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十三: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
【学习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预习部分】
回顾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
(1)基本支架:___________________
(2)蛋白质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4)功能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5)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走进课堂】
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
1、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_____________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2、主动运输:由____浓度运输到______浓度,需要_____________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___________,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
2.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3、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注意:
(1)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2)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②细胞膜上运载物质的载体数量。

(3)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①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

a. 载体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

b.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载体已经达到饱和,细胞吸收该载体运载的物质的速度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②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二.大分子的运输
1、胞吞:物质以__________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______进入细胞_____的过程。

如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

2、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_____排到细胞______的过程。

如__________等。

3、实现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过细胞内线粒体进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易错:合成与分泌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分泌蛋白从内质网到细胞膜外依次穿过了多少层磷脂分子?A.0层B.6层C.8层D.12层
〖例1〗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即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例2〗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

【本章小结】完成以下概念图
【自我诊断】
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
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某载体的数量
2、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3、一个CO2分子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的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10
B、6
C、12
D、8
4、一般海藻细胞内K+的浓度比海水高的多。

若使用适当的药物,使海藻呼吸强度大大降低,则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变化不定
5.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
输方式,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
C是_________。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
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