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三、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途径
T
5
1
6
h1 h2 t h1 h3
4
3
2
影响热效率 的参数?
s
p 1, t1, p 2
14
蒸汽初压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t1 , p2不变,p1
T 优点:
5'
5
1' 1 6'
6
T1 • v2'
•
t
,汽轮机
4'
4 3
2' 2
s
出口尺寸小 缺点: • 对强度要求高 • x2' 不利于汽轮 机安全。一般要求 出口干度大于0.85~ 0.88
s
9
wnet ws ,12 ws ,34 t q1 q1
h1 h2 t h1 h3
一般很小, 占0.8~1%, 忽略泵功
h
1
4 3
3600 d wnet
2
蒸汽动力装置输出1kw〃h (3600kJ)功量所消耗的蒸汽 量,定义为汽耗率,用d表示。
s
10
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比较
15
蒸汽初温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p1 , p2不变,t1
T 5 4 3 2 2' s 优点:
•
1'
1 6
•
安全。 缺点: • 对耐热及强度要 求高,目前最高 初温一般在550℃ 左右 • v 汽机出口 2' 尺寸大
T1 x2'
t
,有利于汽机
16
乏汽压力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p1 , t1不变,p2
热一律
ha 1 h4 1 h5
h5 h4 ha h4
忽略泵功
1kg
h h ha h
' a
' 2 ' 2
36
抽汽回热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吸热量:
T 1kg 6 kg 5 (1- )kg 4 3
热效率:
1 a
q1,RG h1 h5 h1 h
1 a
5 4 3
蒸汽再热循环T-s图
T
6
T
5
6
4 2 3 1
b
2
s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T-s图
s
29
10-3 回热循环(regenerative cycle)
一、抽汽回热循环(regenerative cycle with steam extraction,regenerative cycle with feed-water heater)
27
蒸汽再热循环与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对比
6 5 锅 炉 高压透平 低压透平 1 发电机 a 2 凝汽器 节 流 阀
5
低 压 气 体 冷 却 器
高压气体冷却器 4 高压缩机 低压缩机 电动机
b
3
2 蒸发器
4 给水泵
3
6
1
蒸汽再热循环系统原理图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原理图
28
蒸汽再热循环与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对比
18
四、有摩阻的实际朗肯循环
1. T-s图及h-s图
汽轮机中的不可逆过程
汽轮机做功: 理想情况: 实际情况:
wT ,act h1 h2,act h1 h2 h2,act h2
wT h1 h2
19
2. 不可逆性衡量
a)汽轮机内部相对效率ηT(简称汽机效率)
考虑机械损失 ηm—机械效率
Di di Pi
实际内部功率
21
10-2 再热循环(reheat cycle)
一、设备流程及T-s图
再热循环示意图和T-s图
22
蒸汽再热循环的热效率
T
5 4 3
2
1 a
6 b
再热循环热效率与 再热压力有关 x2降低,给提高初压 创造了条件,选取 再热压力合适,一 般采用一次再热可 使热效率提高2%~ 3.5%。
12 汽轮机 s 膨胀 34 给水泵 s 压缩 T h 23 凝汽器 p 放热 41 锅炉 p 吸热
1
1
4
3 2
4 3
2
s
s
7
二、朗肯循环功和热的计算
汽轮机作功:ws ,12 h1 h2
凝汽器中的定压放热量: h 1
