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建的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关于山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建的简析
课程是任何一所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的改革是一所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学校教育是面对学生进行的,而课程是学校为学生设计安排的,是学校联结学生的纽带,是学校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的根本手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职业教育的春天悄然到来。
这是山区职业教育的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而对于山区中等职业教育要走出困境,实现大发展,必须改变与市场脱节的现状,要以就业的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上办出特色。
在职教大发展的形势下,能否抓住机遇,依据市场的竞争与变化,及时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和探索,重新建构中职计算机课程模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山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逐渐被重视,以及市场的竞争与变化,中职教育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与之相适应地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但目前山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单一,素质水平、发展方向、兴趣爱好不相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班集体,不能分专业进行教学,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所开设的课程不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1)教学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制定不合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不科学;(2)理论课与实训课的课时分配不合理;(3)教学实习、实训的企业缺乏;(4)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缺少综合课程,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5)教学使用软件的版本陈旧;(6)计算机教师闭门造车,自我主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低,与沿海城市相比观念滞后,接触新的科技知识迟,信息沟通闭塞;(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方、学校课程几乎没有;(8)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不紧密,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脸,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山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山区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信息化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不是科学型、工程型的人才,应以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建立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通过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行厂校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让他们走进企业就能上岗,解决企业的用人之急,为学生未来发展拓展空间。
以办公文员、文字录入、图像处理、电脑组装与维修、动漫制作等就业岗位为导向,适应地方经济需要,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继而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山区中职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
学校进行课程设置要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为一所山区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