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
【导读】每个人的心中都一定会珍藏着几支不朽的歌,而其中必定有儿时的歌谣。
儿童歌谣不论是由稚嫩悦耳的童音唱起,还是由老奶奶沙哑的嗓音哼出,都必定能在人们心中唤起童年的回忆与共鸣。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潺潺的小溪流,去找寻那新中国62年儿歌童谣的印记吧!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5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儿歌童谣创作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反映着这个时代儿童生活的儿歌童谣,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解放军,歌颂土地改革,歌颂中苏联友谊,也有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儿童日常生活的。
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心……
1、《我是一个小画家》作者/佚名
我是一个小画家,画了一朵大红花,大红花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见了笑哈哈。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自然会成为儿童歌谣歌颂的对象。
儿歌中的“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自豪,要用一支最新的画笔,画上一朵最美的红花,献给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领袖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2、《小燕子》作者/王路王云阶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
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
1956年六一儿童节,王路创作这首儿歌并在《长江文艺》上发表。
1957年,作曲家王云阶将儿歌略作改动后,谱曲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
此后,这首《小燕子》便传唱大江南北。
儿歌两段,以“小燕子,穿花衣”和“小燕子,告诉你”领句,一问一答,充满了童真童趣。
3、《上学歌》词/石顺义曲/段福培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
太阳公公出来啦!花儿也会笑;小鸟还会问候我,叫我早早起。
起来干什么?起来去学校,天天早起不迟到。
儿歌妙用拟人手法,想象大胆,自然轻快,就像孩子每天踏着歌声的节拍,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儿歌的结尾刻下了那个时代鲜明的印记。
4、《丢手绢》词/鲍侃曲/关鹤岩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
那是一个没有电脑、缺少玩具的年代。
放学后,课余间,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在一起做游戏,其中“丢手绢”是最常见到的。
儿歌轻松愉快,你似乎可以看见孩子们轻轻放手绢的动作,看见“不要告诉他”的小手摆摆和“捉住他”的开心喜悦。
是什么时候,我们丢失了这份童年的记忆?
5、《娃哈哈》维吾尔族民歌记谱编词/ 石夫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大姐姐你呀快快来,小弟弟你呀莫躲开,手拉着手儿唱起了歌儿,我们的生活多愉快。
娃哈哈,娃哈哈,我们的生活多愉快。
这首儿歌的曲谱来自新疆艺人肉孜阿洪的一首弹拔曲。
1950年,石夫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部助理兼编辑、创作员。
就在这个时期,他记录下了这首新疆民歌并编写了歌词。
1956年在《儿童音乐》上首次发表。
“娃哈哈”这三个字的重复出现,表现孩子极其欢乐的样子。
6、《劳动最光荣》词/ 金近、夏白曲/黄准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小蝴蝶在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
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想象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太阳、花儿、小鸟、蜜蜂、蝴蝶都一一列队呈现在我们眼前,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创造。
儿歌巧用对比,唱响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7、《共产儿童团歌》作者/瞿希贤
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小兄弟们呀,小姐妹们呀,我们的将来是无穷的呀!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
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帝国主义者,地主和军阀,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
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红色的儿童,时刻准备着!拿起刀枪参加红军,打倒军阀地主,保卫苏维埃。
嘀嘀哒嘀哒嘀嘀哒嘀哒。
1958年,一部名为《红孩子》的电影热映,使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很多年以后,这首歌的内容依然激励着少不更事的我们,在革命激情的号召下,我们也期待着能手握钢枪,奋勇杀敌,去实现我们童年心中的革命梦想。
8、《让我们荡起双桨》词/乔羽曲/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
悄地听我们愉快唱歌。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儿歌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它作为一首少年儿童的
抒情歌曲,一直被孩子们所喜爱。
这首歌是一首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
