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PPT课件《三国鼎立》ppt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分析:教师私人办校要取得授权许可证,相当于今天的教师资格证。随着人数的扩张,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所有的教师联合成特殊的组织,也就是教师行会,相当于现代大学的院系;学生则组成同乡行会,双方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④著名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巴黎大学最初是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1200年,法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1215年,教皇特使为巴黎大学制定了第一个章程,取消圣母院对巴黎大学的控 制权,巴黎的教师协会获得了合法团体的资格,成为被法律承认的大学。1168年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来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了剑桥大学。13世纪的牛津大学,是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也是西方近现代的科学的萌芽之地。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引导学生阅读P44“相关史事”)以最早兴起的博罗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学生大学”,由学生主持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如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以法国巴 黎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先生大学”,由教师掌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德国等地的大学,则多属此种类型。 ⑤大学的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⑥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⑦大学的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⑧大学课程的设置及其评价
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讲授新课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定都成 都。
吴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三国经济发展与开发
用人多疑,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 意见,治军不严。
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
曹军
孙刘联军
力量对比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特点
以少胜多
战术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水火齐攻
结果
曹军大溃,北撤
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荆州
曹军
孙刘联军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水土不服,且部习水战。 曹操骄傲不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D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随堂训练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
B 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②大学产生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分析: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的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希腊、罗马古典著名和阿拉伯文化则成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③大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分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大学”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院系,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和现代大学的学科设置以及学位制度基本相同。 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图示小结
东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汉
末
赤壁之战
年
军 阀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 晋
混
战
孙权
吴
分裂割据 生灵涂炭 江山一统 国泰民安
随堂训练
C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A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毛泽东眼中的曹操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 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 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 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1、背景: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2、战役
战役 时间 地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作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邺
袁绍
延津
黎阳 白马津 白马
官渡
乌巢
曹操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袁绍 败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 得政治优势。 ②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 ③军事上:发展军事实力。 ④重用人才。
功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过 界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定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
你眼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用相关史事加以说明)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 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 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魏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翻车)
蜀国 吴国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民族 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锦名扬天下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曹操眼中的曹操 “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三国演义》
史学家眼中的曹操 陈寿《三国志》:“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超出普通世人)之杰矣。”
当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讲授新课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
汉,史称蜀汉,定都成 都。
吴
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定都建业。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
三国经济发展与开发
用人多疑,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 意见,治军不严。
战役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
曹军
孙刘联军
力量对比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特点
以少胜多
战术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水火齐攻
结果
曹军大溃,北撤
影响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荆州
曹军
孙刘联军
在官渡大战中以少胜多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
曹军来自北方,士兵疲惫,水土不服,且部习水战。 曹操骄傲不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D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随堂训练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
B 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②大学产生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分析: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的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希腊、罗马古典著名和阿拉伯文化则成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③大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分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大学”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院系,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和现代大学的学科设置以及学位制度基本相同。 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图示小结
东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魏
汉
末
赤壁之战
年
军 阀
刘备 ( 208年)
联合抗曹
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 晋
混
战
孙权
吴
分裂割据 生灵涂炭 江山一统 国泰民安
随堂训练
C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随堂训练
A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毛泽东眼中的曹操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 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 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泽东眼中的三国人物》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 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1、背景: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2、战役
战役 时间 地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作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邺
袁绍
延津
黎阳 白马津 白马
官渡
乌巢
曹操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曹操 胜 袁绍 败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 得政治优势。 ②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发展经济。 ③军事上:发展军事实力。 ④重用人才。
功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过 界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定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
你眼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请用相关史事加以说明)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 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 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魏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翻车)
蜀国 吴国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民族 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蜀锦名扬天下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 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曹操眼中的曹操 “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三国演义》
史学家眼中的曹操 陈寿《三国志》:“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超出普通世人)之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