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阶段检测卷(三)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阶段检测卷(三)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冠.军/冠.名肥胖./心宽体胖.数见不鲜./鲜.为人知
B.地窖./窑.洞识.别/博闻强识.韬光养晦./诲.人不倦
C.轴.心/压轴.诘.问/佶.屈聱牙棱角分.明/恰如其分.
D.骈.文/胼.胝契.约/锲.而不舍中流砥.柱/舐.犊情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决窍汲取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B.融洽家俱订书机顶礼膜拜目不暇接
C.讴歌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
D.蛰伏恻隐发祥地仗义执言轻歌曼舞
3.古诗文默写。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自古以来,诗歌总是由景入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面对身世的
坎坷,世事的艰难,刘禹锡积极奋进,触发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发展的处世态
度;面对险滩恶水,文天祥意志坚定,触发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以死明志的决心。
景在变,不变的
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
请你任选其中
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岩》是一部以描写革命者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在
牢狱中,革命者们团结一致,相互鼓励,共同斗争,成为绝境中最鼓
舞人心的力量。
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
填序号)(4分)
读书犹如与人交流谈话。
当我们开始阅读一本书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倾听作者,就要认
真阅读作者的文字,一句一句听作者把话说完。
①要善于倾听
②要有倾听的耐心
③就与作者建立了一种关系
④和作者就开始了交流
⑤人与人交流
6.在“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现在请
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
(1)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写一段70字以内的开场白。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要想成为“青春形象大使”必须具
备哪些条件。
(3分)
【材料一】原国家女篮队长隋菲菲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签约《中国青
年报》,成为该报青春形象大使。
隋菲菲靓丽、青春、健康的外形,刻
苦、坚韧的训练精神,比赛时聪明灵活的个性与《中国青年报》理性、
敏锐、先锋的办报要求不谋而合。
在未来5年内,隋菲菲将主要负责
《中国青年报》针对青年市场的品牌代言活动。
【材料二】在某大学青春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初赛现场,选手们表演了
昆曲、武术、快板、书画等在其他选秀活动中难得一见的才艺,博得
了评委们的阵阵掌声。
有过其他选秀活动参赛经验的选手朱潇轩告诉
记者:“通常的选秀活动,更多是关注选手们的外表。
我认为,‘校园
青春形象大使’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16分)
母亲的档案
汪亭
前几天,参加一个就业培训指导会,讲课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
刚开场,他在黑板上写下“母亲的档案”五个字,让我们好好想一想,
对自己的母亲了解多少?
老教授走到学员当中,指着一位衣着时尚的女生说,讲讲你了解你
的母亲有多少?女生没有回答,羞得满脸通红。
教授又问: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生日、年龄、喜好、身高、体重……
女生依旧没开口,显然,她一项也不知道。
老教授又大声地喊:有谁知道?哪怕一项都可以。
然而200多名学
员里竟然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偌大的多媒体教室静得可怕。
我们深深低着头,多么希望有人能说
出个一二,缓解一下气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教授在讲台前走来走去。
我们对自己的无知感
到十分羞愧。
最亲的人,我们对她如此陌生;那些遥不可及的名人明
星,他们七大姑八大姨我们却了如指掌。
最后,教授让我们抬起头。
他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的母亲两年前病危,办住院手续时,医生问他母亲多大岁数。
没
想到,这么一个小小问题却难住了他。
母亲都80多岁了,他居然不知
道母亲的生日。
老教授站在窗口前好长时间,心里翻江倒海般酸楚难
过,对一生辛劳的老母亲有着深深的愧疚。
讲台上,教授老泪纵横,
哽咽地说自己是世上最不孝的儿子。
台下已有学员小声哭泣,我的心被讲台上60多岁老人的眼泪滴得
生疼。
这一刻,想起了我那在乡下起早摸黑挑水砍柴的母亲;想起了
炊烟中操持一日三餐的母亲;想起了每年生日那天给我打电话的母
亲……
从小到大我都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我们爱吃的,母亲统统不
爱……母亲的喜好被一句句美丽温情的谎言遮盖,而无知幼稚的我却
从未揭开。
母亲的档案在我心中就是一张白纸,这些年未曾填写一个字。
周末,赶一趟回家的列车,我要将这20多年遗漏的档案一一填满,
给伟大的亲情交一份迟到的答卷。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8年第3期)
7.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中有哪些人不了解自己的母亲。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说说教授为什么启发学员从“生日、年龄、喜
好、身高、体重……”等这么多的方面说说对母亲的了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最亲的人,我们对她如此陌生;那些遥不可及的名人明星,他们七大
姑八大姨我们却了如指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意蕴丰富,试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12分)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柳静
①人类被称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命体,具有强大的思考与设计能
力。
但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竟然有一种单细胞生物的智商远远超越了
科学家们的预期。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只是一团毫不起眼的黏糊
物——黏菌,一种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之久的真核生物。
②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
形图,然后在地形图上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
结
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
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竟和错综复杂的东京
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
了一群顶尖工程师花几十年才完成的事情。
③那么,这一团黏菌既没有大脑,又没有神经元,怎么会具有如此
强大的设计能力呢?这一切要从黏菌的生物性说起。
黏菌为了寻找食
物,会先向四面八方延展,定位所有食物位置后,它们便会收缩回来,
继而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传输网络将食物联结起来。