全歌共三小节,语言通俗易懂,主要描绘了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就像花朵一样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幸福景象。
9、《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词/管桦曲/瞿希贤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倒在雪地上。
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1957年底,瞿希贤所供职的原中央乐团创作组负责人管桦,写了这首歌词,希望瞿希贤能谱曲。
她一看,这不像是歌词,而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诗。
但是,管桦是诗人、作家,又是领导,
瞿希贤只得反复研读,寻找灵感。
渐渐地,她被字里行间真诚的情感和质朴的意境所感动,于是,马上弹琴谱曲,一首感动无数人的歌曲由此诞生。
10、《拔萝卜》作者/佚名
拔萝卜,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
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这是一首有“动作”有“场面”的儿歌。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你唱起这首儿歌,你手就会作出“拔萝卜”的动作,忙个不停地使劲拔,嗨吆嗨吆地吆喝着唱,并不断呼号:“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场面热烈,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 6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
一、太阳好比共产党
太阳出来红满天,照着穷人把身翻,
太阳好比共产党,领导人民坐江山。
二、董存瑞
董存瑞,十八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
炸碉堡,牺牲了,革命任务完成了。
三、咪咪羊
咪咪羊,跳过墙,割把草,喂老羊。
老羊不吃草,关倒门打得好。
四、求老天爷
天老爷,别落雨,保佑娃儿吃白米。
天老爷,别起风,明天杀块大鸡公。
五、哪个的爸爸回来了
哪个的爸爸回来了,玉米馍馍烧焦了,
落在地下巴灰了,黄狗跑来衔跑了。
六、背起书包上学堂
菜籽花开黄又黄,背起书包上学堂。
书包放在板凳上,想起爹娘哭一场。
七、过年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过年好,过年好,过年不用打猪草。
八、有钱的人大不相同
有钱的人,大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
手一捞,金手表,脚一提,华达呢。
头一抬,当权派,屁股一躬,高烟囱。
九、莲花白,白又白莲花白,白又白,里面坐个美帝国,
美帝国,不小心,去就碰到解放军,
解放军的枪又长,一枪把它打到某某场,
某某场的人又多,把它打成肉坨坨,
肉坨坨拿来喂老母猪,老母猪长得肥嘟嘟。
十、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
(杜鲁门为美国前总统)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 7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上个世纪70年代,儿童歌谣分为两种类,一类是批林批孔,另一类是歌颂“上山下乡”知青扎根农村。
然而,真正在儿童中传唱主要是革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照我去战斗》《闪闪的红星》等。
1976年打倒“四人帮”,儿童歌谣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反映儿童日常生活歌曲也不少,如《七色光之歌》《种太阳》《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1、《我爱北京天安门》词/金果临曲/金月苓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儿歌是1970年9月发表的。
曲作者金月苓记得:19岁那年,她在一本歌词资料上发现了这首歌词。
天安门、北京、毛主席,这些词汇在她心中跳荡不已,笔下
化作了一串串音符。
此后,这首歌不仅传到北京,甚至飞出国门。
1979年邓小平开始对美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
在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卡特为邓小平安排一场文艺演出,最后节目就是美国儿童用中文合唱这首歌。
2、《红星歌》词曲/傅庚辰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热映,一曲《红星闪闪》打动了千千万万儿童的心。
他们穿着红军服,抗着红缨枪,雄壮有力地走在大路上,胸中溢满了自豪和勇敢。
歌曲唱出了小红军战士对“红星”的深
情和对革命的无限忠诚。
集中代表了红军后代跟着党永远干革命的坚定信念,以及对象征党的“红星”的热情赞颂。
3、《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词/卢咏椿、李慧明曲/顾秀尔
我们班出墙报,出墙报,来稿如同雪花飘,雪花飘。
学习雷锋好事多,班长一看心欢笑,心欢笑。
一篇篇,表扬稿,表扬谁?不知道。
找了半天没找着。
咦,你看这事妙不妙?嘿,你看这事妙不妙!
是谁一声也不响,把咱们课桌来修好。
修好课桌学文化,认真读书志气高,认真读书志气高、志气高。
是谁帮助小同学,雨中打伞背书包。
阶级友爱亲又亲,革命路上向前跑,革命路上向前跑、向前跑。
是谁最爱小树苗,放假也不忘把水浇。
盼着小树快快长,建设祖国立功劳,建设祖国立功劳、立功劳。
这些好事是谁做,是谁做,问谁谁都把头摇,把头摇,班长班长别着急,请你往上瞧一瞧,瞧一瞧。
班长回头看墙报,雷锋画像挂得高,班长这才全明白: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
上世纪70年代,这是一首曾经流传很广的儿歌。
虽不像早年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等挥洒着阳光般的激情,洋溢着幸福的童真,表达着美好的憧憬。
尽管歌词有些苍白、单调,缺乏逻辑,但曲调却相当欢快、活波,那时的孩子还是忘我地沉醉其中。
4、《爷爷为我打月饼》词/徐庆东、刘青曲/梁寒光
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香又甜呀,一个月饼一片情呀!
