 什么。再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老师指导:介绍范围较大的景物时,可以按照游览 的顺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介绍;介绍范围较小的景 物,则可以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由主要到次 要等顺序来进行介绍;如果是介绍一个建筑物,可以按 照从上到下,从室外到室内的顺序来进行介绍。根据景 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顺序来介绍,做到条理清楚,别人 才能听得明白。
中华经典(描写自然的成语)
春天景色: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 夏天景色: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烈日当空 秋天景色: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 冬天景色: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中华经典(描写自然的古诗词)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初试身手 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 的示意图,画出
参观路线,再 按顺序说一说。
参观路线
①南门—芍药园—松林—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 金香园—东南门 ②东南门—郁金香园—望湖亭—天鹅湖—纪念馆—松 林—芍药园—南门 ③北门—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松林—芍药园— 南门
参考答案:从北门进入植物园,迎面就是天鹅湖。 沿着湖边的小路向东走,就来到了纪念馆。再往前走到 道路分岔的地方,东面地势高的地方有一个望湖亭。站 在望湖亭向西望去,可以看到天鹅湖的全景。从山坡上 下来,继续往南走,就来到了漂亮的郁金香园。绕过郁 金香园,沿着天鹅湖边的小路,过了小桥继续往西走, 就来到了芍药园。芍药园的东边是一大片松林,穿过松 林,就返回到植物园的北门了。
结构导图
总起 七月骑马上天山最理想
七
进入天山:(水)无限生机月 的分再往里走:(树)相映成趣
天述
山
天山深处:(花)耀眼绚烂
生风 机光 无奇 限异
赞美 胜过春天的花园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交流平台
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 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结构导图
总体印象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绿柱子 红栏杆 五彩画
颐 和 园
山下仰望:佛香阁、排云殿 具体描写 万寿山 山上仰望:屋顶宫墙 游船
画舫 城楼白塔
昆明湖 堤岸、石桥、杨柳、湖
美美 不景 胜宜 收人
赞美
心岛、十七孔桥、石柱 美景说不尽
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
阅读指导 1.初读例文 思考:作者写了天山什么季 节的景色? 2.细读例文 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的天 山》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表现了天山的什么特点?
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 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 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 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 样亲密、和谐!
地理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 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 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 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 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 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 样的气候。
花: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万紫千红 山: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山水: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雪景: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 天空景色: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乌云密布
参考答案:在校园东北角的花坛里,有两株紫薇。每到五月份, 紫薇那长长的枝条上就开出一串串的花朵。远远看去,如同一片红 云笼罩在枝头。那颜色,就像天边的彩霞一样艳丽。走近了,你会 发现那枝条上不是一朵花,而是许多朵花,它们挨挨挤挤的,你靠 着我,我靠着你,中间不留一点儿缝隙,所以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朵 花呢!再靠近些,你会发现那紫薇花有五片花瓣,每一片都像少女 的大裙摆。在五片花瓣中间,有几根细丝伸出来,有的笔直,有的 弯曲,细丝顶端有黄色的花粉,那就是它的花蕊。看着这一树灿烂 的红花,谁能不驻足观赏呢?
四川的梯田
桂林的山水
台湾的日月潭
小草悄悄萌发 花儿向阳开放
扭曲的枝杈
麦穗就要成熟
中华经典(《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 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 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 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 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 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 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许多资料。
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 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 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在《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中,我 就是先弄清日出前,日出中,日出后 各是什么样的,以及晴天时和多云时 日出的样子,然后连起来,明白海上 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的道理。
交流指导 交 流 平 台
《七月的天山》写作特点: (1)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 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3)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 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
作者先是写“进入天山”,从高到低,由远及近,依 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融化的雪水汇合而成的溪流; 而后是“再往里走”,重点写树,描绘出天山密林的 幽静美丽;最后是“走进天山深处”,重点写花,使 人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人走景移,作者采用移步 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中华经典(《水经注》)
《三峡》是北朝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 道元所写,三峡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 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
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 郦道元的《三峡》只用不到 200字的篇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全文描写随物 赋形,动静相生,情景交融,情随景迁,简洁精练,生动传神。
中华经典(描写自然的成语)
学以致用
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 学交流看到了什么,再试着按一 定的顺序写下来。
本次交流平台是交流写游记的顺序以及描写的重点。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描写景物时都非常有条理,《海上日 出》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记金华的双龙 洞》是按照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我们自己写作的时候, 首先要想一想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其次,我们 还要突出重点,把最吸引人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不能 记流水账。
3.总结写法 思考:《颐和园》怎么写得这么成功?
作者写作顺序清晰,并且抓住了每 个景点的特点,所以写得很成功。
长廊
佛香阁 万寿山
昆明湖
《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长廊——万寿山——昆 明湖”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 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 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 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 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 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 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 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 之情。另外文章中许多过渡句自然,使得文章语言连贯自 然。
片段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12点
8点 5点
习作例文:颐和园
阅读指导 1.初读例文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细读例文 (1)作者按照什么样的写 作顺序写的? (2)找出课文中表示过渡 的句子。
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有: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 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 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 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总结写法 思考:《七月的 天山》的写作特 点有哪些?
例文分析
《七月的天山》描写的是我国西北边 疆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作者用抒情 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 异风光,并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 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课文重点从水、 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为展现 景物特点,作者采用了丰富的想象,确切 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方法,使读者 有置身其间的感受。
中国的北方
广义上,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华北、 西北地区;狭义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 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 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漠北的胡杨
内蒙古的草原
黑龙江的日出
中国的南方
如果以中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秦岭和淮河为分界: 那么南 方包括: 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 广西、福建、 江西、浙江、台湾、海南等14省,以及重庆、上海 两直辖市。
美丽的天山
广袤的草原
孤独的胡杨
我国的大自然真美丽!
诵读,谈感受: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览顺序,是记叙文顺序中空 间顺序的一种,是指看到景物的先 后顺序。
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优秀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 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 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 兴趣,而是对于选择的景物,能抓住重 点进行描写。
在祖国的大地上,有许多美丽的 自然风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中,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学作 品,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优秀的中华 文化,感悟中国自然之美的神韵。
让我们边走边看, 在一起观察自然之美吧!
习作例文
回顾课文
我们都会去一些地方,观赏一些景点,怎样有条理地写
出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这是一个写景文章必不可少的部分。这 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以本单元的《记金 华的双龙洞》为例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