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计划管理
1、知识回顾:什么是生产?
2、新课引入:请问什么叫做计划?
3、讲授新课:
1、生产计划管理的含义
生产计划管理一般是指企业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

狭义的生产计划管理是指以产品的基本生产过程为对象所进行的管理,包括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及生产调度工作。

其中:
生产调度,是指对执行生产作业计划过程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了解、掌握、预防和处理,保证整个生产活动协调进行。

它是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继续。

生产作业计划是指企业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它把企业的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具体规定为各个车间、工段、班组、每个工作地和个人的以月、周、班以至小时计的计划。

广义的生产计划管理则有了新的发展,是指以企业的生产系统为对象,包括所有与产品的制造密切相关的各方面工作的管理,也就是从原材料设备、人力、资金等的输入开始,经过生产转换系统,直到产品输出为止的一系列管理工作。

2、生产计划的层次
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它反映的并非某几个生产岗位或某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活动,也并非产品生产的细节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机器设备、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源的使用安排问题,而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

以制造业为例,其生产计划一般分为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三种。

1) 综合计划
综合计划又称生产大纲,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和
需求之间平衡所做的概略性的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
能力和市场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时间内产出内容、产出
量、劳动率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出的决策性描述。

2) 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
生产数量。

3)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要制定这些原材料、零部件等的生产采购计
划。

物料需求计划所要解决的是与主生产计划规定的最终产品
相关物料的需求问题,而不是对这些物料的独立的、随机的需
求问题。

3、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与产值等。

1) 产品品种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

产品品种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一般来说,品种越多,越能满足不同的需求;但是,过多的品种会分散企业生产能力,难以形成规模优势。

因此,企业应综合考虑,合理确定产品品种,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开发新产品。

2) 产品的质量指标
产品的质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应该达到的质量标准,包括内在和外在质量。

a) 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性能、使用寿命、工作精度、
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因素。

b) 外在质量。

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颜色、式样、包装等因素。


品的质量标准是衡量一个企业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重要标
志,是企业制定其他物量指标和消耗量指标的重要依据。

3) 产品产量指标
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合格的工业实物数量或应当提供合格的工业性劳务数量。

产品产量指标是表明企业生产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来源于企业的销售量指标,也是企业制定其他物量指标和消耗量指标的重要依据。

4) 产品产值指标
产品产值指标是指用货币表示的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

它解决了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不同产品产量之间不能相加的问题。

企业的产品产值指标有商品产值,总产值和净产值三种表现形式。

a) 商品产值。

商品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销售的产
品或工业性劳务的价值。

其内容包括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可供销
售的成品和半成品的价值、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的加工价
值、对外完成的工业性劳务价值。

b) 总产值。

总产值是指用货币表现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
产品和劳务总量。

它反映了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
平,其内容包括商品产值,订货者来料的价值,在制品、半成
品、自制工具的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它是计算企业生产发展速度
和劳动生产率的依据。

c) 净产值。

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净产值的
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法,即从工业总产值中扣除物资消
耗价值的方法;二是分配法,这种方法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角
度出来,将构成净产值的各要素直接相加求得净产值,这些要素
主要包括工资、职工福利基金、税金、利润、利息、差旅费、罚
金等。

4、生产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1) 做好编制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是指预测计划期的市场需求,核
定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为确定生产计划提供外部需要和内部可
能的依据。

a) 生产预测。

生产预测是属于市场预测范畴,是一种侧重以
一个企业作为基本出发点的微观预测。

在预测时,要重视对计
划期需求特征的描述,分清是线性趋势还是季节性变化,是独
立需求还是从属需求。

不仅如此,还要选择比较经济、准确的
预测方法。

b) 核定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
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能否满足市场需要,所以,在制定生产
计划前必须核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2) 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根据满足市场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和优化生产计划指标。

3) 安排产品的生产进度
在编制完生产计划,确定了全年总的产量任务后,企业要进一步
将全年的生产任务具体安排到各个季度和各个月份,这就是安排
产品的生产进度。

安排产品生产进度的总原则是:保证交货期,
实现均衡生产,注意与企业技术准备工作及各项技术组织措施的
衔接。

不同类型的企业生产特点不同,安排产品生产进度的方法
也不同。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第1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