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单胞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概述
假单胞菌属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等。

铜绿假单胞菌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种。

2.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
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

3.2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蓝绿色、透明溶血环的菌落,有生姜味。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可形成5种不同的菌落。

①典型型:菌落不规则,边缘呈伞状伸展;②大肠菌样型:菌落圆形凸起,无色透明,似大肠埃希菌菌落;③粗糙型:菌落呈钮扣状,表面粗糙,或菌落中央隆起边缘扁平;④黏液型:菌落光滑,隆起,呈粘液状,嵌入培养基中,不易挑起,似肺炎克雷伯菌,但是无色;⑤侏儒型:生长缓慢,培养18小时尚不见菌落,24小时后才有细小菌落。

3.3生化特性氧化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乳
糖、麦芽糖、甘露醇和蔗糖;动力、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均为阳性;吲哚、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

3.4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蓝绿色或荧光色菌落、有生姜味,动力和氧化酶试验阳性,在4℃时不生长而在42℃时可以生长。

3.4.2 与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的鉴别三者均可产生荧光色素,但铜绿假假单胞42℃时生长,后两者则不能生长。

3.5 操作步骤
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鉴定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质控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病人,经抗生素治疗3-4日后,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要经常做抗生素药敏试
验。

7.临床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土壤以及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与肠道黏膜中,为条件致病菌。

当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等原因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起感染。

可引起烧伤创面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脑膜炎、菌血症等。

8.鉴定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