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学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所以无法解决
B.环境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突出,尚未成为全球性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把环境问题看得十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所致
2.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D.土地荒漠化
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4.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A.玻璃瓶、塑料袋B.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D.烂菜叶、果皮
5.下列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垃圾污染
B.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C.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不受国界的影响
D.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6.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②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③人类社会越
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停止发展④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到治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下列人类生产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A.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
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D.工业废水排入海洋
8.不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舟山渔场资源的减少B.重庆的酸雨
C.台湾的地震D.黄浦江水质的变坏
9.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佳方法是()
A.节约资源B.加强国际合作
C.减少人口数量D.限制重工业发展
10.下列关于大气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保护大气环境,是发达国家的事情
C.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D.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护
11.20世纪中叶以来,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事件多数发生在()
A.民族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B.西方工业化国家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D.热带雨林锐减的亚马孙河流域
12.环境自净能力是指()
A.环境对人类排入的废弃物具有容纳和清除能力
B.环境净化自身的能力
C.环境对自然资源的补给和再生的能力
D.环境给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能力
13.下列哪一个环境问题不会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A.酸雨B.热带雨林的破坏
C.臭氧层的破坏D.城市噪声污染
14.下列哪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范围最大()
A.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B.澳大利亚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
C.南美洲大规模森林遭砍伐
D.欧洲的湿地正遭受着破坏
15.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转让
二、综合题
16.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分布”,回答以下问
题。

图中数字是指pH
(1)目前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
________。

把pH小于4.5的地区称为________区。

(2)我国pH小于5.6的酸雨区分布在国土的
________,约占国土面积的________%。

(3)下列省区中,酸雨问题比较严重的有()
A.四川省B.湖南省C.江苏省
D.云南省E.广东省F.福建省
(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煤、________、________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和________等酸性气体所致。

(5)我国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________的燃烧,所以我国的酸雨主要是________型酸雨。

(6)酸雨环境问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

对生物资源造成的危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排放。

例如,我国政府已采取措施发展洁净________技术,清洁________技术等措施控制酸雨。

17.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内容: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
流失⑤文明衰落
(2)玛雅文明在公元前形成于___________洲。

(3)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
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
后最少需___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4)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就不可避
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5)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的恶化。

答案:1.D 2A 3.D 4.D 5.D 6. C7. A 8. C 9. A 10.C 11. B 12. A 13. D 14. C 15. C
16.(1)酸雨重酸雨
(2)东南部40
(3)ABE
(4)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硫氧化氮
(5)煤煤硫酸
(6)腐蚀建筑物,损毁文物古迹等使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死亡
(7)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燃烧
17.解析:本题是地理与历史的综合题。

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玛雅文化在十五、
十六世纪消失了。

(2)中美
(3)20
(4)水土流失流水侵蚀
(5)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