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指导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指导案例
刑法指导案例: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被告人张某是某电子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该公司委托张某担任机器维修、调试工作。

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张某的劳动报酬应按月支付,并有明确的支付时间。

然而,公司在过去3个月中没有按时支付张某的工资。

张某多次向公司的财务部门催要工资,但得到的回答总是“资金周转困难,请再等等”。

无奈之下,张某报案并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达五个月以上的,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针对该案情,法院一审认为,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而拒不支付员工的劳动报酬,已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公司负责人作为有直接责任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鉴于公司是有违约行为的,应当依法向张某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

综上所述,法院一审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公司负责人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公司也在判决书生效后,向张某支付了拖欠的劳动报酬。

此案的判决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拒不支
付劳动报酬罪的成立,一方面体现了劳动法的保护精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用人单位的约束和规范意识。

这一案例也提示用人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务必合法合规,要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当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劳动者进行沟通,并采取合法的解决方式。

拖欠劳动报酬存在违法行为,不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还会带来声誉上的损失。

总之,通过对该案的审理判决,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用人单位的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劳动保障制度。

这对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