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密协议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保密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技术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
在我国,技术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合同法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技术保密协议作为一种民事协议,符合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技术保密协议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具有法律效力。
三、劳动合同法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
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技术保密协议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一并签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技术保密协议中可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四、商业秘密法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第二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技术保密协议的签订,旨在保护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被泄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第三条规定:“商业秘密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保护其商业秘密:(一)制定保密措施;(二)与负有保密义务的人签订保密协议;(三)对商业秘密进行标记;(四)采取其他合理措施。
”技术保密协议是商业秘密权利人采取的合理措施之一。
技术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在签订技术保密协议时,应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以充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