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优秀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优秀3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篇一
1
教学目标:
1.体悟雨果和伏尔泰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词的现场感、交流感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从作者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
1.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课前准备:
1.查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正音正字。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878年的法国,拿破仑三世王朝已经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

作者也早已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

但是,德国对法的战争没有停息,因为政治派别纷争激烈。

尤其对巴黎公社员的杀戮,到处弥漫着血腥。

“野蛮还在,刀剑猖狂”。

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断受到排挤。

雨果这位从伏尔泰思想汲取力量的人道主义斗士,在“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1778)的一百年后,发表富有战斗激情的演说。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注音:陨柩睿恪
(2)解词:
陨落:星星等从高空落下。

弥留之际:病危将死的时候。

登峰造极:登上高峰,达到顶点。

比喻达到了最高境界。

兼而有之:同时具有。

睿智:英明有远见。

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数量多。

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地履行职责。

灵柩:已盛尸体的棺材。

媚上欺下:巴结上司,欺骗下属。

凌驾:高出: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恼羞成怒:因感到羞愧而发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资料交流:
(1)伏尔泰:原名弗郞索瓦。

马利。

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

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
的中产阶级。

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

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

(2)维克多#8226;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

雨果13岁开始创作。

早期作品多赞成波帝王朝复和天王教会。

后在进步思想启发下,正治上转向资产阶段自由主义,并在文学上反对古典主义。

他创作的《欧那尼》,以其反封建的主题和打破古典主义创作法则的艺术手法,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全面胜利。

他的大部分作品深刻反映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

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学生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

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

(3)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

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

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

4.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对伏尔泰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

[2](2―12)带领人们回顾历史,颂扬伏尔泰在著作、思想和现实斗争方面的丰功伟绩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现实19世纪,高度赞扬伏尔泰的思想和精神,呼吁人们向他讨教,并表达自己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5.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自由朗读。

三、问题探讨
1.伏尔泰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武器是什么?如何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
明确:伏尔泰用“笔”作武器。

这轻如风,猛如电的“笔”实际是指伏尔泰著书立说,从事文学创作。

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进行思想启蒙,“培良良知,教化人类”;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为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2.伏尔泰的微笑表现了他哪三个方面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突出谈到伏尔泰的微笑?
明确:对权贵和压迫者的嘲笑,表现了他面对敌人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优秀品质;对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微笑,表现他善良、仁慈、博爱的宽广胸怀;微笑体现了伏尔泰讽刺幽默的战斗风格。

作者突出谈到伏尔泰的微笑,着重体现了伏尔泰的非凡人格,表现出不权勇于战斗,同时善于战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3.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明确: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

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

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称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4.怎样理解“理性的最高权威”?
明确:雨果在盛赞伏尔泰的历史功绩时,说“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伏尔泰究竟要教化人类的什么良知?雨果又说,从伏尔泰开始,“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这里所说的“良知”与“思想”,就是“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概念,是认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的关键。

正是以伏尔泰为领袖的
一代启蒙思想家,才颠覆了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的“不证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审判,“人的尊严”真正确立起来。

及至19世纪初,雨果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为无上权威,所以他才在演说最后大声疾呼“理性的最高权威”。

四、品味语言
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明确:“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

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

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

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确: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结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怒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高,催生的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明确: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的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

这句话提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明确: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

总结语言收获:
(1)诗化语言。

在本文激情洋溢的语言背后,是雨果对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

其语言本身,则体现了对比鲜明、文采飞扬、比喻生动、渲染夸张等特点。

例如,“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伏尔泰的微笑,“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又“含有黎明的曙光”。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2)口语性强,体现了现场感和交流感。

本文是一篇演讲辞,口语性强,体现了讲话时的现场感和交流。

用短句、问句和排偶句增加口语色彩。

如,“微笑,就是伏尔泰。

”“够了!够了!暴君们。

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

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

”“这是一场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

”等等。

注意和现场交流。

如,提示听众:“各位先生,”“先生们”,“我再说一遍”,这些提示,目中有听众,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五、小结作业
1.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查找资料,进一步认识伏尔泰和雨果。

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篇二
教师寄语: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学习目标
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的特点。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陨落诅咒弥留灵柩诉讼无聊凌驾
深邃睿智蕴涵怜悯恪尽职守污蔑鞠躬
理解探究
2、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合作释疑
4、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5、“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

