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东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答案请填涂到答题卡上。


1. 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

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礼乐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制
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叙述战国时期齐国教育和学术中心“稷下学宫”时写道:“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对上述史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稷下学宫”乃孔子开创私学讲学之地
B.荀子曾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并发展了儒学
C.“稷下学宫”建立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标志
D.司马光意在反对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
3.水利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
①郑国渠②“井渠”③都江堰④白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

“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

据此推知
A.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 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 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5. “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上述记载最可能出自
A.汉代《神农木草经》B.东晋《抱朴子》
C.南宋《梦粱录》D.明代《天工开物》
6. 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

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

”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7. 黄宗羲的思想虽然成为近代康有为等反专制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武器,但两者大有不同。

与康有为比较,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依托儒家思想宣传自己主张
B.以人民主权来否定帝权
C.批判专制但未否定传统体制
D.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8. 《清会典》中有记载:“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对该机构的描述有误的

A.机构简单,人员精干 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C.有官无吏,职有定员 D.提高办事效率,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
9. 近代中国,列任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

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

②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③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④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10. 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

下列
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1914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帅部,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

袁世凯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临时约法》中的
A.责任内阁制 B.君主立宪制 C.两党制 D.议会制
12.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传出捷报:在激战8昼夜后,日军开始溃退。

自上海、太原、南京相继沦陷后,中国在战场上从未传出过如此激动人心的战报。

这份捷报源于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13. 下图所示为1950—1978年中日贸易概况。

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在建国初期与日本没有任何往来 B.中日建交推动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C.70年代初期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对象 D.经济交流决定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14.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

下列内容属于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 20世纪90年代,联想在香港挂牌上市,柳传志向中国科学院提出红利分配方案,65%归中科院,35%归员工。

到2000年,分红权在柳传志的努力下变成了股权,联想的资产分配日渐清晰。

这些变化得益于中共中央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最早提出这一规定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16. 右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推动这一发
展的努力开始于
A.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
C.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保护法》
D.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17.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罗马法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

”由此可知
A.法律推理与研究的方法是自然法的体现B.各国法律的趋同现象表明自然法的实现
C.实定法是自然法抽象原则的具体化 D.自然法不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
18. “人人生来同等自由和独立,并具有某种固有的天赋权利……其中有享受生活和自由,依靠获得并拥有财产,及追求并得到幸福和安全”,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诞生于
A.古希腊城邦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19.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困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

”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20. 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右图为1821年至1910年世界人口流动的示意图,其形成原因不包括
A.殖民探险活动在全球兴起
B.远洋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
C.国际劳动分工进一步深化
D.生产社会化程度显著提高
21. 马克思看到街上展出一个电力机车模型,兴奋地说:“这件事的后果是不可估计的,经济革命之后一定要跟着政治革命。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件事”发生时期的“经济革命”范畴的是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2. 康有为在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展开了自己的哲学论证,他认为:为始之气,皆本于热,有热则有力,有力则有吸力,有离心力,有拒力。

启发了康有为这一认识的科学理论最有可能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 C.相对论 D.天演论
23. 1941年10月l日,美英苏开会签订议定书,规定从会议结束至1942年6月,美英每月向苏联提供飞机400架、坦克500辆和其他武器、军用物资;苏联则向美英提供军工原料。

该议定书
A.在斯大林格勒会战背景下签署 B.体现了《大西洋宪章》的精神
C.表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开始联合行动 D.为战胜从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在1947年5月提交的一份备忘录中,美国副国务卿克莱顿说:“没有美国更为迅速的大量援助经济社会和政治解决将遍及欧洲……除了对世界未来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外,对我国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将失去我国剩余产品的销售市场”。

克莱顿意在强调A.援助西欧的出发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B.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复苏作用显著
C.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美国逐步控制欧洲 D.美国必须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
25. 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与运行,体现出“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等特征,该经济组织的标志是
二、非选择题(有2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共2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是外资企业的大幅增加。

由于担心外国人会控制中国的矿产资源、铁路,以及现代工业经济,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商部和交通部,组织地方商会,并着手修订法典,保护和鼓励各项资本运作。

中国的官员,有识之士以及商人急切地在这些领域成立自己的公司,从1895年到1913年间,成立的新兴企业多达549家,主要集中在缫丝、棉纺织品、食品加工、公用事业以及采矿等行业……虽然现代工商业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这一时期仍可以看作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开篇。

——周锡瑞《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材料二 1895年的甲午战败震动了整个士林……当新兴的维新在京、沪受阻时,湖南成了维
新的中心。

例如,熊希龄出身于湘军将领之家,此前完全是在传统教育的浸润下成长,还沉迷在湘军的辉煌功绩中。

但他在甲午战败后慷慨上书朝廷,“与其坐而待亡,孰若革新庶政,与列强比埒,乃为上策……吾愿为爱国同仁,鞠躬尽瘁,临危就义,以拯吾国”。

不料被慈禧痛批并发落回湘。

从1896年到1898年,他几乎介入了湖南维新的所有活动,在当时激烈而复杂的斗争中实际站在了梁启超一边。

1898年到1902年被革职。

1902年至1905年,他重获起用……于1904年兴办了醴陵瓷业及学堂。

——整理自应星《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13年间“经济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的原因。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熊希龄的思想在甲午战争后的变化,并指出他在湖南地区为中国社会近代化所做出的努力?(5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萧条波及面这么宽,程度这么深,持续时间这么长……当每个国家都转而保护它自己的国家私利的时候,全世界的公共利益就遭受到被损害的命运。

而这时,所有国家的私利也就随之受到损害。

1933年6月12日,由国联发起的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美、英、法等国能否合作,恢复金本位,稳定各国货币,国际汇率和降低关税,以阻止国际贸易的乱象。

当美、英、法代表就要达成稳定汇率计划的谅解时,罗斯福致信会议导致了会议的失败。

1934年2月,每个财政部宣布美元贬值,由每盎司黄金兑换20.67美元降到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以保护本国工业和刺激出口。

同时,美国政府还拒绝削减关税。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材料二孤立主义者普遍相信,卷入国外的纷争,奉行对外干涉的国际主义路线,特别是卷入外部的战争还会使总统和行政部门获得无限的权力,从而破坏美国的宪政体制,威胁美国的公民自由。

后来的历史证明,孤立主义者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水门事件”所揭露的总统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公民权利的践踏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在国会弹劾尼克松总统时,德克萨斯州女议员芭芭拉.乔丹表示:“总统指使他的助手作伪证……隐瞒偷偷摸摸的入侵行为,并企图与一位联邦法官妥协,而在公开场合又声明与刑事司法部门合作。

如果总统企图颠覆法律,他就应当受到弹劾。


——据王立新《踌躇的霸权》、教材等整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三国在经济上“转而保护它自己的国家私利”的主要表现。

概述美国国会为了克服1933年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总统“企图颠覆宪法”的具体表现。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被弹劾体现了联邦宪法的哪一原则?(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