q2 h2 h3
水泵绝热压缩耗功:
4
3
2
s
ws ,34 h4 h3
T
wt,Tact wt,T
h1 h2act h1 h2
近代大功率汽轮机ηT 在0.85-0.92左右。 h2act的确定方法: 运行中,测出 p2 及 x2,按 hx= x2h″+ (1-x2)h′ 设计中,选定ηT 按
h2act h1 T h1 h2 h2 1 T h1 h2
第十章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Vapor power cycles
10-1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10-2 再热循环 10-3 回热循环 10-4 热电合供
10-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1
10-1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蒸汽及蒸汽动力装置(steam power plant)
1)蒸汽是历史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工质,19世纪后期 蒸汽动力装置的大量使用,促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促 使资本主义诞生。 2)目前世界约75%电力、国内78%电力来自火电 厂,绝大部分来自蒸汽动力。 3)蒸汽动力装置可利用各种燃料。 4)蒸汽是无污染、价廉、易得的工质。
32
蒸汽回热循环 (regenerative)
抽汽
1 1kg
冷凝水
a α kg 6 5 4
2 3 (1-α )kg
去凝汽器 表面式回热器 给水 抽汽 冷凝水
抽汽式回热
混合式回热器
33
回热循环T-s图如下。抽气口的状态点a为压力pk温度 Ta的过热蒸汽,抽气份额α。在回热器中定压放热,冷凝 成状态点5的水,将锅炉的给水从状态4加热至状态5,使 锅炉的吸热过程从水泵压缩后的状态点6开始至状态点1。 吸热量为q1=h1-h6,吸热平均温度为:
回热器两种方式 混合式
30
间壁式
31
蒸汽回热循环 (regenerative)
由吸热平均温度知,如果蒸汽的压力和温 度一定,提高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同样可提 高吸热平均温度,从而提高锅炉exergy效率。 回热循环:就是从汽轮机的中部抽出一部 分作过功、但仍具有某一中间压力pk的蒸汽, 供至回热器(给水加热器)中,用来加热来自 冷凝器的冷凝水,然后再经泵加压后一起供至 锅炉。蒸汽的焓增来自锅炉,经回热器后部分 热(焓)又返回到锅炉,所以称之“回热循 环”。
c)汽轮机轴功ws,轴功率Ps :
ws m wT ,act mT wT
D h1 h2 Ps mT P0 mT 3600
3.实际内部耗汽率di和耗汽量Di
di d h h 1 1 1 2 0 h1 h2act h1 h2act h1 h2 T
1 锅 炉 4 凝汽器 给水泵 3 2 汽轮机
简化(理想化): 12 汽轮机 s 膨胀
23 凝汽器 p 放热
发电机
34 给水泵 s 压缩
41 锅炉
p 吸热
5
朗肯循环p-v图
p 12 汽轮机 s 膨胀
4
1
23 凝汽器 p 放热 34 给水泵 s 压缩 2
3
41 锅炉 v
p 吸热
6
朗肯循环T-s和h-s图
锅炉中的定压吸热量:
q1 h1 h4
8
循环净功 循环热效率
w0 q1 q2 wT wP
T 1
w0 q1 q2 q2 t 1 q1 q1 q1
T1
T2
4 3 2
吸热平均温度 放热平均温度
q1 h1 h4 T1 s1 s4 s1 s4 h h q2 T2 2 3 s2 s3 s1 s4
代蒸汽动力循环朝着高参数方向发展。我国目 前采用的配套机组参数如下:
表1 国内配套机组参数
分类 初压/MPa 初温/℃ 发电功率/MW 低参数 1.3 340 1.5-3 中参数 3.5 435 6-25 高参数 9.0 535 50-100 超高参数 13.5 550, 535 125,200 亚临界参数 16.5 550,535 200,300,600
朗肯循环1-2-3-4-5-6-1与同温限下卡诺循环5-6-7-85和9-10-11-12-9比较,三个循环放热温度相同,能 否采用图示的两个卡诺循环呢?