“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课内精读
各位先生,只有希腊、意大利和法兰西享有以人物来命名时代的特权,这是文明最高的标志。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

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

权杖和刀剑已告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

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这就是: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这个生命,这个伟大的精神。

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

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

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这些光荣的伏尔泰的助手们讨教,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德斯鸠讨教。

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

要制止人类再流血。

够了!够了!暴君们。

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

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乞求这些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

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全体一致的经久不息的欢呼。

从四面八方高呼:“维克多#8226;雨果万岁!”)
6.选文可分为两部分。

请你分别拟一个小标题。

7.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8.体会“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一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9.选文的语言富有激情,请你选择一处加以分析。

10.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11.请你再查找伏尔泰、雨果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出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拓展延伸
要紧的是“中国人”三字
“今天给我的奖,说是第一名中国人得此奖。

我说,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这个‘中国人’,应该包括中国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

”这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最近在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协祝贺他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的座谈会上讲的一段简单朴素而又十分精彩的话。

笔者常常咀嚼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越嚼越觉得滋味无穷,越嚼越觉得有发感慨的必要。

其实,钱老的这段话,最有嚼头的还是“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

此话虽寥寥几字,其内涵极为丰富。

我猜测,他在说这句话时,至少有这么两层意思。

其一是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

这体现了他热爱中华,为“中国人”争光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早年去美国。

1955年9月2日,他冲破种种阻力,偕妻子蒋英领着两个孩子,远涉重洋,回到祖国。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斩钉截铁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30多年来,他正是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火箭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现在,他被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在最高奖赏和荣誉面前,钱老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可见他的爱国之心多么赤诚。

其二,他说的这个“中国人”,指的是一个整体。

即自己创造出的成绩,应归功“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奖赏和荣誉,应归于祖国和人民。

钱老的言行,自然是对那些自称“中国精英”而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出卖中国国籍,投靠外国,搞动乱和暴乱的那些人的有力一击,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深刻教育和启迪。

现在,社会上不是常碰到这样的人吗?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儿圆,提起自己是中国人就矮人三分,甚至于嫌弃自己的祖国。

我们应当学习钱老的爱国赤心,为中国的前进而奋斗,为中国的成绩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作为世界名人的钱学森,对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贡献如此之大,却把成绩和功劳记在“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身上。

然而,看看我们周围,却有一些现象同钱老的风格有天壤之别:有了成绩归于自己,出了问题责难于群众;荣誉和奖赏争着抢,吃苦和奉献很少讲;也有个别领导口口声声把自己经营的单位或企业说成是“我的”,而极少说“我们的”。

这些,都是缺乏群众观点的表现。

我们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系统工程。

个人的才能固然不能否认,但广大群众的奋斗却绝不可低估。

英雄来自于群众之中。

因此,不仅在困难时需要团结群众一道努力,在取得成绩时,更不可忘记群众。

奖赏和荣誉属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有了这些观点和认识,我想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

12.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13.“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中的“中国人”,作者认为至少有两层意思,请问:有哪两层意思?这体现了钱老什么精神品质?
14.请你找一处运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并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15.文中说:“我们应当学习钱老的爱国赤心,为中国的前进而奋斗,为中国的成绩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你还能举出一个像钱老一样有爱国赤心的人的事例吗?
16.请你仿照例句:“个人的才能固然不能否认,但广大群众的奋斗却绝不可低估。

”再造一个句子。

17.你怎样理解“也有个别领导口口声声把自己经营的单位或企业说成是‘我的’,而极少说‘我们的’”一句中的“我的”和“我们的”含义?请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超过100字)
6参考答案
理解探究
2、“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合作释疑
4、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5、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反面论证,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有业的重要:正面论证,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6、什么叫敬业?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为什么要敬业?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事例论据
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7、“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乐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
课内精读
1.乐业
2.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3.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
4.引出话题
5.道理论证对比论证6抓住“乐业”进行想象,根据实况评改7.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
拓展迁移
1.伟大的事业使人永存(生命的意义在于事业)
2. 事业是人生的常青之树事业是人生的不朽丰碑
3.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4.先按不同的事业贡献分类,有文化类、精神类、革命类、科技类,每一类中再按人物所处的时代的先后排列次序
5. ①刚刚踏上社会之时②迷恋金钱的小天地③酒色财气等腐蚀宝贵人生的东西
6.根据实况评改(千万别摘抄文中的句子代替,要有自己的表达)
谀词(yú)扶掖(yè) 枘凿(ruì)廓然无累(kuò) 涕泗横流(sì) 重蹈覆辙(zhé)气吞斗牛(dǒu) 相契(qì) 羲皇(xī) 上人灰烬(jìn)
理解探究:①填写资料卡: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
针对问题提出忠告共同核心
第一则
1954年10月2日
精神消沉1、泰然处之,心理平衡。

