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选修3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1910年美国每个农场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场工人收入的40% 而到1930年时这一比例已低于30% 占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农业人口的贫困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
A. 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B. 不利于美国国内市场的开拓
C. 成为大萧条的导火索
D. 降低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农业人口陷入贫困中农业收入的减少会限制农民对产品的需求在生产力提高的前提下产品增多需求降低继而价格竞争会缩减企业利润引起工资下降、裁员等进一步降低民众的购买力这不利于美国国内市场的开拓故B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股市的崩溃是大萧条的导火索故C项排除
D项主要指出口贸易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故选B
2.下图所示为21世纪以来世界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据此可知当今世界()
A. 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动力
B. 新兴市场国家主导着国际经济格局
C. 发达国家丧失了经济发展的优势地位
D.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型收效明显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值这说明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故选A项虽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快但是发达国家依然主导着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故排除B项发达国家虽然经济增速慢但是发展优势仍在故排除C项
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故排除D项
故选A
3.从1929年11月19日起胡佛劝告铁路公司的董事长们金融工业贸易、建筑界的领袖们维持生产和现行投资同时要求劳工界领袖放弃增加工资要求这表明当时美国()
A. 在原则上同意大规模干预经济
B. 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清醒认识
C. 并未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在应对危机中采取了消极措施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胡佛对经济的干预采取劝告模式具有自愿性这说明政府并未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 C项符合题意
由材料中“劝告”可知当时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危害并没有清醒认识故B项排除
采取何种措施应对经济危机是政府的一种手段胡佛也曾自信地认为自由放任政策能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因而不能说明其措施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故D项排除
故选C
4.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由于日本侵略者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能说明该论断的主要史实是中国()
①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②发表了《开罗宣言》
③参加了波茨坦会议
④参与了联合国的创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材料的意思是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雅尔塔协定中国没有参与并且在加尔塔协定中还做了一些有害中国利益的决定不能体现出中国大国地位
②开罗宣言是1943年中美英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发表的宣言以大国身份参加在会议上要求日本归还中国的台湾维护了中国的权利
③波茨坦会议中国没有参加体现不出中国的大国地位
④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的创立并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体现出中国的大国地位
5.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A. 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亡
B. 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 政治精英重视语言改革
D. 新兴国家独立缺乏政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6.十月革命后美国政府在外交上不承认苏联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民众掀起承认苏联运动,大部分美国报纸也赞成美苏关系正常化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法西斯侵略的扩大
D. 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答案】A
【解析】
7.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半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经过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A. 1937年
B. 1942年
C. 1945年
D. 1949年
【答案】C
【解析】略
8.有学者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运行情况作了统计调查发现发展较好的是如下产业廉价百货、烟酒业、娱乐游戏产业与博彩业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经济困境中人们寻求慰藉
B. 罗斯福新政增强人们信心
C. 工业革命后经济自由竞争
D. 技术革命时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A
【解析】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发展较好的是如下产业廉价百货、烟酒业、娱乐游戏产业与博彩业”表明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慰藉的需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故选A项
材料的统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尚未发挥作用排除B项
20世纪30年代初自由放任政策已经破产排除C项
“发现发展较好的是如下产业廉价百货、烟酒业、娱乐游戏产业与博彩业” 这些不是新兴科技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9.经济危机期间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以帮助企业缓和资金压力通过农产品销售法以帮助合作社周转资金通过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以防止农业、企业继续破产由此可知胡佛政府()
A. 为缓和危机进行了有限度的干预
B. 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调整经济
C. 彻底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对农业发展情况给予重点关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胡佛要求国会通过降低所得税的法令以帮助企业缓和资金压力通过农产品销售法以帮助合作社周转资金通过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以防止农业、企业继续破产”可知迫于经济危机的压力胡佛政府在坚持自由放任经济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政治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立法的相关信息排除B
C项说法绝对排除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A
10.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
A. 展示冷战局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B. 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C. 唤起人们对于国家统一的意识
D. 反映民族分裂对家庭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中爬起来开始赚钱变得玩世不恭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却背叛了婚姻说明战争对民众的负面影响不仅包括生命和财产还有更深层次的道德观念影片意在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故B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冷战和民族分裂故排除A、D
材料没有提到人们对于国家统一的意识排除C
故选B
11.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A.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B.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答案】B
【解析】略
12.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德意法西斯势力企图控制西班牙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B. 支援西班牙人民的“国际纵队”包括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华侨等
C. 苏联政府派遣精锐部队参战给予了极大的援助
D. 它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C
【解析】A.西班牙内战之中法西斯力量参与其间符合小二战的特点
B.西班牙内战之中代表进步的力量也参与其间体现了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
