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外来人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的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市外来人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的汇报
XX市卫生局
二0一一年三月四日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我市,外来流动人口一方面对我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新的卫生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外来人口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为外来流动入口提供优质、便捷和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切实加强外来流动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
全市共有21个预防接种点,各接种点将外来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纳入本市儿童免疫规划,所有7岁以下外来儿童在居住地免费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乙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等国家和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免费接种疫苗。
20XX年一年新建卡外来儿童23161人,总预防接种针次数为万人次。
今年截止到4月,新建卡流动儿童6770名,总预防接种针次数为万人次。
为了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当地外口办的配合与支持下,进一步做好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宣传,积极开展流动儿童主动搜索工作,及时发现流动儿童,及时建卡,按免疫程序适时安排接种。
同时在各托幼机构、中小学校中加强了外来儿童《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发现有漏种现象的,及时组织补种,提高免疫覆盖率,努力构建完整有效的免疫屏障,保护在校和在园的外来学生和儿童和身体健康。
二、加强外来流动妇女儿童保健工作
各镇、街道医疗单位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的流动妇女儿童提供与本地,妇女儿童相同的保健服务,建立保健册,予以健康检查并在妇女、儿童管理登记簿上另页登记。
利用孕妇宣教、家长学校、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加强对流动妇女儿童家长的保健知识教育。
20XX 年对2113名流动孕产妇及27646名7岁以下儿童实施了系统管理工作。
今年截止到4月,新建卡管理的流动孕产妇数为1293人,新建卡管理的流动儿童数为6250人。
三、积极提供外来人口基本医疗服务
在外来人口集居地,鼓励具有相应资格的外来卫技人员开办民工诊所,专门为外来人口提供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条件好的企业设置医务室,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就医。
同时,开展外来孕产妇平价限产服务,凭暂住证、准
生证可申请平产限价,总医疗费用控制在900元以内,切实减轻外来务工者的住院分娩经济负担,计生部门还给予经济补助。
四、加强外来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强化信息管理,开展外来人口疾病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按规定做好外来人口法定传染病报告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市疾控中心及时按有关规定报告疫情动态。
同时,做好新发、重大传染病的预警和防控工作,落实国家特定传染病的免费检查治疗政策,对肺结核人免费下发抗痨药品,艾滋病人免费进行检查和治疗,血吸虫病病人免费提高驱虫药物。
五、探索建立外来人口医疗保障体系
最近,市政府出台了居住证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对暂住人口按其性质下发居住证或专业人员居住证,其中持专业人员居住证的可以申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与本地群众一样的优惠政策,其中在各乡镇卫生院就诊门诊有限费用当场减免15%,在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药品价格在统一招投标的价格水平上实行20%以下利润制度,现行药价与平价药房持平,住院病人按规定享受30-80%不同比例的报销,大病后还能申请救助。
虽然我市在外来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防病监管工作相对滞后,
外来人口底数不清,免疫接种存在盲区,卫生保健工作难以落实,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机制缺失,难以负担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卫生保健需求低下,卫生保健意识差。
针对全市外来人口的卫生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外来人口的健康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防止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下步将从以下几方面来继续抓好外来人口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1、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要适应外来人口的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
要结合外来流动人口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和健康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地宣传国家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宣传我市卫生管理工作要求;宣传妇女儿童保健知识,预防接种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使他们改变传统观念,遵守国家卫生法规,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接受卫生保健服务,逐步适应及融入我市卫生保健环境中。
2、摸清外来人口基本情况,特别是外来儿童及孕妇的分布情况。
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要与各镇、街道、村外口办建立协作机制,摸清服务对象的底数,落实职责范围的卫生保健服务。
3、重视和做好外来人口集聚地的环境整治,大力爱国卫生运动。
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整治活动,要将人口集聚地的环境整治纳入当地工作范畴。
进一步建立居住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生活袋(桶)装化成果,
将“门前三包”制度向外口居住地,全面消除村庄内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
在外口密度大域合理规划新建三格式无害化公厕,加快窖池式及漏底改造,加强公厕长效保洁管理,防止在外口集聚地露天和简易户厕反弹回潮。
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居住地的改水工作,为外来人口提供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要落实外口居住地的除四害工作,严防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要加强外口集聚地的食品安全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加强流动人口防病体系建设,将外来人口防病工作纳入本市公共卫生范畴。
把外来流动人口的卫生防病工作纳入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总体规划,要纳入卫生部门的工作规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内,进行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卫生防病规范化服务,经常督促检查,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