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爷爷待我亲又亲呀,我为爷爷唱歌谣呀,一支歌谣一片情呀!
这是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故事片《啊!摇篮》中的一首插曲。
影片描写1947年蒋介石发动内战,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延安保育院的儿童撤离延安的一段经历。
歌曲生动地表现了
老红军罗桂田与孩子们之间的亲密感情,具有鲜明的民间歌谣的特色。
曲调质朴简洁,情绪欢快活泼。
5、《种太阳》词/李冰雪曲/徐沛东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播种一个,一个就够了,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
一个送给送给南极,一个送给送给北冰洋;一个挂在挂在冬天,一个挂在晚上挂在晚上。
啦啦啦,种太阳!啦啦啦,种太阳!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种太阳!到那个时候世界每个角落,都会变得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种太阳》是一首以纯净的童声演唱的极好的歌曲。
李冰雪在她10岁时创作了这首诗歌,由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谱曲后,很快唱遍全国,曾评为亚运会期间十首优秀歌曲之一。
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现出天真无邪的少年儿童形象,表达了他们要使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明亮的美好愿望。
6、《采蘑菇的小姑娘》词/晓光曲/谷建芬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
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赛罗罗罗罗罗罗哩赛罗哩赛,赛罗罗罗罗罗罗哩赛罗哩赛,赛罗罗哩赛罗罗哩赛罗罗哩赛罗罗哩赛,罗罗罗哩赛。
谁不知山里的蘑菇香,她却不肯尝一尝,盼到赶集的那一天,快快背到集市上。
换上一把小镰刀,再换上几块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赛罗罗罗罗罗罗哩赛罗哩赛,赛罗罗罗罗罗罗哩赛罗哩赛,赛罗罗哩赛罗罗哩赛罗罗哩赛罗罗哩赛,罗罗罗罗罗罗罗罗罗罗罗哩赛罗赛。
这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少儿歌曲,创作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
作为音乐课必唱曲目,以它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久唱不衰。
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
7、《妈妈的吻》词/付林曲/谷建芬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妈妈曾给我多少吻,多少吻,吻干我脸上的泪花,温暖我那幼小的心,妈妈的吻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可爱的小燕子,可回了家门。
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吻干她那思念的泪珠,安抚她那孤独的心,女儿的吻纯洁的吻,愿妈妈得欢欣。
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一个吻,吻干她那思念的泪珠,安抚她那孤独的心,女儿的吻纯洁的吻,愿妈妈得欢欣。
70年代末,由付林作词、谷建芬作曲的《妈妈的吻》是为了抒发一种来自乡村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反映底层文化、草根
文化而创作的。
这是非常朴素的、中国式乡村的人文情怀。
付林说:“这首歌曲带来的意境确实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
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就是要给这些乡村的文化带来一些改变。
”8、《七色光之歌》词/李幼容曲/徐锡宜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
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
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
《七色光之歌》歌词简练,形象专一,旋律明快活泼,热情而富于幻想。
歌曲的一二句旋律质朴、活泼,描绘少年儿童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地成长。
三句运用紧缩手法,表现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自信。
四句旋律动力感大大增强,加之采用衬词“来来来”使情绪高涨。
五六句采用完全重复的手法,使全歌情绪更为激越,充满生机,
充分展现了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思想感情。
9、《铃儿响叮噹》美国民歌曲/彼尔彭特
啊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精神多欢畅,我们今晚滑雪真快乐,把滑雪歌儿唱。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如今白雪遍地,趁这少年好时光,带上亲爱的朋友,把滑雪歌儿唱,有一匹栗色马,它日行千里长,我们把它套在雪橇上就飞奔向前方,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一个圣诞节的前夜,作为礼物,彼尔彭特为邻居的孩子们写了这首歌。
尽管没有耶稣,没有圣诞老人,但朴实无华的词曲表现了一颗美好的心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至成为今天西方圣诞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首活泼愉快的美国民歌,在欧美各国十分流行;70年代末才“真正”进入我国,深为大人和小朋友所喜爱。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80年代9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上世纪80年代,儿歌出现了一个繁荣期。
这一时期的儿歌含有很大的教育性,童稚、童真、童趣表现得非常到位。
如刘饶民的《比一比》,教孩子们数数的《数字歌》、谜语歌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生活。
随着电视进入普通家庭,影视作品如外来动画片主题曲、台湾校园歌曲等成为孩子们追捧的儿歌。
这
一时期儿歌的特点是旋律更多变化,感情更富有色彩。
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鲜有优秀的儿童歌曲出现。
孩子们更倾向于选择流行音乐,一些成人歌曲成为他们的“主旋律”。
1、《小螺号》词曲/付林
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小螺号,嘀嘀嘀吹,浪花听了笑微微。
小螺号,嘀嘀嘀吹,声声唤船归啰;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快快回啰。
茫茫的海洋,蓝蓝的海水,吹起了小螺号,心里美吔!
