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C)精选答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2从众
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S·阿希(Asch·S·E)等人的研究与实验证实,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有跟从群体的倾向。

当成员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紧张感,促使他与群体趋向一致。

3需要
需要就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基础和源泉,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所提出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

心理学家也把促成人们各种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

4个性
也可称人格。

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5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二.填空题
1、个体心理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

2、构成人际关系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

3、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与成就需要理论。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就是感觉。

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大脑的加工(选择、组织和解释),对客观对象整体属性的反映。

5、沟通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信息源、编码、通道、解码、接收者、干扰(噪音)和反馈八个要素。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三个层次。

7、社会知觉分为他人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四类。

三.简述题
1.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哪些?简述态度改变的过程。

(一)欲望;(二)知识;(三)个体的经验;
态度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度的方向,二是态度的强度。

以一种新的态度
取代原有的态度,这就是方向的改变。

只是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而方向不变,这就是强度的改变。

同时,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也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这本身既包含方向上的转变,又是强度上的变化。

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经历了顺从、同化和内化三个阶段。

2.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期望激励理论?
期望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目标管理法。

具体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目标应明确具体、员工要参与目标的设置、目标实现过程应及时明确予以反馈、适度竞争、员工同意接受目标、要有自主性、奖励与个人需要相结合。

3.西方管理人性观与管理风格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经历了五个阶段: “经济人”假设与X 理论、“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自动人”
假设与y 理论、“复杂人”假设与超y 理论、“理念人”假设与企业文化论。

4.简述组织变革的动力。

组织变革的动力来自于组织的外环境和组织内部力量两个方面。

外环境主要就是政治、经济和科学三类因素。

内部动力包括结构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群体工作绩效与成员满意度的因素。

参考答案:
1.试分析影响群体工作绩效与员工满意度的因素。

(1)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正式规范、组织资源、人员甄选、绩效评估与奖酬体系、组织文化与物理工作环境
(2)群体成员资源:能力、人格特点
(3)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规模与成员构成群体互动过程群体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