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性沥青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用:丁苯橡胶是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常用的改性剂。 丁苯胶乳可直接用于拌制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也可与 乳化沥青共混制成改性沥青乳液,用于道路路面和桥面防 水层。丁苯橡胶需用溶剂法或胶体磨法将其掺入沥青中。 丁苯橡胶对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抗冲击和耐磨等性能 均有改善;对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有明显提高,对高 温稳定性亦有适当改善。 氯丁橡胶(CR):是以2-氯-1,3-丁二烯共聚制得。
4.弹性指标 弹性恢复(15℃,30min,10cm,5cm/min): 弹性恢复试验:采用沥青延度试验设备,首先浇注8字形 沥青试样,冷却后放在l5℃的水中保温lh,接着脱模并在延度 仪上进行拉伸,拉伸温度为l5℃,拉伸速率为5cm/min。当拉 伸到10cm时,停止拉伸并从中间剪断试样,在水中原封不动地 保持30 min后,把剪断的试样两头对接起来并测量其恢复后的 长度。计算公式:
第3章
改性沥青
• 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
定义:是指“掺和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 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使 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的沥青结合料”。
• 改性剂
定义: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的或人工的 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分散在沥青中,改善或提 高沥青路面性能(与沥青发生反应或裹覆在集料表面上) 的材料”。 执行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2 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标准 3.3 改性沥青的生产技术
3.1 工程高聚物材料(Polymer)
一、高聚物材料的基本概念
1.定义:高聚物材料是组成单元相互多次重复连接而构成 的物质。 2. 特征
① 具有巨大的分子量 高聚物是由数目很大(一般为103—107)的重复结构单元, 以共价键的形式连接而成的,首要特征:具有大分子量。 ② 复杂的链结构 高聚物按其大分子链几何形状,可分为线型、支链型、 交联网状、体型等。
用作沥青改性
Polypropylene,缩写APP)、等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三种。 特点:抗拉强度较低,但延伸率高,耐寒性尚好。 常用作道路和防水沥青改性剂。
聚氯乙烯(PVC)的特点 :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化 学稳定性,主要缺点是变形能力低和耐寒性差。 聚氯乙烯与焦油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常用来作为煤沥 青的改性剂,明显改善煤沥青热稳性。 聚苯乙烯(PS)特点:无色透明具有玻璃光泽,但不耐冲击、 性脆、易裂,故目前是通过共聚、共混、添加助剂等方法生产 改性聚苯乙烯(Modified Polystyrene)。
3.高聚物的术语与命名 (1)基本术语 单体—低分子化合物(如乙烯CH2=CH2)。 链节—组成聚合物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如-CH2=CH2-)。 聚合度——聚合物中所含链节的数目n。 聚合物——链节相应组成的大分子。 高聚物——聚合度很大的的聚合物。
(2)命名方法 ① 习惯命名法:单体前加“聚”,部分后加“树脂”。 ② 系统命名法:IUPAC(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联合会)命名, 科技文献用。 ③ 英文缩写: 聚乙烯(PE)——Polyethylene 聚丙烯(PP)——Polypropylene 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 氯丁橡胶(CR)—— 丁苯橡胶(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
高聚物合金是指多组分和多相同时并存于某一共混物体系 中的聚合物。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简称SBS):是苯乙烯(S)和丁二烯(B)的 嵌段共聚物。
特点:SBS产品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呈多孔小颗粒, 它的性能兼有橡胶和塑料的特性,具有弹性好、抗拉强度高、 低温变形性能好等优点。 SBS是沥青优良的改性剂,可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 抗裂性,广泛应用于路面和屋面防水材料。 发展:为提高粘结力,开发了苯乙烯-异戊丁烯-苯乙烯三 嵌段共聚物(SIS);为改善SBS的耐久性和耐老化性,开发了饱 和型SBS(即SEBS)。