T 4' 1
9
5 4 3 8 12
10
6 11 7 2 s
12
有两个关键问题: 其一,汽轮机出口位于饱和区,干度不大, 湿度太大使高速运转的汽轮机不能安全运 行,同时不可逆损失增大。因此,实际使 用的汽轮机出口干度一般限制在不小于 0.85-0.88。 其二,这样的卡诺循环,压缩过程将在湿 蒸汽区进行,气液混合,工质的压缩会给 泵的设计与制造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因 此,迄今蒸汽动力循环未采用卡诺循环。
放热量:
' a
q2,RG 1 h2 h
净功:
' 2
2 s
wRG h1 ha
t,RG
h1 ha 1 ha h2
h1 h
' a
1 ha h2
25
600
蒸汽再热循环分析 再热压力 pb=pa0.2~0.3p1
p1<10MPa,一般不采用再热 我国常见机组,10、12.5、20、30万机组, p1>13.5MPa,一次再热
超临界机组, t1>600℃,p1>25MPa,二 次再热
26
蒸汽再热循环的计算
T 5 6 1 a 吸热量:
b
q1 h1 h4 ha hb
放热量: q2 h2 h3
4
3
2
水泵耗功:
wp h4 h3
s 净功(忽略泵功): net q1 q2 h1 hb ha h2 w 热效率: t,RH
wnet (h1 hb ) (ha h2 ) q1 (h1 h4 ) (ha hb )
朗肯循环1-2-3-4-5-6-1与同温限下卡诺循环1-2-34'-1比较,两循环放热量q2相同,朗肯循环吸热量 q2 q1,R小于卡诺循环吸热量q1,C。 t 1 q1 T 4' 1 卡诺> 朗肯,但相同 9 10 温限下,卡诺循环吸 5 6 热过程在气态下进行, 4 气态物质定温过程十 分困难即4'1难实现, 11 7 2 3 8 12 过热蒸汽卡诺循环至 s 今未被采用。 11
1 T T*m Tm T5 6 C P1 a 2 T0
h1 h6 h1 h4 T s1 s6 s1 s4
* m
Pk
5
4 T0
3
P2
显然,回热循环可以提 高热平均温度,从而提 高锅炉的exergy效率和 循环的效率。
34
s
T
1kg 6 kg 5 (1- )kg 4
1
a
1 1kg
(h1–h2—理想绝热焓降(ideal enthalpy drop; isentropic enthalpy drop )
20
b)装置内部热效率(internal thermal efficiency) 忽略水泵功:
i
wnet,act q1
wT,act q1
h1 h2act T h1 h2 Tt h1 h2' h1 h2'
23
s
再热压力对循环热效率大小的影响
T
T1
1
1
1
T 1'
5 4 6 3
2
2'
2
T1
T 1"
T2
s
24
国产再热机组蒸汽参数规范 单机容量 (MW) 125 200 300 初压(MPa) 初温(℃) 13.5/550 13.0/535 16.5/550 16.5/550 再热压力(MPa) 再热温度℃ 2.6/550 2.5/535 3.5/550 3.6/550
2
一、朗肯循环 (Rankine cycle)
1. 水蒸气的卡诺循环
水蒸气卡诺循环有可能实现,但: 1)温限小 实际并不实行 2)膨胀末端x太小 卡诺循环 3)压缩两相物质的困难
3
2.水蒸汽的朗肯循环 汽轮机 锅 炉
四个主要装置: 锅炉 发电机 汽轮机 凝汽器 凝汽器 给水泵
给水泵
4
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的简化
a α kg
2 3 (1-α )kg
3
2
6 5
4
s 由于T-s图上各点质量不 1kg 同,面积不再直接代表 热和功 5
a kg (1- )kg 4
35
抽汽回热循环的抽汽量计算
T
1kg 6 kg 5 (1- )kg 4 3 2 a kg (1- )kg 4 s
1
a
以混合式回热器为例
T
5 4 1
优点:
•
T2
t
6
2
4' 3 3'
2'
s
缺点: •受环境温度限制, 现在大型机组p2为 0.0035~0.005MPa, 相应的饱和温度约为 27~ 33℃ ,已接近事 实上可能达到的最低 限度。冬天热效率高
17
蒸汽参数的影响归纳如下:
提高蒸汽初参数 p1,t1,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现
三、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途径
T
5
1
6
h1 h2 t h1 h3
4
3
2
影响热效率 的参数?