如此一来,它便能
自由自在地通过这些网络来吸收食物的养分,而这些网络的架构也不
会太复杂,否则会消耗黏菌太多的能量。
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单细胞生物“科学家”的身上还有许多优
点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呢。
⑤首先是风险评估能力。
在实验中,若通往某个食物源的路线只有
一条,那就很有可能
....因发生意外而中断。
.........因此,黏菌会在主要路线旁
建立次要路线,以备不时之需,达到了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完美平衡。
⑥其次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每隔一段时间便
会给黏菌一些外在刺激,例如吹风或光照,使黏菌的生长受挫。
持续
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会突然中断这些刺激。
而此时的黏菌如同有了
记忆一般,会在原本应该出现刺激的时间点减缓生长速度,仿佛能够
预测刺激的到来,并以减缓生长速度减少自己受到的损伤。
⑦最后,黏菌是靠每个细胞自动自发地同步脉动来传输外界讯息,
并在内部建构一个复杂的认知体系。
这套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不同
于电脑或人类的大脑,它是用单一的中央处理器来思考并整理资讯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发现即将改变人类未来的电脑和网络形态。
(选自《知识窗》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黏菌具有哪些特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7题。
(10分)
(一)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
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
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二)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
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
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
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选自王嘉《任末好学》)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
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
敬佩。
⑧易:交换。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山间之四时.也
B.无从致书以观.余因得遍观.群书
C.手指不可.屈伸潭中鱼可.百许头
D.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越明年,政通人和.
15.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语段(一)中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段(一)(二)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8~19题。
(4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
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
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8.请从用词的角度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的表达效
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
试简要分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留一点______给自己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作文。
燕子每次高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行一段距离,积蓄力量,然后倏地
向上,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
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
1.C 【解析】A.ɡuàn/ɡuàn,pànɡ/pán,xiān/xiǎn;B.jiào/yáo,
shí/zhì,huì/huì;C.zhóu/zhòu,jié/jí,fēn/fèn;D.pián/pián,qì/qiè,
dǐ/shì。
2.D 【解析】 A.决窍—诀窍;B.家俱—家具;C.震摄力—震慑力。
3.(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4.(1)第一次是宋江为救投奔梁山的时迁,率兵攻打祝家庄,却中了
埋伏,兵败而归;第二次是宋江为一雪前耻,二打祝家庄,王英、秦
明等人被捉,再次失利;第三次,在孙立等人的策应之下,梁山好汉
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取得胜利。
(任选两次)
(2)示例1:革命者在狱中举办新年联欢会,贴春联,演节目,互赠“贺
年片”……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们互相鼓励,表现出质朴真诚的
革命情谊和顽强乐观的革命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示例2:革命者要求开追悼会悼念龙光华,被拒绝后大家团结一致,绝
食抗议,坚持四天不动摇。
难友们在极端恶劣的情境中不畏强暴,肝
胆相照,令敌人胆战,令战友振奋,最终为龙光华举行了庄严的追悼
会。
5.③④⑤①②
6.(1)示例1:用缤纷的画笔来挥洒青春的色彩;
示例2:莫让年华付东流;
示例3:我的美丽我打造我的青春我做主;
示例4:展望青春放飞梦想。
(2)点拨:可以从称呼、问候语、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提出希望或宣
布活动开始等方面组织材料。
(3)一是要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
质。
二、
(一)
7.就业培训的其他学员、教授、“我”。
8.教授是想了解一下学员对自己的母亲了解多少,罗列了这么多细致
而又很好回答的问题,而学员却仍不知道,更突出了人们对亲人的忽
略。
9.句子运用对比修辞,突出了我们对亲人的忽略,表达了我们对亲人
的愧疚之情。
10.示例:父母养育了我们,他们老了,需要儿女照顾了,做儿女的
应该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以工作忙等为由,忽视了对父母的关
心和照顾。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一个做儿女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11.是单细胞生物,却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力、
极强的记忆力与学习能力、独特的资讯处理方式。
12.列数字、作比较。
将黏菌寻找食物的时间与工程师完成任务的时
间进行比较,鲜明地突出了黏菌具有惊人的设计能力这一特点。
13.不能删去。
“很有可能”表猜测,不肯定。
如果删去,就表示“一
定会因发生意外而中断”,这与事实不符,表达不准确。
三、
14.B 【解析】 A.时候/季节;B.读,看/读,看;C.可以,能够/
大约;D.暖和/和乐。
15.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16.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
17.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
神。
18.“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19.世间万物都有规律,不应强求,好像月有阴晴圆缺,自古不能改
变。
四、
2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