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人类学家将什么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
A.脑容量的增加B.学会人工取火
C.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D.后肢直立行走
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4、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A.能生长 B.能繁殖 C.会活动 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5、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6、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
8、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9、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A.1层B.2层C.3层D.4层
10、人的生命开始于()
A.受精卵 B.胎儿出生 C.卵细胞和精子 D.胚胎发育
11、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体B.肾小管C.肾小球D.肾单位
13、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水B.光线C.温度D.湿度
15、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
16、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17、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18、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19、为了了解近年来西昌市初中学生近视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比较法
2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21、下列关于营养成分与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搭配中,你认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脂肪——米饭B.糖类——马铃薯
C.蛋白质——牛奶D.铁质——瘦肉
22、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23、一个动物细胞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以下关于子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能继续分裂B.可以持续长大
C.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结构和功能始终相同
24、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25、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A.种皮和胚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D.种皮和两片子叶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从开花到形成果实,种子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过程。
2、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____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输血的原则是输
__________。
3、激素是________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激素通过________送到全身.
4、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高等的特征是,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组织。
5、草本植物的茎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一样逐年加粗,是因为草本植物的茎没有
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_,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填文字)
(2)甲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3)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质中含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5)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支持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__。
2、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字母回答).(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当图中________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3)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__.
(4)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5)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________.
(6)最近热播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剧中的圣女峰哨所,位于昆仑山,海拔5380米,号称“生命禁区”,女主角袁鹰初到哨所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空气稀薄,血液中________运氧不足.
3、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
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____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_________ ]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_途径(选填: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____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对照。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
_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4)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2、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能看到一些鼠妇(潮虫)很快就爬走了。
鼠妇生活在花盆底下是因为比较潮湿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下列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方案:①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该同学采取的办法是:在铁盒内一侧放上湿润的土,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 _____土。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
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
②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5)表达和交流:①实验时,如果在两侧铁盒中央只放一只鼠妇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应对所得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最好放置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根据资料回答:
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2:《西游记》中,孙悟空常在紧要关头拔毛变猴。
如今,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培育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1)请描述克隆猴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
(2)资料1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肤、肌肉、骨中主要是结缔组织构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______,说明_______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C
4、C
5、C
6、D
7、D
8、C
9、B
10、A
11、C
12、D
13、A
14、C
15、D
16、D
17、B
18、A
19、A
20、A
21、A
22、C
23、A 24、A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受精
2、200--300 同型血
3、内分泌腺血液循环
4、根输导
5、形成层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甲乙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光合作用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线粒体
2、B A D C B A
3、小肠绒毛葡萄糖 2 血红蛋白⑤体循环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C 水分、光、二氧化碳 BC 呼吸作用气孔
2、土壤的潮湿程度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干干燥潮湿土壤的潮湿度土壤的潮湿度潮湿不能实验的偶然性太大,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较暗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克隆猴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骨细胞核\体细胞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