3.2 改性沥青的分类与技术标准 一、改性沥青的分类
1.热塑性橡胶类 2.橡胶类 3.树脂类
二、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质
1.温度敏感性 评价指标多种:普遍采用的指标有针入度指数 PI,针入度 -粘度指数PVN,粘温指数VTS及沥青等级指数CI等。 2.高温稳定性 环球法软化点是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评价指标,但据我 国长期使用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普通沥青有“软化点虽高,但 高温稳定性不好”的特点。这是由于我国大部分沥青属于多蜡 沥青,蜡影响了软化点,出现假象。 采用当量软化点T800——沥青的软化点实际上是个等粘温度, 研究证明,沥青软化点的温度大体相当于针入度为800,或粘度 为1300Pa·s时的温度,而且沥青的对数针入度与温度有良好的 直线关系,可通过三个以上温度(15℃、25℃、30℃或5℃)的针 入度建立回归直线,获得当量软化点T800。 经研究,发现T800与SHRP的高温性能指标动态剪切劲度模量 有良好的相关关系。
7.存储稳定性
对于不是在现场制作后马上使用的聚合物改性沥青,要进行 离析试验。 对于SBS类聚合物改性沥青:可以采用软化点差来表征离析 程度。试验原理是将改性沥青放入盛样管中,在高温条件下放 置一段时间后,从盛样管顶部和底部分别取样,测定其环球法 软化点之差,来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程度。 此外,也可以通过测定顶部和底部试样的针入度差,来反 映聚合物改性沥青中改性剂与沥青的离析程度。 对于EVA和PE等聚合物改性沥青:通常采用观察法来定性描 述这类聚合物和沥青之间的热储存性。试验时将聚合物拌入沥 青中成为混合物,在高温状态下灌入金属试样杯中,将杯放入 135℃的烘箱中持续保温15—18h,不扰动表面,取出试样杯后 先仔细观察试样,然后用一小刮刀徐徐地探测试样,检查表面 层稠度和底部的沉淀物。 试验应从烘箱中取出后5min之内进行,试样处于热态。
3.低温柔韧性指标
(1)当量脆点T1.2 由沥青的对数针入度温度回归直线方程求取针入度为1.2 时的温度,即弗拉斯脆点时的温度,可计算:
lg P A T K T1 .2 ( 0 .0 7 9 2 K ) / A
当量脆点T1.2操作简单,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将其列为低 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指标。 (2)低温延度(5℃,5cm/min ) 研究成果表明,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延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存在转折点温度,当速率为5cm/min时,温度低于7℃,各种沥 青的延度差别甚小,温度在7℃—15℃,延度值迅速拉开距离。 重交通道路沥青采用10℃的延度最为合适。 改性沥青采用5℃延度(速率为5cm/min)是合适的指标。
通常认为聚合物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和纤维三类。 实际上,随着高分子合金材料、复合材料、互穿聚合物 网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的不断涌现,各类高聚物材料的概 念重叠交叉,它们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
二、几种主要高聚物材料 1.塑料(Plastics)
(1)按用途分类 ① 通用塑料(General Plastics):产量大、用途广、成型 性好、价廉。如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等。 作用:作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改性剂。 ② 工程塑料(Engineering Plastics):能承受外力作用, 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好,在高温和低温下能保持良好 性能,可作为工程构件的塑料,如ABS塑料。 作用:可直接作为桥梁或道路结构构件。
6.耐久性指标 采用TFOT(RTFOT)后软化点的升高作为评价沥青抗老化 性能的主 要指标。我国现行沥青路面施工规范中,采用两个指标: (1)残留针入度比(25℃,lOOg,5s) 作为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的一个指标。 残留针入度比越大,说明沥青的抗老化性能越好。 (2)低温残留延度(10℃,5cm/min) 沥青老化后,对高温稳定性不会有影响,关键是低温抗 裂性能。不同单位测定的5℃延度值非常接近,具有良好的 重现性,并且5℃延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蠕变速率密切 相关,能充分反映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2)通用塑料的主要种类及特点 聚乙烯(PE)的特点:强度较高、延伸率较大、耐寒性好。 聚乙烯是较好的沥青改性剂,由于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 的耐寒性,并且与沥青的相容性较好,在其他助剂的协同作 用下,可制得优良的改性沥青。 近年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NWPE),聚合度n=(100~ 600)×104,密度O.936~0.984g/cm3,抗冲击强度、抗拉强度、 耐磨性和耐热性均大大提高。 聚丙烯(PP):按其分子结构可分为无规聚丙烯(Atactic