C.苏联并没有派精锐部队参战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D.西班牙内战是一次反法西斯战争符合材料的特点
13.如图为1962年英国的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有英国首相麦克米伦(骆驼脸者)、美国总统肯尼迪(拿剪刀者)、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针眼上下脸者)
驼峰上标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的国名作者旨在说明此时()
比骆驼穿针还难
A. 英国加入欧共体历经艰难
B. 美国利用法德削弱英国
C. 西方阵营内部矛盾复杂化
D. 欧洲联合源于美国支持
【答案】C
【解析】作者借助漫画形式说明德法给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设置障碍美国力促英国舍
弃英联邦而融入欧洲英国显然对此很不甘心西方阵营内部矛盾复杂化故选C项
欧共体诞生于1967年与作品创作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
二战后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重要盟友美国此举主要意在制衡德法故排除B项
欧洲联合源于维护成员国利益并非“美国支持” 故排除D项
故选C
14.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
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上述现象对美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 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
B. 埋下了经济危机的隐患
C. 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D. 提高了人们的福利水平
【答案】B
【解析】“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
肥和农用设备”表明分期付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持续繁荣”说
法错误故A排除
“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表明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隐患故B正确
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材料与社会福利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5.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 -100\% .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①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②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③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④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故
①④正确
各国全面加强经济干预是在二战后故②错误
③与题意无关排除
1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①时间长②范围广③破坏性大④首先爆发于英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排除含有
④的选项 A项正确
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7.(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17.(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

【答案】(1)违背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绝不单独与敌人媾和”的规定部分反法西斯
国家没有参加会议或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外.
【解析】(1)依据“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
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美国等国家单独与日本媾和违背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绝不单
独与敌人媾和”的规定依据“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可以得出部分反法西斯国家没有参加会议或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外.
【答案】(2)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朝鲜战争的爆发企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冷战前哨阵地.影响将日本拉入西方阵营加据了亚洲的冷战中日、苏日等双边关系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结束对日本战争状态.
【解析】(2)结合题干所给的时间来寻求其背景可知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
发加速了美国等国与日本的单独媾和以及美苏冷战的开始美国处于冷战的需要企图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冷战前哨阵地遏制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
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设立中国战区的认识
【答案】(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中国人
民的抗日战争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狂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
【解析】(1)根据材料“制订了联合作战规划”“希望日本人在那里继续打下去同时也希望不要因中国人遭到失败而使盟国士气受到打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粉碎了日军速决战的狂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
【答案】(2)认识中国战区的设立体现了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民党继续抗日的信心并维持和增强了中国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中国战区有力支持了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减轻了日军对苏联的压力有利于“先欧后亚”战略的推行
【解析】(2)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战区的设立体现了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民党继续抗日的信心并维持和增强了中国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中国战区有力支持了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减轻了日军对苏联的压力有利于“先欧后亚”战略的推行
1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经济上空前的变革和发展”的表现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问题
19.(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答案】(1)表现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问题强迫劳动、贫富分化(财富分配不均)、工人生活工作等条件差、疾病犯罪问题严重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表现为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依据“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雇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居住区的贫困、疾病和道德沦丧令人触目惊心……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4605起 1842年31309起……”可概括得出问题
【答案】(2)变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城市规划)、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促进了乡村的改变、时间观念增强等
【解析】(2)依据“工业革命期间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对煤等矿石的需求刺激了运河的开凿……铁路运输以其速度快、成本低而受人青睐 1870年英国铁路里程已达2.5万千米准时准点成为生活的准则……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可概括得出影响
20.(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
20.(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
【答案】(1)历史条件主观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确立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客观亚非国家逐渐落伍
【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观方面从经济、政治、市场、科技、思想等方面概括客观方面主要是亚非国家逐渐落伍
【答案】(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等
【解析】(2)根据材料“1945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是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可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是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另一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优势地位的丧失原因还有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世
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