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课件 苏教 第三章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
物质的跨膜运输
题型1ꢁꢁꢁ渗透作用的分析与判断
1.[天津蓟州马伸桥中学2019高一上月考]植物体内有三个相邻的细胞a、b、c,已知它们
的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a>b>c,那么它们三者之间水分渗透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Cꢁ)
解析
a的细胞液浓度最大,所以b和c都失水,a吸水;细胞液浓度b>c,所以b又从c吸水,C正确。
2.[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2019高一上期中]下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 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变化,h1、h2表示漏斗内液面与清水的液面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图甲中B的浓度一定大于C的浓度
B.图乙中B的浓度一定等于C的浓度
C.图甲A中的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度
D.图乙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度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度ꢁ
解析
由图乙可知,B中吸水比C中多,所以图甲中B的浓度比C的浓度高,A正确;图乙中B和C的浓度大小比较还要考虑液体压力的作用,液体压力的作用与浓度差的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所以B与清水的浓度差要大于C与清水的浓度差,因此B的浓度一定大于C的浓度,B错误;图甲中由于B浓度大于C浓度,所以水分子从A扩散到B的速度比从A扩散到C的速度快,C正确;图乙中达到动态平衡时,水分子由A扩散到B的速度和由B扩散到A的速度相等,D正确。
3.[河南镇平一中2018高一上综合检测]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图2设计的是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解析
图1表明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图甲中由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的存在,水柱a会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状态,水柱a保持不变,A、B错误;图乙中开始时由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的存在,水柱b会上升,之后由于葡萄糖可以透过半透膜,缩小了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水柱b会下降,C错误,D正确。
题型2ꢁ细胞吸水和失水情况的分析判断
4.[黑龙江哈尔滨一二二中2018高一上期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图所示,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Dꢁ)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
D.丙>乙>丁>甲
解析
水分子是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的一侧。
甲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最低;乙中的红细胞基本保持正常状态,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浓度相等;丙中红细胞失水而皱缩,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最高;丁中的红细胞吸水膨胀但没有破裂,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但高于甲的蔗糖溶液的浓度,即蔗糖溶液的浓度由高到低为丙>乙>丁>甲。
综上所述,D正确。
5.[天津和平区2018高一上期中]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
D
结果如图所示。
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因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很快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清水中气孔开放,在0.3ꢁg/mL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推测可能是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6.如图为一实验装置,各试管中装有一长度与体积均相同的新鲜马铃薯条,处理如下,约1小时后取出各马铃薯条,并观察它们的长度变化,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试分析:
变短细胞失水
(1)甲试管中马铃薯条长度的变化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乙试管中马铃薯条长度的变化
变长细胞吸水不变细胞中的
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丙试管中马铃薯条长度的变化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水分基本不变
________________。
对照
(2)丙试管中的马铃薯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渗透作用
(3)此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解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
当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时,水分子就会通过原生质层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造成细胞吸水或者失水。
甲试管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将失水,使马铃薯条变短;乙试管中,由于蒸馏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造成细胞吸水,使马铃薯条变长;丙试管中的马铃薯条的长度基本保持不变,因为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题型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7.[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高一上月考]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实验时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
B.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C.用高浓度的乙醇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自动复原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解析
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细胞的大小、中央液泡的
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A正确;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植物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进而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高浓度的乙醇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会杀死植物细胞,因此用高浓度的乙醇代替蔗糖溶液不能观
察到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C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液的浓度可能不同,因此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正确。
8.[河南洛阳一中2019高一上月考]现有2个取自同一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成熟细胞,将它们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1)质壁分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分离。
小
(2)乙溶液的初始浓度比甲溶液________。
(3)检测细胞液浓度时,可选用物质_乙_____(填“甲”或“乙”),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对细胞
相同且适宜
进行检测。
实验中对各组的温度等无关变量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为何用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或失水后形态变化大,便于观察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
(2)实验初始阶段(2分钟之前),甲溶液中的液泡直径减小更快,说明甲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更大,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更快,即甲溶液浓度更大。
(3)检测细胞液浓度时,需要观察同种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故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干扰实验结果,分析题图可知,乙溶液中的溶质不会进入细胞,所以应选物质乙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对细胞进行检测。
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实验中各组的温度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4)由于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吸水或失水后细胞形态变化大,便于观察比较,所以研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常选人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9.[北京丰台2018高一上期中]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到甲、乙两个图像。
请回答问题:
外
(1)撕取洋葱________(填“内”或“外”)表皮,置于滴加清水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可观
甲
察到的是图________。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3ꢁg/mL蔗糖溶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后,可观察到的是图
乙质壁分离原生质层细胞壁
________,图示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该现象是指___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分离。
a、c
(3)甲、乙两图所示细胞的细胞液分别存在于________(填“a”“b”或“c”)中。
解析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适宜使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由于细胞内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
将撕取的洋葱外表皮置于滴加清水的载玻片上,由于清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吸水,液泡变大,即图甲所示细胞。
(2)滴加0.3ꢁg/mL蔗糖溶液后,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即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同时液泡变小,即图乙所示细胞。
(3)细胞液存在于液泡内,图甲中a表示液泡,图乙中b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c表示液泡。
题型4ꢁ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0.[江西南昌2018高一上月考]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这说明(ꢁꢁB)