s
p 1, t1, p 2
14
蒸汽初压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t1 , p2不变,p1
T 优点:
5'
5
1' 1 6'
6
T1 • v2'
•
t
,汽轮机
4'
4 3
2' 2
s
出口尺寸小 缺点: • 对强度要求高 • x2' 不利于汽轮 机安全。一般要求 出口干度大于0.85~ 0.88
s
9
wnet ws ,12 ws ,34 t q1 q1
h1 h2 t h1 h3
一般很小, 占0.8~1%, 忽略泵功
h
1
4 3
3600 d wnet
2
蒸汽动力装置输出1kw〃h (3600kJ)功量所消耗的蒸汽 量,定义为汽耗率,用d表示。
s
10
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比较
15
蒸汽初温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p1 , p2不变,t1
T 5 4 3 2 2' s 优点:
•
1'
1 6
•
安全。 缺点: • 对耐热及强度要 求高,目前最高 初温一般在550℃ 左右 • v 汽机出口 2' 尺寸大
T1 x2'
t
,有利于汽机
16
乏汽压力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p1 , t1不变,p2
热一律
ha 1 h4 1 h5
h5 h4 ha h4
忽略泵功
1kg
h h ha h
' a
' 2 ' 2
36
抽汽回热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吸热量:
T 1kg 6 kg 5 (1- )kg 4 3
热效率:
1 a
q1,RG h1 h5 h1 h
1 a
5 4 3
蒸汽再热循环T-s图
T
6
T
5
6
4 2 3 1
b
2
s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T-s图
s
29
10-3 回热循环(regenerative cycle)
一、抽汽回热循环(regenerative cycle with steam extraction,regenerative cycle with feed-water heater)
27
蒸汽再热循环与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对比
6 5 锅 炉 高压透平 低压透平 1 发电机 a 2 凝汽器 节 流 阀
5
低 压 气 体 冷 却 器
高压气体冷却器 4 高压缩机 低压缩机 电动机
b
3
2 蒸发器
4 给水泵
3
6
1
蒸汽再热循环系统原理图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原理图
28
蒸汽再热循环与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对比
18
四、有摩阻的实际朗肯循环
1. T-s图及h-s图
汽轮机中的不可逆过程
汽轮机做功: 理想情况: 实际情况:
wT ,act h1 h2,act h1 h2 h2,act h2
wT h1 h2
19
2. 不可逆性衡量
a)汽轮机内部相对效率ηT(简称汽机效率)
考虑机械损失 ηm—机械效率
Di di Pi
实际内部功率
21
10-2 再热循环(reheat cycle)
一、设备流程及T-s图
再热循环示意图和T-s图
22
蒸汽再热循环的热效率
T
5 4 3
2
1 a
6 b
再热循环热效率与 再热压力有关 x2降低,给提高初压 创造了条件,选取 再热压力合适,一 般采用一次再热可 使热效率提高2%~ 3.5%。
12 汽轮机 s 膨胀 34 给水泵 s 压缩 T h 23 凝汽器 p 放热 41 锅炉 p 吸热
1
1
4
3 2
4 3
2
s
s
7
二、朗肯循环功和热的计算
汽轮机作功:ws ,12 h1 h2
凝汽器中的定压放热量: h 1
q2 h2 h3
水泵绝热压缩耗功:
4
3
2
s
ws ,34 h4 h3
T
wt,Tact wt,T
h1 h2act h1 h2
