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痴呆常按5个穴位/中医专家用了20年的祛湿方:一粥一水/老人补脾多吃山药栗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益寿文摘·健康生活
老人补脾多吃山药栗子
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脏虚弱,则其运化作用失常,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气短怯冷,以及营养吸收的障碍。

那么,老人脾虚该怎么办?脾虚其实可以通过饮食调理。

山药栗子粥值得推荐。

原料:山药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红枣7枚。

做法:将山药去皮,红枣清洗干净,然后将山药切成合适大小的块状,然后把大米和米淘洗干净放入加了水的锅中。

放入山药和红枣,煮到40分钟时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钟即熟。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壮骨的作用。

山药,其特点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不论男女老幼、有病无病、体健体弱,都适合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老人脾虚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思虑过多。

(摘自《家庭医生》文/佚名)
预防老年痴呆常按5个穴位
双侧风池穴
风池穴位置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按摩此穴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翳风穴
翳风穴在风池之前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在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暗、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

还可治疗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颌关节痛。

四白穴
四白穴位置是:目正视,瞳孔直下,当颧骨上方凹陷中,即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厘米凹陷处。

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印堂穴
此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中医认为主要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在降眉间肌中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

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此穴主治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穴治骨折伤痕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经脉循行可以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刺激此部位,可直达脑府,使头脑清利,浑身舒爽。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赵永春)
中医专家用了20年的祛湿方:
一粥一水
都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但为什么难呢?这主要是因为,湿气和寒气不同,湿气是需要通过脾胃运化才能代谢出去的,但大多数人不懂这一点,只顾排汗,排水,但其实这样是去不掉湿气的。

要祛湿,先调脾胃。

从事中医20余年,我坚持一粥一水来祛湿。

一粥就是小米粥。

小米最养人,健脾养胃,清热解渴助眠,同时小米最适合熬粥,淀粉经过糊化后,绵软柔滑,非常好消化,任何年龄群体的人都适合。

一水是红豆薏米水。

红豆薏米水祛湿补血,薏米要选没有霉味的,软糯一点,这样煮出的薏米水有着浓浓的米香,红豆以赤小豆为优;每次各取50克,放进炖锅里,煮成汤,但记住,不能放糖,一旦放了糖,祛湿补血的功效就打折扣了。

(摘自《健康时报》文/杨敏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