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小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各单元知识点小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史--原子分子论-近代化学基础—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
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门捷列夫
化学试验基本操作 ( 要求:认识常见仪器、正确操作措施及错误操作的后果)
要求:1.熟记化学史
2.认识课本上出现的仪器和基本操作及错误操作的后果
第二单元:空气
组成:N 2:78%、O 2:21%
空气的组成 氧气含量测定措施和原理 
(空气中: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测定) 4P+5O 2 ==== 2P 2O 5
性质:C+O2===== CO 2
S+O 2==== SO 2
第二单元: 3F e+2O 2===== F e3O 4
4P+5O 2===== 2P 2O 5
2Mg+3O 2===== 2MgO
制法:2H2O 2=====2H 2O+O 2↑
2K ClO 3===== 2KCl +3O 2↑
2KMnO 4==== K 2MnO 4 +MnO 2+O2↑
氧气用途 ( 掌握学习气体物质的思绪和措施)
点燃点燃
点燃点燃
点燃
点燃
MnO 2
△△
MnO 2
要求: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措施和原理要掌握
 2.氧气的物性和化性要纯熟掌握(性质试验操作、现象、方程式)
3.试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原理、搜集措施
(试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确实定原理)
4.氧气的用途
(学习气体物质的思绪和措施—从性质、制法、用途三方面掌握)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水的组成测定措施和原理(电解水)
通电
2H2O====2H2 ↑+ O2↑
一、水水的存在和物理性质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原理
水的净化--水的两种软化措施
水的污染--三大污染源
分子 概念
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二 分子和原子 影响原因(温度、压强)
区分与联系 概念
原子 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懂得影响分子、原子运动快慢、分子间隔大小的原因)
要求:1.懂得分子、原子、离子都是组成物质的粒子
2.分子和原子区分与联系
3.能用分子、原子的三个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
4.能用分子原子(微观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第四单元 物质组成的奥秘
1.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元素(由质子数决定)
[概念、存在(地壳、空气、人体中)]
物质组成的奥秘 3.元素周期表(能看懂元素周期表)
4.化合价--应用
要求:1.懂得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
2.能够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
3.记住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4.懂得元素符号的意义(两种)
 5.不一样元素间的本质区分—质子数不一样
6.会判断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混合物
7.能依照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会依照化合价确定化学式是否正确
 (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和化合价的五条规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概念(反应物和生成物前后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2.原因(三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反应前后不变)
3.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要求:1.质量守恒定律的测定措施(称量反应前后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应在密封容器中)
2.质量守恒定律合用任何化学反应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
4.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三不变)推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某物质的化学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 60 (物性有较大的差异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一样)
1.C+金属氧化物====金属+CO 2↑
CO 2的制取:发生装置和搜集装置
碳和碳的氧化物
CaC O3+2H Cl=CaCl 2+CO 2↑+H 2O CaC O3====CaO+CO 2↑
2.CO 2和CO 的性质
CO 2+H 2O=H 2CO 3
CO2+ Ca(O H)2=CaC O3↓+H 2O
2C O+O2====2CO2CO+CuO====C u+CO 2
CO+金属氧化物====金属+CO 2
要求: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稳定性、可燃性和还原性)
2.二氧化碳制取和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致冷剂、温室气体肥料(原理) 4.一氧化碳性质的化学方程式(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高温
高温Δ
点燃
5.能纯熟完成下列各化学方程式
注意:1.碳的稳定性
2.一氧化碳的毒性(原因、检查和尾气处理措施)
3.二氧化碳的检查(石灰水或小木条)
4.石灰石、大理石、水垢、蛋壳的重要成份(CaCO3)
5.水垢的清处措施
6.二氧化碳是否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的探究
第七单元燃料及应用
一.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个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注意: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可燃物
 2.燃烧的条件跟氧气(空气)接触
温度达成着火点
注意:燃烧条件的探究试验
3.爆炸和爆炸的条件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可引起爆炸
爆炸的条件:有限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
4.灭火的原理和措施
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常用的灭火器你懂得有哪些吗?
5.燃料燃烧的措施:
(1)有足够的空气(氧气)
(2)增大与空气(氧气)接触面积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注意:沼气的制取和燃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三、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注意:1.乙醇汽油:含碳、硫、氮量都比汽油等石油产品低,燃烧产物中的烟尘、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减少
 2.乙醇的制取措施
3.工业酒精中因含有甲醇,有剧毒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合金都是混合物)
金属的共性:有金属光择,有延展性,能传热导电,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等
合金: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的混合物
金属和金属材料 合金的优点:颜色、熔点、沸点、密度等性质与纯金属有较大变化
生铁和钢:重要成份都是铁,不过含碳量不一样
(记住:生铁含碳量比钢高)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要求:1. 懂得金属材料的用途重要是依照金属材料的性质确定的
①大多数金属能跟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
②跟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次序表的用途)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为盐酸HC l和稀硫酸H 2SO 4;铁为十2价)
③.跟盐溶液的反应(置换规律)
(注意:钾、钙、钠除外;铁为十2价) 3.金属在地壳、海洋、人体中的存在 4.铁的冶炼原理:CO +金属氧化物==金属+C O2
3CO +Fe 2O 3====2Fe+3CO 2 4CO+Fe 3O 4=====3F e+4CO 2
5.冶炼次序:铜、铁、铝。

为何?
6.记住铁生锈的条件 7.钛和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强,机械性能好,耐腐蚀强。

第九单元溶液
一、溶液
溶质、溶剂、溶液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个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和物叫溶液。

