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拓展的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拓展的度
在课堂的结尾部分,经常会出现一个环节,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
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把握好拓展的度呢?
拓展的度一般有广度、深度、高度和角度。
这些度到底怎么把握,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一节课的高度要走到哪里,深度要去向何处,广度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格局,教师的素养以及教师的积淀。
这些度如何拓展,并不是随心所欲,想怎样拓展就怎样拓展。
当一个教师的个人素养很丰厚,知识很渊博,专业素养和个人积淀很丰富的时候,课堂拓展的度自然就很好把握。
它是随着课堂的进程自然形成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
老师的格局大了,拓展的度自然就有广度和深度。
因此,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就决定了一节课的高度和深度。
教师个人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对课堂的拓展也就不一样。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审视角度,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拓展的度也就自然不同。
因此,一节课拓展到哪里,就在于教师个人所选的角度。
课堂拓展的度还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度来自于学生,最后又回归于学生。
我们教师有时候高估了学生,有时候又低估了学生,只有准确评价学生,才能选择适合学生的度来拓展课堂,将课堂推向更高处,或者让学生的理解走向更深处。
拓展的度到底怎么样,还取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联整节
课堂的高度和深度。
一节课关键在于教学目标,始终要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
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更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生命成长的课堂。
课堂是生命体验的道场,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关联、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离不开师生的平衡。
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一定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不能单独用一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既要有自主学习,也要有合作学习。
课堂拓展的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必须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适当拓展,更要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把握拓展的度。
如果一节课既要有高度、深度、广度和角度,教师自身就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实的专业素养,才能使得课堂的拓展度点亮整个课堂,照亮每一个学生。
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但是这个拓展的度不仅要由教师来决定,还要由学生和教学目标来决定,教师一定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度进行适当拓展。
只有这样,拓展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发挥拓展的效能,给学生的继续探究带来启发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