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导学案
【考纲要求】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4.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
【学习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确定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在地图上填注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能够说出各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
3、运用各类图表,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特征。
4、结合矿产与城市分布图,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
5、结合2013-2015年出现的自然灾害事件,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
填图训练
1、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东北平原(根据图中字母填出:
三江、松嫩、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
3、填出图中相应图例代表的矿产产地名称
4、在图中相应填出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名称
5、在图中画出34°N、40°N、120°E三条经纬线
知识梳理
一、位置及范围:(查地图)
1、位置:、以东,以南,以北,东临、。
2、范围:黑、吉、辽、内蒙古东部、京、津、冀、晋、鲁、豫、苏(北)、皖(北)、陕、宁、陇南。
(面
积:20%;人口:40%)
二、自然地理特征:(查地图)
1、地形:
(1)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2)高原:黄土高原
(3)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秦岭(北坡)
(4)丘陵:辽东丘陵、辽西丘陵、山东丘陵
2、气候——以气候为主
(1)热量带:暖温带-(长城)-中温带-(兴安岭以北)-寒温带
(2)干湿区:年降水量:400mm~800mm,多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注:长白山区为湿润区)(3)气候特征:
3、河流:(1)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2)松花江、嫩江、辽河
(3)黄河(汾河、渭河)、海河、淮河(4)京杭大运河
(1)煤、铁、石油蕴藏丰富(查地图)
△煤:黑龙江—;辽宁—;河北—;
山西—;陕西—;内蒙古—准格尔;
(☆注意:请结合必修2“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复习)
江苏—;安徽—。
△油田: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河北—。
△铁矿:辽宁—;河北—。
盐场:盐场(我国最大):成因:①少②地形、泥质滩地
(2)天然森林宝库——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三、农业
【高考链接】 (2008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针叶林带
C .山地荒漠带
D .山地冰雪带 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即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的 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中最弱的环节是
A .降水
B .下渗
C .蒸发
D .地表径流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图示该地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故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山麓自然带可能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图示山脉均较高,故山上可能形成山地针叶林带。
第2题黄土高原虽然水土流失严重,但黄土塬因地势平坦且面积广大,下渗较强,地表径 流较弱。
四、工业
【合作探究】传统工业的转型--曹妃甸工业区
【思考1】“首钢迁往曹妃甸的原因?”
【思考2】分析曹妃甸工业区有利的发展条件。
【思考3】分析建设曹妃甸港口的区位条件: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回答1~3题。
1、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 A .玉米和小麦 B .甘蔗和甜菜 C .高粱和谷子 D .油菜和花生
2、A 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 A .玉米和小麦 B .大豆和甜菜 C .水稻和小麦 D .高粱和小麦
3、B 区域与A 区域相比 ( )
A .土壤肥沃 B
C .机械化程度高 D
4、 A 工业结构较单一 C 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5、A .土地 B 水源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6~9题。
6、一般情况下,河流R 的汛期是 ( )
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
C 只有秋汛
D 春汛和夏汛
7.城市P 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是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 、水电站 B 、油田 C 、天然气田 D 、煤矿
8.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交通发达
D 水热条件好
9、城市Q 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10.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 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东北地区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 .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 .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二、综合题
1.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最主要的不利因素是 。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究其原因,从自然条件
看: ;
从社会经济看: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是 。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是 。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北方各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
A 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 B.1月平均气温在00C 以下 C.都位于地势第三阶梯上 D .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读图,回答2~3题。
2.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的有利 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光热条件好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3.与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的区位因素相比,北德平原小麦 种植区分布较少的原因可能是( )
A 土壤肥沃多冻土 B.类似三江平原的沼泽多 C.日照时间短,热量少 D.以水稻种植为主
(2010·安徽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 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4~5题。
4、“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 )
A .水平错断
B .褶皱凹陷
C .断裂陷落
D .水平张裂 5、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A .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 .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 .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 .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完成6~8题。
6.该地位于我国的(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7.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D )
A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 .蓄水拦沙、滞洪蓄水
C .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D .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8.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 .水资源
B .生物资源
C .石油资源
D .煤炭资源
首都钢铁公司从北京市迁至河北曹妃甸,通过填海造陆,建成年产1500万吨的钢铁精品生产企业。
读图,回答20~21题。
9.首钢新址曹妃甸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 .有利于保护环境
B .便于引进外资
C .海运便利
D .劳动力密集 10.北京仍将保留首钢总部,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管理
B .便于信息交流
C .靠近政治中心
D .交通发达
二、综合题
1、图6和图7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中饼图是C 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 、B 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2
A 、
B 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1) 与A 相比,B 的气温有何特点? (2) 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3) 甲区域是玉米和 (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 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4) 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5)根据图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
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度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下降到现在的1.6元/kg。
材料2
材料3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
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双选)( )
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
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________。
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他省份。
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