溶液=溶剂+溶质(质量)
乳浊液:不匀一、不稳定
要求:了解溶液的特性是均一、稳定、混和物;会判定溶液里溶质和溶剂
扩散过程
- -吸热
二、溶解过程 水合过程- -放热
[三种代表物质:氯化钠(不变)浓硫酸、氢氧化钠(升高)硝酸铵(减少)]
宏观:溶质、溶剂
三、溶液的组成
微观:分子、离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高温
高温高温
要求:会从宏观和微观判定溶质和溶剂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升温或增加溶剂减少溶质
四、溶解度 不饱和溶液
降温或减少溶剂增加溶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成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解度的四要素1.在一定温度下2.在100g溶剂里3.达成饱和状态4.单位是克]
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影响)
概念
五、溶质质量分数 有关计算
要求:注意做题思绪---紧紧围绕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第十、十一单元:酸、碱、盐、化肥

一、酸的通性:(酸=H++酸根离子)
1.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常用的指示剂-石蕊和酚酞)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注:①掌握Mg、Al、Zn、Fe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②铁显+2价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注:金属表面的锈大多数都是金属氧化物
4.酸+碱==盐+水
注:中和反应及应用
5.酸+盐==新酸+新盐
二、常见的酸
1.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混合物;挥发性酸)
2.硫酸:浓硫酸的特性:1.吸水性--可做干燥剂2.脱水性--有强腐蚀性(掌握浓硫酸的稀释措施)
3.盐酸、硫酸用途
三、pH—酸碱度的表示法
1.表示法--pH
2.pH的一般范围:0-----14
3.测定工具和措施:pH试纸
4.了解酸碱度(pH)的意义

一、碱的通性(碱=OH-+金属离子)
1.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掌握CO2、SO2、SO3与碱的反应(切记CO不能跟碱反应)
3.碱+酸==盐+水
4.碱+盐==新碱+新盐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掌握俗名、物理性质、用途、保存措施)
2.氢氧化钙[Ca(OH)2]
(掌握俗名、物理性质、用途、制法)
盐:
一、盐的性质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注意:复分解反应条件
二、常见的盐
1.氯化钠(NaCl)俗名:食盐
A.用途:融雪剂、调味品、生理作用、防腐剂
B.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注意操作措施)
2.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熟记各种盐的俗名)
用途A.碳酸钠(Na2CO3)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
B.碳酸钙(CaCO3)建筑材料、补钙剂
C.碳酸氢钠(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注意:1.碳酸钠、碳酸氢钠都属于盐但水溶液显碱性
2.会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跟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有关酸、碱、盐的几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除铁锈:Fe2O3+2HCl=FeCl3+H2O
除水垢、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
制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制熟石灰:CaO+H2O=Ca(OH)2
烧碱变质:CO2+ 2NaOH= Na2CO3+ H2O
检查CO2和石灰水变质:CO2+ Ca(OH)2=CaCO3↓+H2O
4.熟记酸、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注意记忆措施)
5.亚硝酸钠有剧毒,可做防腐剂
6.浓酸、浓碱事故的处理措施
三、化学肥料: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重要作用
2.化肥、农药的污染
3.化肥的判别(重点的铵态氮肥)
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措施
①金属和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
①金属和盐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前面(铁和酸、盐反应显十2价;钾、钙、钠和盐不发生置换反应)
③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一般属于复分解反应。

要熟记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④浓硫酸、硝酸不能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五、某些物质的特牲
1.凡是碳酸盐都能跟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某些重要物质的颜色
A.氢氧化铜[Cu(OH)2沉淀为蓝色(由铜盐溶液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Fe(OH)3沉淀为红褐色(由铁盐溶液和碱反应生成) ;其他沉淀为白色
B.铜盐溶液为蓝色,铁盐溶液为黄色,亚铁盐溶液为浅绿色,其他溶液为无色。

五、几个离子的检查:
1.氯离子(Cl-);2.硫酸根离子(SO42-); 3.碳酸根离子(CO32-)4.铵根离子(NH4+)
5.铁离子(Fe 3+);
6.铜离子(Cu 2+);
7.氢离子(H +)8.氢氧根离子(OH -)
六、几个气体的检查
氢气(H2)、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一氧化碳(CO)、甲烷(CH 4)、空气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一、营养素:
1.种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一般称为营养素
2. 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存在:动物中:肌肉、皮肤、毛发、蹄、角\植物中:大豆、花生
结构: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
合物)。

(1)蛋白质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水
多个蛋白质
(血红蛋白功效:输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酶:一个重要的蛋白质,生物催化剂,能催化体内的反应。

组成:人类食物的重要成份。

由C 、H 、O 组成的化合物。

淀粉(C 6H 10O5)n 淀粉 → 葡萄糖 →CO 2+H 2O(热量)
(2)糖类 常见糖类
蔗糖(C 12H22O 11)存在(植物)用途(甜味剂)
种类:食用油、动物油、奶油
状态:分油(液)和脂肪(固)
(3)油脂 功效:重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含量: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4)维生素:缺乏:VA:夜盲症、VC:坏血病
(注意:重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5)钠、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a+、K+保持一定浓度可维持恒定的pH。

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注意:A.有机化合物的数目非常多 B.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
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几万-几百万)的有机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塑胶、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

链状(热塑性) 网状(热固性)
4.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判别措施:
点燃:无明显气味,产生粉末灰烬的是棉花;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结成难粉碎的球状有刺激性气味的是化纤。

5.白色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白色污染:废旧塑料难降解
白色污染危害: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含氯塑料焚烧产生氯化氢气体,污染空气。

课本上的几个重要
装置图(你
懂得它们的
用途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