近代大功率汽轮机ηT 在0.85-0.92左右。 h2act的确定方法: 运行中,测出 p2 及 x2,按 hx= x2h″+ (1-x2)h′ 设计中,选定ηT 按
h2act h1 T h1 h2 h2 1 T h1 h2
第十章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Vapor power cycles
10-1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10-2 再热循环 10-3 回热循环 10-4 热电合供
10-5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1
10-1 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
蒸汽及蒸汽动力装置(steam power plant)
1)蒸汽是历史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工质,19世纪后期 蒸汽动力装置的大量使用,促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促 使资本主义诞生。 2)目前世界约75%电力、国内78%电力来自火电 厂,绝大部分来自蒸汽动力。 3)蒸汽动力装置可利用各种燃料。 4)蒸汽是无污染、价廉、易得的工质。
32
蒸汽回热循环 (regenerative)
抽汽
1 1kg
冷凝水
a α kg 6 5 4
2 3 (1-α )kg
去凝汽器 表面式回热器 给水 抽汽 冷凝水
抽汽式回热
混合式回热器
33
回热循环T-s图如下。抽气口的状态点a为压力pk温度 Ta的过热蒸汽,抽气份额α。在回热器中定压放热,冷凝 成状态点5的水,将锅炉的给水从状态4加热至状态5,使 锅炉的吸热过程从水泵压缩后的状态点6开始至状态点1。 吸热量为q1=h1-h6,吸热平均温度为:
回热器两种方式 混合式
30
间壁式
31
蒸汽回热循环 (regenerative)
由吸热平均温度知,如果蒸汽的压力和温 度一定,提高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同样可提 高吸热平均温度,从而提高锅炉exergy效率。 回热循环:就是从汽轮机的中部抽出一部 分作过功、但仍具有某一中间压力pk的蒸汽, 供至回热器(给水加热器)中,用来加热来自 冷凝器的冷凝水,然后再经泵加压后一起供至 锅炉。蒸汽的焓增来自锅炉,经回热器后部分 热(焓)又返回到锅炉,所以称之“回热循 环”。
c)汽轮机轴功ws,轴功率Ps :
ws m wT ,act mT wT
D h1 h2 Ps mT P0 mT 3600
3.实际内部耗汽率di和耗汽量Di
di d h h 1 1 1 2 0 h1 h2act h1 h2act h1 h2 T
1 锅 炉 4 凝汽器 给水泵 3 2 汽轮机
简化(理想化): 12 汽轮机 s 膨胀
23 凝汽器 p 放热
发电机
34 给水泵 s 压缩
41 锅炉
p 吸热
5
朗肯循环p-v图
p 12 汽轮机 s 膨胀
4
1
23 凝汽器 p 放热 34 给水泵 s 压缩 2
3
41 锅炉 v
p 吸热
6
朗肯循环T-s和h-s图
锅炉中的定压吸热量:
q1 h1 h4
8
循环净功 循环热效率
w0 q1 q2 wT wP
T 1
w0 q1 q2 q2 t 1 q1 q1 q1
T1
T2
4 3 2
吸热平均温度 放热平均温度
q1 h1 h4 T1 s1 s4 s1 s4 h h q2 T2 2 3 s2 s3 s1 s4
代蒸汽动力循环朝着高参数方向发展。我国目 前采用的配套机组参数如下:
表1 国内配套机组参数
分类 初压/MPa 初温/℃ 发电功率/MW 低参数 1.3 340 1.5-3 中参数 3.5 435 6-25 高参数 9.0 535 50-100 超高参数 13.5 550, 535 125,200 亚临界参数 16.5 550,535 200,300,600
朗肯循环1-2-3-4-5-6-1与同温限下卡诺循环5-6-7-85和9-10-11-12-9比较,三个循环放热温度相同,能 否采用图示的两个卡诺循环呢?
