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语文-高一-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第一单元《1 先秦诗三首-氓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风·氓》
一、解决生字词
蚩蚩淇愆将垝垣涟涟筮咎于嗟鸠兮耽说陨徂汤汤渐帷裳罔靡夙寐咥隰泮
二、研学
1、理清脉络
2、人物评价
《氓》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氓”和女主人公的性格?
3、主旨探究
提问: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三、练习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
..(chī)乘彼垝垣.(huán)修我矛戟.(jī)说怿.女美(yì)
B.与子同袍.(páo)尔卜尔筮.(shì)其水汤汤
..(tāng)靡有朝.矣(zhāo)
C.匪我愆.期(qiān)于嗟.女兮(jiē)渐车帷裳.(cháng)体无咎.言(jiù)
D.爱而不见.(xiàn)将.子无怒(jiāng)犹可说.也(yuè)自牧归.荑(kuì)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

“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

“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根据你对本诗的理解,把你认为最恰当的诗句填写到横线上。

4、重点实虚词巩固
请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
丘。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

于嗟
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
..。

女也不爽.,士
..,渐.车帷裳
贰.其行。

士也罔极
..其德。

..,二三
三岁为妇,靡室劳
...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信誓旦旦,不思
其反.。

反是
..不思,亦已.焉哉
【补充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采薇(《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①。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②。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衷。

[注释]①依依: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

②霏霏:雪飞貌。

1.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

“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载饥载渴”一句中的“载”都是语助词。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