③ 晶态与非晶态的共存 高聚物可以呈晶态和非晶态结构,但是多为晶态与非晶态 共存。故同一种高聚物既有固态性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又 有液态性质(加热可以流动)。 ④ 同一种高聚物可加工为不同性质的材料 例如聚胺酯树脂可以加工为聚胺酯弹性纤维,又可加工为 聚胺酯橡胶,还可加工为聚胺酯泡沫塑料。 ⑤ 高的品质系数 所谓品质系数为极限强度与密度之比。由于高聚物极限强 度时的密度小,故其品质系数较传统材料(钢材、混凝土等) 高,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
2.橡胶(Rubber)
(1)定义:橡胶是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较大形变,外力撤除后 又迅速复原,具有高弹性的高聚物。 (2)几种传统的常用橡胶材料: 丁苯橡胶(SBR):是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而得的共聚物。 是合成橡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通用橡胶。
特点:按苯乙烯占总量中的比例,分为丁苯-10、丁苯-30、 丁苯-50等牌号。随着苯乙烯含量增大,硬度、硬磨性增大, 弹性降低。丁苯橡胶综合性能较好,强度较高、延伸率大, 抗磨性和耐寒性亦较好。
弹性恢复率= 10-x 10 100%
式中,x为恢复后的试样长度(cm)。 弹性恢复试验的恢复率越大,表明沥青的弹性性质越好。 美国AASHTO的试验方法中试件的拉伸长度为20cm,恢复时间 为60min,而且特别规定在试件拉伸到20cm时并不立即剪断,而 是稳定5min后剪断。
5.粘韧性指标——评价沥青材料在低温下表现为良好的柔韧性 还是脆硬性,是改性沥青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测力延度(10℃,5cm/min): 测力延度(Force Ductility Test)试验:简单易行,只要 在延度试验时加装一只测力传感器并接上记录仪就可。试验温 度定为10℃,拉伸速度为5cm/min。必须注意:力的测定是测力 延度试验的关键,由于力比较小,要求测量与记录仪器的精度 高,重复性好。AASHTO要求测力传感器应精确到0.0445kN。 测力延度曲线充分显示了材料的粘韧性质,力的峰值和延度 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延度愈大,峰值力愈小;延度愈小,峰值 力愈大。峰值力减小的坡度也随延度的增大而减小。 可结合测力延度的力-变形曲线的形态,考虑选用单位峰值 力所产生的变形,即D/Fmax定义为延度拉伸柔量,它反映了变形 和应力两个参数,可反映沥青的抗变形能力。 D/Fmax越大,表示柔度越大,这比单纯的力和延度具有一 定的优越性。
4.分类 ① 塑料:具有可塑性的高聚物材料。 可塑性——是指当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受到外力作用时, 可产生变形,而外力除去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形状。 按其能否二次加工,又分为热塑性塑料(线型结构高聚 物材料)和热固性塑料(体型结构高聚物材料)两类。 ② 橡胶:具有显著高弹性的高聚物材料。 高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较大的变形,当外力卸 除后又可恢复原来的形状。 按其产源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类。 ③ 纤维:是柔韧、纤细而且均匀的线状或丝状,并具有相 当长度(直径的100倍以上)、强度和弹性的高聚物材料。 纤维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 纤维)两类。
特点:氯丁橡胶呈米黄色或浅棕色,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和相对伸长率。耐磨性好,且耐热、耐寒,硫化后不易老化。 由于它的性能较为全面,是一种常用改性剂。 氯丁胶块用溶剂法可掺入沥青;氯丁橡胶乳与乳化沥青共 混均可用于沥青混合料,亦可作为桥面或路面防水层涂料。
3.高聚物合金(Polymer Alloy)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EVA)特点:是由乙烯(E) 和醋酸乙烯酯(VA)共聚而得的高聚物。为半透明粒状物,具有 优良的韧性、弹性和柔软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刚性、耐磨性 和抗冲击等力学性能。
EVA的力学性能,随醋酸乙烯醋(VA)的含量而变化,VA含量 越低,其性能则接近低密度聚乙烯,主要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 如软化点和粘度;VA含量越高,则似胶物的比例愈大,对低温 性能也有一定的改善。EVA为较常采用的沥青改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