小螺号,嘀嘀嘀吹,这首儿歌让你感受在海边吹螺号的愉快心情,想象望着蓝蓝的大海,海鸥自由自在地飞,让人流连忘返。
1980年,13岁程琳首次以歌手身份登上北京舞台,一曲《小螺号》使她迅速红遍北京城,成为中国歌坛年龄最小的第一代歌星,也以其清新纯美的演唱风格奠定了80年代中期中国歌坛的领先地位,奏响了从“高强硬响”的红色音乐转向多元的通俗音乐。
2、《童年的小摇车》词/付林曲/吴铭
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小小的摇车,它摇着日月,它摇着星索,它摇着妈妈无字的歌。
童年的时光,悄悄的流过,母爱啊,深埋在心窝,深埋在心窝。
那一天妈妈问我,童年最难忘的是什么?在朦胧的记忆中,难忘小小的摇车,它摇着童心,它摇着梦幻,摇来鸟语花香好春色,如今我走向,新的生活,母爱啊,深埋在心窝,深埋在心窝。
童年的梦幻就像天上一朵朵彩云,童年的岁月犹如心中一首首甜美的歌。
每当唱起《童年的小摇车》,那优美的旋律常常会激起我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1982年,程琳在太平洋音影公司录制的专辑《童年小摇车》,荣获太平洋“云雀奖”成为中国歌坛流行歌坛的第一代歌手。
有人形容这是一个极柔极柔的嗓子,婉转地将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悠悠地勾勒出来。
3、《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词/李幼容曲/寄明
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
谁见了我们都要称赞,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我们胸前的领巾,像那灿烂的朝霞一样耀眼。
我们心中的理想,像那星星闪着光焰。
谁能比我们幸福美好,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我们学习锻炼,明天肩负起祖国建设重担。
我们时刻准备着,去把未来亲手创建。
谁能有我们这样自豪,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这是一首活泼、充满朝气并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
歌曲采用明朗欢快的大调式手法,旋律流畅、上口、如队列式前进,充分表现了广大少年儿童在社会主义祖国的培育下茁壮成长和他们为建设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
4、《歌声与微笑》词/王键曲/谷建芬
请把我的歌,带会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请把我的歌,带会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崖,飞遍海角天崖!啊!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啊!
请把我的歌,带会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请把我的歌,带会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崖,飞遍海角天崖!啊!明天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将是遍野春花!啊!
这首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1989年首次出现央视春晚上就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歌曲的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臵式对比。
尤其是在高音区节奏重复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种动力感,颇具号召性,表达了青少年朋友将友谊遍布海角天涯的热切心情。
自歌曲创作以来,每到欢乐的场合,人们常常想到用这首歌表达相互的情感,歌曲也多次飘至大洋彼岸,走向世界各地,传递着中国人民的友谊。
5、《阿童木之歌》译配/周冰、郭雅坤配歌/达玉菲、李真惠
越过辽阔天空,啦啦啦!飞向遥远群星,来吧!阿童木,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大地,啦啦啦!潜如深深海洋,来吧!阿童木,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铁臂阿童木,我们的好朋友啊,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铁臂阿童木》是最早引进国内的日本动画作品之一。
1980年,此片在香港播放。
同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播放(命名为《铁臂阿童木》)。
播出后广受欢迎。
《阿童木之歌》在儿童当中广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