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4份打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两名同学争论谁拿的水果用分数表示是1/3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单位“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达的数量也不同,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分数,有先找单位“1”的意识,表达时要说清单位“1”。
3、对比新旧知识,让学生探索发现,对于分子、分母有什么新的认识,在学生理解基础上总结出分数的意义。
课后:
1、拓展练习,完成同学查找的思考题。
2、学生总结对分数的新认识,并提出关于分数知识的疑问。
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
每位学生一张随堂“探究学习单”。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单位“1”,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感受分数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体验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数学眼光看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充分认识单位“1”,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体验分数意义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
图
技术
应用
时间
安排
一、
课前展示谈话:以前我们学过分数,
你还记得什么知识。
介绍分数的起源。
学生介绍查到的有关分数的资
料。
给自己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写一个分数,说说分子、分
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个分
让学生
明确本
节课学
习目
标、及
学习习
惯目标
出示
课件
、投
影学
生预
学单 3
分钟
数的意思)
二、
课堂探究(一)通过实际问题,认识
单位“1”。
探究活动一:小亮看了一幅
图后,写出了1/2这个分数,
你能猜想一下图可能是什么
样吗?请你把你的想法画出
来。
巡视过程中找出学生不同画
法(一个的、一些的)
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
可以看成像这样的单位
“1”?我们来看看。
结合预学单学生对于“1”
的认识,出示课件列举:
不论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
体,单位“1”表示的都是什
么?
回顾总结:单位“1”到底
学生可以用学具摆一摆、画一
画。
学生展示
1、把一个图形、线段平均分的;
2、多个图形平均分的。
总结:
像这样一个图形、几个图形、
一个计量单位……我们叫它单
位“1”。
看图观察,独立思考后回答:
一个番茄,一块月饼、一盒饼
干可以看成单位“1”
观察后进行分类,分成哪两
类?
交流:
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
概括成一个整体。
使学生
意识到
平均分
的可以
是一个
物体,
也可以
是一些
物体,
为认识
单位
“1”做
铺垫。
调动生
活经
验,抽
象出一
个物体
和一些
物体可
以看成
一个整
体,认
识并理
解单位
“1”。
出示
课件
操作
学具
25
分钟
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活动二:
判断一下,他们说的对吗?
引导学生正确判断,有先找单位“1”的意识。
这两个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量是不同的。
(三)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意义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有什先独立判断,思考理由。
再小组讨论,汇总思路。
小组展示讨论过程,操作学具
圈画单位“1”:小明说我拿了,
实际上是把桌子上的水果看成
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三
个苹果占一份,表示拿了这些
水果的;小红说我拿了实际上
是把三个梨看成单位“1”,平
均分成三份,每个梨占一份,
表示拿了这些梨的
得出结论:
他们说的都不对,都没有说明
单位“1”是谁。
改正:小明拿了这些水果的,
小红拿了梨的。
相同点:都是把单位“1”平均
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不同点:水果的是三个苹果,
梨的是一个梨。
根据本节课对单位“1”的认识,
理解的意义。
让学生
充分认
识单位
“1”,
抓相同
点与不
同点,
明确单
位“1”
不同,
同一个
分数所
表示的
实际量
是不同
的。
表达时
要说清
单位
“1”。
进一步
认识
这个分
数,通
过理解
的意
么新的认识。
请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后,你认为什么是分数?分母的3表示把单位“1”平均
分成3份,分子的1表示其中
的1份。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
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它
的三分之一。
义,总
结出分
数的意
义。
三、
巩固练习
四、
课堂回顾与总结1、指出各题中的单位“1”。
2、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分
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
七上八下十拿九稳
课堂回顾:
通过课堂探究我们再一次认
识了分数,你对分数有什么
新的认识?
你的课前目标达成了吗?
课后思考:
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
疑惑的地方?对于分数你还
有什么想了解的?
(1)把所有圆圈看成单位“1”,
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占其
中1份。
(2)把这条线段看成单位“1”,
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5份。
(3)把全班人数看成单位“1”,
平均分成8份,男生占其中的5
份。
(4)把一年的零花钱看成单位
“1”,平均分成4份,捐的钱
占其中的3份。
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说出
分数,并用分数的意义解释。
先小组交流,每位组员都说一
说,再与全班同学交流。
会找单
位“1”,
能掌握
分数的
意义,
同时为
分数单
位的认
识做铺
垫。
课件
出示
10
分钟
五、
作业布置1、任意写一个分数说说这
个分数的意义
2、学生出思考题:
一杯牛奶,乐乐喝了2/5后倒
满了水,又喝了2/5再把水倒
满;最后乐乐把杯中的水和
牛奶全喝了,请问乐乐喝的
水多还是牛奶多?独立完成。
学生课后完成,完成后可以小
组交流。
根据学
生兴
趣,分
层布置
作业。
课件
文字
2
分钟
板书设计
分数再认识---分数的意义
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
一个整体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课堂观察:课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有理有据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语言评价。
2学习效果展示:展示学生探究活动一的看分数猜图,以及探究活动二小组讨论的成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小组活动,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课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自身水平分层次给自己制定目标。
课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本次课的学习评价。
包括自评、他评和互评。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认知水平和思维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进一步探索分数知识的欲望,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抓住教学重点,通过看分数猜图的活动,结合预习单上学生对于1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分数中的单位“1”。
再通过两名同学争论谁拿的水果用分数表示是1/3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单位“1”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达的数量也不同,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