2、正视错误,冷静对待,
3、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坚强
胜不骄
败不馁

赤子之心
第二则
1955年1月26日获得成功1、保持谦卑,不惧孤独,
2、勇攀高峰。

②胜不骄,败不馁,勇敢、坚强、有赤子之心的人。

③(胜不骄,败不馁)
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④(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⑤ 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胸怀祖国,满怀抱负。

合作释疑
问题一:找的重点语句: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告诉人们情绪跌宕的害处,要学会控制情绪。

2、“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矛盾可使人不断进步,不断演变,不断发展深入,带给人促动的力量。

人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的。

3、“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赤子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现实生活让他寂寞,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会使他有许多艺术上的知音和朋友。

问题二:(父子情)
课内精读
1.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2.要学会用平常心态去对待生活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保持心理平衡,不要高潮时使自己过分紧张,低潮时使自己过分颓废,才不至于受到伤害。

3.不好,因为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和逻辑顺序来说,在人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先安慰他,再去鼓励,如果颠倒顺序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与逻辑顺序。

4.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用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

(大意正确即可)
5.敢于面对一切事实而又不大悲大喜的冷静的、理智的心怀。

(大意正确即可)
6.示例:人生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避免不了要遇到或多或少的风险与挫折。

既然是避免不了就必须以平常心去正视他,作出理智的分析,正确积极地选择,并把其中的经验或教训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为将来借鉴。

我们正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遇到困难,甚至是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对此持有怎样的一种态度:要多找主观上的原因,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与过失,重新开始,知难而进,迎头赶上。

(言之有理即可)拓展迁移1、作者把“成熟”、“独立”这两个词加上了引号,更加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人年轻时追求成熟、独立的那种盲目性。

2、①受到流行观念的影响。

“父与子”时常被看作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

下一代往往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②父母的愚昧和落伍。

父母在思想上老旧得追不上年轻人的时代。

③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

④两代之间缺乏沟通,缺少平等和理解。

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不能有时像朋友般的把问题摊出来谈谈。

3、作者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的交流与了解。

4、在两代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的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

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父母和朋友交流,从中获得丰富精神,体悟人生的教益。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一、了解时代和思想背景,明了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

二、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三、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语言的欣赏。

教学难点: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

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

让我们一起走近伟人,去领略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二、检查预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1)注音:陨柩睿恪
(2)、解词:陨落灵柩睿智凌驾黎民百姓恪尽职守
2、学生自由朗读精彩段落。

3、交流找到的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出示:(1)伏尔泰: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

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

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

”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

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

(2)、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暴力、以爱治恶。

创作长达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

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

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

三、整体感知
本文可分三部分:
1、(1)对伏尔泰作出的贡献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

2、(2――12)带领人们回顾历史,颂扬伏尔泰在著作、思想和现实斗争方面的丰功伟绩以及非凡的人格力量。

3、(13――14)回到现实19世纪,高度赞扬伏尔泰的思想和精神,呼吁人们向他讨教,并表达自己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四、研读课文
1、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找相关语句后明确:他用著作同封建专制制度斗争,教导、安抚、教化人,用行动为受害者辩护,替弱者伸张正义,他把人的尊严伏赋予黎民百姓,鼓舞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走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讨论后明确:因为伏尔泰为人类开启了思想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一切都*理性,不再盲目臣服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真理及良心。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原因是?
指名读课文后讨论明确:因为伏尔泰生活的年代反映了法国十八世纪的特点。

他启迪人们思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4、对于我们来说进步的两方面表现在?
指名回答后明确:第一,做一个人要行使自己的权利――捍卫自由追求真理。

第二,做一个公民要恪尽职守――维护法律尊严防止强权与丑恶势力对人权的践踏。

五、欣赏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