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心理救援和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 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 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自愿者。
第五级人群:通过媒体宣传受灾的人。 3.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 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 成员: ×× 5.安全保卫组: 组长: ×× 成员: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自然灾后心理救援及现场危机干预 (一)目的 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带来的心理
社会影响。 2.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4.减低灾难所带来的心理创伤,预防精神疾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我省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灾害如地震、泥 石流等频发,给国家及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同 时也带来了心理上的问题,灾后心理的共性问题 以及负性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若不 及时给于现场心理干预,灾后所造成的心理创伤 永远无法挽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 应对法》、卫生部《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 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要 求,××市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按照卫生局 领导的指示及中心的发展规划、职责,特制定本 预案。
7.抱现实的态度。干预者无回天之力,但人们 存在的本身是对受害者的一种给予。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8.干预者学会有“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不 要使它影响帮助。
9.学会处理受害者指向自己的强烈愤怒,这只 不过是敌意情绪的转移。
10.促进受害者以健康的方法解决悲哀。回避、 借酒浇愁、暴力、自杀等都是不健康的行为。
救灾指挥部指挥,熟悉灾情,确定工作目标人 群和场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在已有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地方,继续按照 方案开展干预;还没有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的地方,抓紧制定干预方案。
3.分小组到需要干预的场所开展干预活动。 在医院,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跟随各科医生查
5.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 及时进行初步心理干预。
6.对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治 疗及随访。
7.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 区干部、救援人员采取集体讲座、个体辅导、 集体心理干预等措施,教会他们简单的沟通技 巧、自身心理保健方法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帮助受害者发现接受和表达各种复杂情感, 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过程。有时需要从社会、文 化、种族、宗教等背景去探究阻碍这一过程因 素。
4.在帮助中要强调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此时此 地此人”。干预者不应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做假 设,而必须从受害者的独特立场出发来认识问 题,这是帮助的前提。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7.准备宣传手册及简易评估工具,熟悉主要干 预技术。
8.做好团队食宿的计划和准备,包括队员自用 物品、常用药品的配备等。
9.尽量保留全部发生的财务票据。 (六)现场工作流程 1.接到任务后按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当地
14.消除恐惧:告诉受害者应激反应到底是怎 么回事,帮助其了解自身反应过程,识别自身 症状,能减轻害怕、恐惧,也能帮助他们了解 将要面临的问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5.做好自身保护:避免受到躯体伤害;团队 成员互相依赖和帮助,每日工作后集体晤谈, 接受同级和上级督导;识别自己出现的问题, 及时求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 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 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4.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 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 “万能钥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成员:×× 3.干预中心专家技术组: 第一组组长: ×× 成员: ×× 第二组组长: ×× 成员: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通过热线室与总务科做好车辆 与物资准备,悬挂“××心理 卫生救援干预”标识和横幅, 做好车辆安全检查。
携带笔记本与投影仪及每天工作记录,携带好应 急背包、背心、作训帽等物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七)公共物资准备 1.现金 2.电脑、空白纸张、笔 3.宣传资料 4.评估工具 5.应急灯、单位标识、袖套、工作标识牌 6.帐篷、刀剪、绳索 7.食品及饮用水 8. 药品(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利培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 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五级。干预重点应从第
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 覆盖到五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亲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 属、伤员、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 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场指挥、救 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 他救护人员)。
房的方法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在灾民转移集 中安置点,建议采用线索调查和现场巡查的方 式发现需要干预的对象,同时发放心理救援宣 传资料;在灾难发生的现场,在抢救生命的过 程中发现心理创伤较重者并随时干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使用简易评估工具,对需要干预的对象进行 筛查,确定重点人群。
16.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保护受害者隐私; 统一发放准确信息,主导舆论的倾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注意事项一 当灾难刚刚发生时,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
幸存者的基础上要说: 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 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 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是每个有类似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 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搬运、床 上止血等。
3.明确即将开展干预的地点,准备好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5.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实施计划。 6.对没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队员,进行
及自杀的发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干预基本原则 1.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
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 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 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2.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 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11.既能“共情”,要设身处地地体察当事人 的内心感受,能分担受害者的痛苦与悲哀,又 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不使受害者滋生绝望 或过分依赖心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2.鼓励正视困境和问题。避免不现实要求 “往好处想”或淡化事情。
13.播撒希望:痛哭终将减弱,生活将赋予新 的意义。支持受害者应付悲哀反应过程,了解 受害者的人格对于了解个体的独特反应是必不 可少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制定干预方案 1.工作内容 (1)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
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2)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根据所
掌握的信息,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 件苗头,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供解决方 法。 (3)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 社会互助网络。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建立××市自然灾后心理救援及现场危机干预
组织机构和队伍,负责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指示 和工作安排,对××市辖区内自然灾害后实施 心理救援及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
历的人都可能会有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 痛苦
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 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对重点人
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干预时限。 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
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 5.制定工作时间表。 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
8.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 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 进行团队内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
9.将干预结果及时向当地救灾指挥部负责人进 行汇报,提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指导性意见, 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开展救灾工作时的注意事项。
10.心理救援医疗队在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总 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接受一次督导。
员数,安排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队伍的组建: 现场心理救援及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由××市心
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负责组建,以本地精神 科医生、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为主。 (五)出发前准备: 1.了解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灾难类型、伤亡 人数、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 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干预者必须帮助受害者确定对他们来说最大 的问题是什么,他们首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 么,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尽其所能地进行帮助。
6.帮助过程中,干预者要随时提醒自己,对某 一特定问题或某种丧失,受害者完全可能赋予 它与自己看法根本不同的意义。
(九)危机干预工作者注意事项: 1.必须帮助受害者认识、面对、接受现实,让
受害者真正把握自己的感受和丧失而产生的应 激反应。 2.最初,受害者往往存在否认的倾向,为了接 受应激事件这一事实,需要对时间进行回忆, 干预者不加评价的倾听有利于他们表达出各种 想法,包括那些受害者自认为不可接受或可能 引起内疚的想法和情感。
现场干预工作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市政府、市卫生局下达指令
Hale Waihona Puke 组长下达机动队出发指令、组长(全面负责)
副组长 负责日常管理
副组长(负责日常培训)做好 准备包括宣传资料、心理评估 工具、笔、空白纸张等必备物 品
中心办
负责日常联络
氯氮平、奋乃静。抗焦虑药:地西泮、艾司唑 仑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八)个人物品准备 1.睡袋 2.换洗衣物 3.个人药品(特别强调需要携带抗过敏药) 4.其他私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