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基于合作探究的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验之上,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合作,拓展合作的内容。

物理本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当中涉及到了许多丰富有趣的实验。

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更能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基于合作探究的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合作,拓展合作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教师应当注重合作过程中各小组间的交流阶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和倾听习惯。

标签:初中物理;合作探究;能力培养
一、在实验中合作,培养实践能力
一般而言,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充分地调动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

如在教学之前提前布置好预习作业,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对即将要参与的实验进行了解和探究。

在实验的过程当中,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科学合理的分工,各自完成相对应的任务,进而完成整个实验,提高实验的效率。

另外,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众所周知,一项实验当中可能会涉及到较多的实验数据和材料,如果单人操作的話,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较大,不利于实验教学的发展,但如果在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体会合作的意义,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开展欧姆定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笔者利用实验教学来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

首先,笔者提出两个问题: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假设。

在之后的实验设计过程当中,笔者又引导学生交流怎样来研究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在学生的积极交流和讨论之中,一共想出了两种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并设计出两个实验电路图。

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二、拓展合作内容,丰富学习渠道
众所周知,学生收集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因此关于物理知识所能够收集到的信息有限。

每个学生收集信息的内容和渠道各不相同,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那么就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

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外拓展活动。

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进行交流和分享,大家共同对所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在班上进行汇报展示。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开阔
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让学生明白合作的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设计一些课外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参加,在活动当中科学合理的分工,大家互帮互助完成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和水平。

以《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这节课为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现代通讯方式的各种用途和特点、光缆与电缆优劣的对比,两点内容是光缆中光传输的光路、通信卫星的要求。

在开展完教学之后,学生对于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互联网的用途。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笔者在课下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任务。

这个任务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收集与现在通信相关的资料,并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

同学们欣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来找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信息的分享和交流,每个小组将统计来的信息进行一个总的整理和归纳,然后在课堂上为全班同学展示。

这样一来,能够起到开拓学生视野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

三、注重汇报交流,养成良好习惯
很多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时候,往往会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过程,忽略了对合作的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

具体来说,合作的汇报应当涵盖两个层面。

第一,合作的汇报应当能够表述小组的想法,小组的代表发言人应当能够对合作的结果进行全面的阐述。

第二,在合作汇报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应当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注意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对自己小组合作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学会取长补短。

为了能够让学生体会合作的精神和内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我们应当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设计汇报交流环节,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们的想法能够被分享、被思考、被采取,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全面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和水平。

在带领学生探究液体的压强时,笔者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液体压强计,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基础,同时强调高度差,让学生明白接下来的实验应当注意观察的细节。

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提出问题:你们小组想用手中的液体压强计研究液体的哪些特点呢?由此引导学生小组先初步设想一下,并在组内交换意见,讨论要研究的问题。

之后,随机抽查了几个小组,请他们的小组代表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想要研究液体的哪些特点。

这样一来,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之中能够更好地完成设计实验的过程。

之所以要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分享汇报小组的研究结果,是因为这个实验并不是大纲要求的必做实验,所以省去了学生实验的几个步骤,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简单构思,提高实验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