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课件: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击太平军的湘军首 领——曾国藩
抗击太平军的淮军首 领——李鸿章
为什么中外反动势力能够勾结起来?
华尔率领的洋枪队
“洋枪队” 的头子华尔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 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 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 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二、定都天京
1.定都天京 (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 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影响: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理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洪秀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宗教理 论是农民平均主义,儒家大同 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的结合。 这一特点的形成和洪秀全的自 身经历,所受教育分不开的。 他用宗教理论表达反清思想, 对于没有文化的农民来说更容 易接受,但也体现了农民阶级 的局限性。
2.金田起义 (1)时间:1851年1月11日。 (2)领导者:洪秀全(自称天王)。 (3)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4)建号:太平天国。 (4)起义军:“太平军”。

(3)局限性: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 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北伐和西征 (1)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2)过程: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 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 (3)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定 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正式建立了与 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的东征西讨使 其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原名 仁坤。广东花县人。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 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 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 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他发动金田 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咸丰 三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天朝田亩制 度》,又分兵西征、北伐。八年,因掌握 军政实权的东王杨秀清“威权逼己”,遂 密诏(一说无密诏)北王韦昌辉率军返京 诛杨。韦又扩大事态,滥杀无辜。洪秀全 迫于众怨,只好杀韦,以翼王石达开主政。 次年,石达开受猜忌负气出走,太平天国 濒危。洪秀全重用陈玉成、李秀成诸后起 良将,自兼军师,又采取减赋和加强宗教 宣传等措施,渡过难关。同治二年(1863 年)冬,天京为清军围困,粮尽援绝。洪 秀全拒绝李秀成突围之议,固守天京。三 年四月病卒。
太平天国(1851年- 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 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 (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 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 天京陷落,历时13年。这次 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 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 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 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领导 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 首都称天京(即今南京)。 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运动(绘画) 太平天国铁炮
导入新课
重点
简述太平军和部分清军将士英勇抗敌的 史实。
难点
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拜上帝会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 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 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创立: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3)宣传:洪秀全与冯云山在两年多的时间里, 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 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安庆失守: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 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2)天京被围: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与敌 军激战40多天,最终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 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后期防御
(1)目的:改变不利局面。 (2)表现: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 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3)措施: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 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 张。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 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3.永安封王 (1)过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 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 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2)意义: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市场,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征:新侵略),新内容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案),新 困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金田起义
(1851年)洪秀全
占南京,改天京
(1853年)
北伐、西征
拥有中国半壁江山
太平军同英军作战图
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 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 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我们要考察太平天国的历史遗址,下 列选项中首选的地点应为(C )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宁波
1.天京事变 (1)时间:1856年。 (2)性质: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 (3)过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 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 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4)影响: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三、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的根源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 性。从原因上看,暴露出太平天国的阶 级局限性,从结果上看,造成前期领导 核心垮台,力量削弱,太平天国由盛转 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