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伦堡大审判》电影观后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在审判中面对控方检察官所列出的一系列书面证据,姜宁的身份从正义的化身瞬间变成了魔鬼 的帮凶 尽管他们是司法工作者,而并非直接的施暴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行为仍然造成了不可挽 回的、比自然灾害更为恐怖的实害结果 就像影片结尾海伍德法官所说,姜宁是个悲剧人物,我们相信他憎恨邪恶,但对他灵魂的怜悯,一 定不能忘掉、不能同他参与的罪行混淆
1、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2、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 3、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
4、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同时明确了组织犯罪个人负责,国家罪行个人不能免除责任
换言之,只要行为结果造成罪行,任何人包括军人、执法人员都不得以身份特殊、不得不 服从命令、并不违反国内法律为由而免除责任,都必须因其所犯罪行受到惩罚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纽伦堡审判美国总检察官罗伯特·杰克逊(开始审理前的声明):“让我 们先处理这样一个观点:对这些人进行审判是因为他们有罪,如果说他们是第一批被以法律的 名义起诉的战败国的战争领导人,那么他们也是第一批以法律的名义被给予申辩机会的人。 ”
“纽伦堡审判是在此之前的法制历程中从未有过的尝试,但世界需要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尽管可能代 价高昂,但这个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应该说此次审判不是完美的,也必须承认此次审判可能未经过充分的调查,很可能在以后的国际诉 讼中也不会成为任何国家所接受的法制先例 但是对于审判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诉讼,至于将来如何评价,我们不得不留给历史学家来完 成。 ”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 观点展示
对于纽伦堡审判是否正义,如果仅以判决结果为依据,纽伦堡审判必定是正义的。《伦敦 宪章》就是有力的证据。然而判决并非是对纽伦堡审判最后的评价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哈伦·斯通认为:“纽伦堡审判是一场骗局,不过是一场高级别的 暴民私刑大会,对纳粹做什么我不介意,只是不愿意看到以法律的名义通过法庭的形式审 判他们,也许是我思想过时了,接受不了这种有点过于伪善的骗局。 ” 反对者:《伦敦宪章》所规定的原则就是胜利者不受审判和不接受相似非难的辩护。纽伦 堡审判就是胜利者对战败者的审判,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且不可能改变
2.2、 纽伦堡审判 细说(结合电影)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第一场审判
在以美英苏法四国为代表的第一场审判开始之前,希特勒和另外 几个高级纳粹头目自杀的自杀、失踪的失踪,到1945年11月20 日,被同盟国认定的23名战犯中,只剩下21人接受审判 通过《伦敦宪章》所确立的核心原则,纽伦堡审判是根据下述4 条罪行对战犯进行和定罪的:
PPT Share
《纽伦堡大审判》 电影观后感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 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1
背景概要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3
结语
、 背景概要
1、 背景概要
纽伦堡审判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 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导者进行的数十次军事审判 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
1、 背景概要
确切来说,纽伦堡审判主要分为两场:
第一场是以美英苏法四国为代表进行 审判,在这场审判中的被告共计22名 ,均为纳粹德国的军政首领。 另外包 括德国内阁在内的6个组织也遭到调查 和判决,其中3个被判决为犯罪组织, 另外3个则获得无罪判决 除了这22名被告和6个团体外,其余被 告均于1946年至1949年间接受美国军 事法庭审判调查,即纽伦堡后续审判
正如证人威克博士所言,法官被迫接受一些权力的改变,受国家利益的支配,没有对抗国会的权力 他们只是恪尽职守的服从于国家,服务于法律,而从不过问法律的正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无从知道法律的正义,还是选择隐瞒法律的正义?影片主要的聚焦点 在于姜宁,在法庭回顾了一生的姜宁,在坐上审判席之前的他,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胜利者的“正义”: (解读:为什么说是胜利者的正义)
第一场审判→ 美英苏法 (也犯有同样的罪行,然而却不需要接受审判。)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从1945年11月20日开始,到1946年10月1日结束,历时10个多月。这是一场 艰苦的、面对面的舌战,法庭成为同德国法西斯战犯最后较量的战场
1946年9月30日,国际军事法庭对22名(其中一人缺席)战犯进行了宣判,判决书长达250页,判 刑情况如下: 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人二十年有期徒刑,1人十五年、1人十年,3人被宣判无罪予以释 放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 总结(中性)
纽伦堡审判最重要的意义是开启了通过国际法庭的方式去惩处个人在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先河。又为 东京国际军事审判提供了一个标准 然而在法律层面上,第一次公开以法律的名义惩处战争犯罪的纽伦堡审判是否正义仍然被争论着。 其次两场审判,经过双方面对面的口舌之战,其实隐喻地指向了国家的罪行是否由个人承担这一问 题
片中的审判围绕实施纳粹德国《种族净化法》过程中的一个智障绝育案和一个绯闻死刑案展开
Haywood(海伍德)法官面临的不是穷凶极恶的直接施暴者,以姜宁为首的被告们都是熟 谙条规的法律界精英,在第三帝国的体制中他们恪守职责地为国家制定并且维护法律,他 们用不屑和沉默来抵制审判,因为和其他战犯的负隅顽抗不同,他们有着维护正义的无罪 信念和被迫服从国家机器而减轻自身责任的侥幸心理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第二场审判
