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管窥及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管窥及启示
西北大学附中 谢阳 2019年6月13日
试题特点
一、语料选择聚焦优秀文化,突出“主旋律”, 强调文化自信。 二、能力考查突出情境性和综合性,落实学科 素养,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 三、作文凸显“文以载道”,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引导学生有责任有担当。
一、语料选择聚焦优秀文化,突出“主旋律”, 强调文化自信。
语用题继续采用综合语段,在情境中考查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 新增加了标点符号作用考查,考查方式也借助情境展开。让学生 在具体的语用情境中判断标点符号的用法。
作文首次以不同的应用文体写作作为任务出现。作文要求考生 以当事人的身份按要求写作,分别提供了五个场景。表达模块中 突出了写作的情境性。
2、综合性——指向核心素养
关注时代,不避讳对热点时事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 精神,提高思维品质。注重对学生三观的“框定”,明确道德“是 非”。
2、重视语用,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⑴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切合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的语文活动,在 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比如:主题教学活动
作文语言和结构:张智焱 “作文的小标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阿房宫赋》 《赤壁赋》
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方 语段综合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继承性,

展现出传统与时代并举。
新闻压缩
新闻压缩体现了时代性
“青春接棒,强国有我”
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 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深刻认识青年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 关系。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 伟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历史,坚定理想信
试题把知识、能力、思维品质和过程考查交织在一起。突出 语文的能力的实践性,反套路话答题趋势愈来愈明显。
小说阅读第8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 的能力。题干的核心词“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表现手法”即表 现人物的方法。而试题正是把基础知识和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考 查学生理解鉴赏能力。
第9题分析“苗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即考查 情节的作用。套路化答题在此并不适合。
背后的科技支撑》和研究报告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
造探索与实践》
莫泊桑的《小步舞》
萃取中外优秀文化,感受大师深刻的 艺术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史记·商君列传》
介绍商鞅锐意改革、奋斗进取的精神
试题类型
试题素材
选材特点
诗歌鉴赏 名句默写 语言运用
作文
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 体现杜荀鹤对儒家信念的坚定和正直奋斗 精神
“2017版课标”明确提出“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视野,领略人类 社会气象与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 富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引到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 书”,读书要有深度、有广度、有品位。
在Hale Waihona Puke 学中关注经典文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迁移。有意识挖掘 文本当中的文化精神。培养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2,在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考查上继续拔节。
作文要求学生在思考人生的同时关注现实。这样的话, 学生作文就不能坐而论道、泛泛而谈。
作文题入手容易,学生也不易偏题,都能谈到“青年”和 “国家”,但是要写好,写出彩就很难,这就需要一定的思 维深度和写作素养。
一点思考
1、阅读材料萃聚古今中外,聚焦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再看新闻压缩,考查考生基本的新闻知识。要求保留关键信 息。什么是关键信息:即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三、作文凸显“文以载道”,引导学生胸怀大格局。
1、在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上不断强化
紧扣2018年课标卷,继续突出引导学生把个人和时代、 国家、民族联系起来,从不同的时代中找到个人意义。让 学生感知青年奋斗与现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相互关系,体 会青年奋斗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正面引导考生增强担当意 识,激励奋斗精神。
试题类型
试题素材
选材特点
论述类文本
叶嘉莹论杜甫(节选)
引导学生认识伟大诗人杜甫成就的根 源,突出文化自信和担当意识。
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 文言文阅读
1954年《人民日报》社论 通过桥梁发展,感受中国复兴的历程。
《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
2018年的报道《港珠澳大桥
觉增强奋斗意识。
念,增强民族自信,树立家国情怀。
二、能力考查突出情境性和综合性,全面落实学科 素养,考查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
2019年高考题设置紧扣新课程标准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 性,通过富有意义的、真实的语文活动实践情境,考查学生的 语文能力和学科素养。主要表现为情境性和综合性。
1、情境性——凸显语用能力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 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引导考生从材料中迁移出来,结合 中国当代的伟大成就来深刻理解考查内容。
递进式小标题: ①乡音未改鬓毛衰 ②方言乡音“活”文坛 ③方言消亡引人愁 ④带上乡音去流浪
• 五言式、七言式、3+3、4+4
• ①一叹轻佻建古迹,无复当年深邃意
• ②二叹环境皆变移,名利场中仿制立 ③三叹国人乱抄袭,民族失却自信力 ——仿制古迹《复制景观三叹》
⑵注重学科基本知识和文学素养,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将置 于情境中,要求学生对于基础知识要内化和运用。要特别重视逻 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比如:诗歌 鉴赏15题,颈联的抒情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写法不同,这样写 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有什么作用?这道题要求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作答。而非直接呈现诗歌的相关知识。
写作要体现个人的大格局情怀。内容具体可感可知,避免 泛泛而谈,训练学生的“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同类比较,由此 及彼”“由个及类,多维解析”“由果索因、深度思考”等思维。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欢迎批评指正!
⑶ 阅读重在理解,扎扎实实发展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研究近 几年的高考设题,正确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 决问题。防止学生套路化答题。
3、作文教学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时代意识
核心要素:青年、时代、国家(社会)、文化
拓展视野、积累素材、提升思想。
教学中主题阅读:“家国情怀专题”“传统文化专题”“杜甫专 题”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