T 4' 1
9
5 4 3 8 12
10
6 11 7 2 s
12
有两个关键问题: 其一,汽轮机出口位于饱和区,干度不大, 湿度太大使高速运转的汽轮机不能安全运 行,同时不可逆损失增大。因此,实际使 用的汽轮机出口干度一般限制在不小于 0.85-0.88。 其二,这样的卡诺循环,压缩过程将在湿 蒸汽区进行,气液混合,工质的压缩会给 泵的设计与制造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因 此,迄今蒸汽动力循环未采用卡诺循环。
放热量:
' a
q2,RG 1 h2 h
净功:
' 2
2 s
wRG h1 ha
t,RG
h1 ha 1 ha h2
h1 h
' a
1 ha h2
25
600
蒸汽再热循环分析 再热压力 pb=pa0.2~0.3p1
p1<10MPa,一般不采用再热 我国常见机组,10、12.5、20、30万机组, p1>13.5MPa,一次再热
超临界机组, t1>600℃,p1>25MPa,二 次再热
26
蒸汽再热循环的计算
T 5 6 1 a 吸热量:
b
q1 h1 h4 ha hb
放热量: q2 h2 h3
4
3
2
水泵耗功:
wp h4 h3
s 净功(忽略泵功): net q1 q2 h1 hb ha h2 w 热效率: t,RH
wnet (h1 hb ) (ha h2 ) q1 (h1 h4 ) (ha hb )
朗肯循环1-2-3-4-5-6-1与同温限下卡诺循环1-2-34'-1比较,两循环放热量q2相同,朗肯循环吸热量 q2 q1,R小于卡诺循环吸热量q1,C。 t 1 q1 T 4' 1 卡诺> 朗肯,但相同 9 10 温限下,卡诺循环吸 5 6 热过程在气态下进行, 4 气态物质定温过程十 分困难即4'1难实现, 11 7 2 3 8 12 过热蒸汽卡诺循环至 s 今未被采用。 11
1 T T*m Tm T5 6 C P1 a 2 T0
h1 h6 h1 h4 T s1 s6 s1 s4
* m
Pk
5
4 T0
3
P2
显然,回热循环可以提 高热平均温度,从而提 高锅炉的exergy效率和 循环的效率。
34
s
T
1kg 6 kg 5 (1- )kg 4
1
a
1 1kg
(h1–h2—理想绝热焓降(ideal enthalpy drop; isentropic enthalpy drop )
20
b)装置内部热效率(internal thermal efficiency) 忽略水泵功:
i
wnet,act q1
wT,act q1
h1 h2act T h1 h2 Tt h1 h2' h1 h2'
23
s
再热压力对循环热效率大小的影响
T
T1
1
1
1
T 1'
5 4 6 3
2
2'
2
T1
T 1"
T2
s
24
国产再热机组蒸汽参数规范 单机容量 (MW) 125 200 300 初压(MPa) 初温(℃) 13.5/550 13.0/535 16.5/550 16.5/550 再热压力(MPa) 再热温度℃ 2.6/550 2.5/535 3.5/550 3.6/550
2
一、朗肯循环 (Rankine cycle)
1. 水蒸气的卡诺循环
水蒸气卡诺循环有可能实现,但: 1)温限小 实际并不实行 2)膨胀末端x太小 卡诺循环 3)压缩两相物质的困难
3
2.水蒸汽的朗肯循环 汽轮机 锅 炉
四个主要装置: 锅炉 发电机 汽轮机 凝汽器 凝汽器 给水泵
给水泵
4
水蒸气朗肯循环系统的简化
a α kg
2 3 (1-α )kg
3
2
6 5
4
s 由于T-s图上各点质量不 1kg 同,面积不再直接代表 热和功 5
a kg (1- )kg 4
35
抽汽回热循环的抽汽量计算
T
1kg 6 kg 5 (1- )kg 4 3 2 a kg (1- )kg 4 s
1
a
以混合式回热器为例
T
5 4 1
优点:
•
T2
t
6
2
4' 3 3'
2'
s
缺点: •受环境温度限制, 现在大型机组p2为 0.0035~0.005MPa, 相应的饱和温度约为 27~ 33℃ ,已接近事 实上可能达到的最低 限度。冬天热效率高
17
蒸汽参数的影响归纳如下:
提高蒸汽初参数 p1,t1,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