在1946年10月主要战犯的首轮 审判结束后,美国在纽伦堡又单 独进行了另外12次审判,此次审 判也被称为是纽伦堡后续审判 电影《纽伦堡大审判》正是以此 次审判中的一个案件作为原型
以美国为公诉机关,指控四名德 国法官以犯谋杀、暴行、虐待等 等罪名进行控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1、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战争罪 2、参与实施战争的共同计划罪 3、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战争惯例)
4、违反人道罪(指对平民的屠杀、灭绝和奴役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同时明确了组织犯罪个人负责,国家罪行个人不能免除责任
换言之,只要行为结果造成罪行,任何人包括军人、执法人员都不得以身份特殊、不得不 服从命令、并不违反国内法律为由而免除责任,都必须因其所犯罪行受到惩罚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纽伦堡审判美国总检察官罗伯特·杰克逊(开始审理前的声明):“让我 们先处理这样一个观点:对这些人进行审判是因为他们有罪,如果说他们是第一批被以法律的 名义起诉的战败国的战争领导人,那么他们也是第一批以法律的名义被给予申辩机会的人。 ”
“纽伦堡审判是在此之前的法制历程中从未有过的尝试,但世界需要我们立即采取行动,尽管可能代 价高昂,但这个需要必须得到满足 应该说此次审判不是完美的,也必须承认此次审判可能未经过充分的调查,很可能在以后的国际诉 讼中也不会成为任何国家所接受的法制先例 但是对于审判来说,这是一个十分严谨的诉讼,至于将来如何评价,我们不得不留给历史学家来完 成。 ”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 观点展示
对于纽伦堡审判是否正义,如果仅以判决结果为依据,纽伦堡审判必定是正义的。《伦敦 宪章》就是有力的证据。然而判决并非是对纽伦堡审判最后的评价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哈伦·斯通认为:“纽伦堡审判是一场骗局,不过是一场高级别的 暴民私刑大会,对纳粹做什么我不介意,只是不愿意看到以法律的名义通过法庭的形式审 判他们,也许是我思想过时了,接受不了这种有点过于伪善的骗局。 ” 反对者:《伦敦宪章》所规定的原则就是胜利者不受审判和不接受相似非难的辩护。纽伦 堡审判就是胜利者对战败者的审判,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且不可能改变
2.2、 纽伦堡审判 细说(结合电影)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第一场审判
在以美英苏法四国为代表的第一场审判开始之前,希特勒和另外 几个高级纳粹头目自杀的自杀、失踪的失踪,到1945年11月20 日,被同盟国认定的23名战犯中,只剩下21人接受审判 通过《伦敦宪章》所确立的核心原则,纽伦堡审判是根据下述4 条罪行对战犯进行和定罪的:
PPT Share
《纽伦堡大审判》 电影观后感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 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1
背景概要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3
结语
、 背景概要
1、 背景概要
纽伦堡审判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 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导者进行的数十次军事审判 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总称为纽伦堡审判
1、 背景概要
确切来说,纽伦堡审判主要分为两场:
第一场是以美英苏法四国为代表进行 审判,在这场审判中的被告共计22名 ,均为纳粹德国的军政首领。 另外包 括德国内阁在内的6个组织也遭到调查 和判决,其中3个被判决为犯罪组织, 另外3个则获得无罪判决 除了这22名被告和6个团体外,其余被 告均于1946年至1949年间接受美国军 事法庭审判调查,即纽伦堡后续审判
正如证人威克博士所言,法官被迫接受一些权力的改变,受国家利益的支配,没有对抗国会的权力 他们只是恪尽职守的服从于国家,服务于法律,而从不过问法律的正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然而事实上,他们是无从知道法律的正义,还是选择隐瞒法律的正义?影片主要的聚焦点 在于姜宁,在法庭回顾了一生的姜宁,在坐上审判席之前的他,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胜利者的“正义”: (解读:为什么说是胜利者的正义)
第一场审判→ 美英苏法 (也犯有同样的罪行,然而却不需要接受审判。)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从1945年11月20日开始,到1946年10月1日结束,历时10个多月。这是一场 艰苦的、面对面的舌战,法庭成为同德国法西斯战犯最后较量的战场
1946年9月30日,国际军事法庭对22名(其中一人缺席)战犯进行了宣判,判决书长达250页,判 刑情况如下: 判处12人绞刑,3人无期徒刑,2人二十年有期徒刑,1人十五年、1人十年,3人被宣判无罪予以释 放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纽伦堡审判 总结(中性)
纽伦堡审判最重要的意义是开启了通过国际法庭的方式去惩处个人在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先河。又为 东京国际军事审判提供了一个标准 然而在法律层面上,第一次公开以法律的名义惩处战争犯罪的纽伦堡审判是否正义仍然被争论着。 其次两场审判,经过双方面对面的口舌之战,其实隐喻地指向了国家的罪行是否由个人承担这一问 题
片中的审判围绕实施纳粹德国《种族净化法》过程中的一个智障绝育案和一个绯闻死刑案展开
Haywood(海伍德)法官面临的不是穷凶极恶的直接施暴者,以姜宁为首的被告们都是熟 谙条规的法律界精英,在第三帝国的体制中他们恪守职责地为国家制定并且维护法律,他 们用不屑和沉默来抵制审判,因为和其他战犯的负隅顽抗不同,他们有着维护正义的无罪 信念和被迫服从国家机器而减轻自身责任的侥幸心理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
第二场审判
在1946年10月主要战犯的首轮 审判结束后,美国在纽伦堡又单 独进行了另外12次审判,此次审 判也被称为是纽伦堡后续审判 电影《纽伦堡大审判》正是以此 次审判中的一个案件作为原型
以美国为公诉机关,指控四名德 国法官以犯谋杀、暴行、虐待等 等罪名进行控诉
2、 纽伦堡审判细说(结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