A.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B.水稻根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C.水稻根细胞吸收硅的能力弱,吸收钙的能力强
D.硅是小分子,钙是大分子
解析
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说明水稻细胞膜上硅载体数量多于钙载体数量,表明水稻根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选择性。
水稻根细胞吸收硅的能力强,吸收钙的能力弱。
据题意无法判断出水稻培养液中硅和钙的浓度不同。
11.[福建泉州泉港一中2018高一上月考]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
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
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C
A.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
B.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D.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解析
题图显示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Ca2+、Mg2+浓度增大,而番茄培养液中Ca2+、Mg2+浓度减小,说明水稻吸收水分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相对速率大,A正确;图中可看出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有很大差异,故推知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正确;图中只给出了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前之比,并不知道初始浓度准确数值,故不能推知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C错
误;与番茄相比,一段时间后,水稻培养液中SiO4-浓度降低,Ca2+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对
4
SiO4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D正确。
题型5ꢁ比较和分析几种跨膜方式
12.[河南通许丽星中学2018高一上期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只有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只有协助扩散需要载体
C.只有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D.只有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解析
胞吞和胞吐也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错误;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的,需要载体,消耗能量,C正确;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错误。
13.[山东日照青山学校2019高一上月考]下列关于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①都不需要能量ꢁ
②都不需要载体ꢁ
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
④都是被动运输ꢁ
⑤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④⑤ꢁꢁꢁꢁꢁꢁꢁꢁꢁꢁꢁꢁꢁꢁꢁꢁD.①②⑤ꢁ
解析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不需要消耗能量,协助
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故选C。
1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Cꢁ)
A.白细胞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解析
白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A错误。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胞吞的方式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B错误。
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自由扩散不需要,D错误。
15.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序号):
(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和[ꢁꢁꢁꢁ]。
①③
②自由扩散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_____________;碘在甲状腺细胞外的浓度远远低于甲状腺细胞
③主动运输
内的浓度,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____________。
被动运输
(3)①②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____________。
选择透过性
(4)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_____________膜。
解析
(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为图中①和③。
(2)氧气转运方式为自由扩散,对应图中②;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为主动运输③。
(3)①②两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合称为被动运输。
(4)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题型6ꢁ辨析不同跨膜方式的实例
16.[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高一上期中]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Dꢁ)
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
C.葡萄糖、性激素以Ⅱ方式进入细胞
D.水、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解析
Ⅰ和Ⅱ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A、B错误;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性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C错误;水、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D正确。
17.[河南封丘一中2019高一上月考]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如果X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则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B.如果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如果X(氧气除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被动运输,则其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D.如果X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是协助扩散ꢁ
解析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一般是自由扩散,D错误。
18.[黑龙江齐齐哈尔2018高一上期中]图1表示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图2表示用相同的培养液 培养水稻和番茄一段时间后,测得的培养液中各种离子(Mg 2+、Ca 2+、SiO 4-)的浓度,请根据图回 4 答问题:
蛋白质(或膜蛋白) (1)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这依 赖于细胞膜具有__一__定__的__流___动__性_。
a 、e
b (2)在图1中的a ~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_,能表示乙醇运输过程的是______,能表 示K +从血浆进入红细胞过程的是_____。
a Ca 2+ SiO 4- 4 (3)从图2中可以看出番茄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水稻需求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 选择性 载体蛋白的种类 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________,这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水稻培养液里的Mg 2+和Ca 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原因是___水__稻__细___胞__吸__收__水__分___的__速__率__大___于__吸__收__离__ 子的速率(或水稻细胞吸收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只能依靠胞吞和胞吐,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图1中a、e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乙醇运输过程为自由扩散,属于b过程;K+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为a过程。
(3)由图2分析可知,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
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说明不同植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有关。
(4)水稻吸收培养液中水分的比例大于吸收离子的比例,导致溶液中Mg2+、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
题型7ꢁ胞吞和胞吐
19.如图表示某物质排出细胞的过程(下方表示细胞内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囊泡中包裹的物质一定是大分子
B.囊泡中包裹的物质没有穿过细胞膜
C.变形虫摄食过程与此过程相同
D.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
囊泡中包裹的物质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也可以是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A错误;囊泡中包裹的物质排出细胞不穿膜,B正确;该过程表示胞吐过程,向外分泌物质,变形虫摄食过程是胞吞过程,C错误;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9高一上期中]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过程。
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D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解析
a是细胞的胞吞过程,b是细胞的胞吐过程,都伴随着细胞膜的变化和具膜小泡的形成,以
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A正确;a是胞吞过程,需要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的识别作
用,胞吞是耗能过程,需要细胞内部提供能量,B正确;b是胞吐,该过程通过具膜小泡的
形成和具膜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来实现,因此存在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被动运输和主动
运输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D错误。
题型8ꢁ归纳影响跨膜方式的因素
21.[河南镇平一中2018高一上综合检测]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的曲线。
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B
3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解析
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其吸收量与载体数量和能量有关。
据图可知,A、B两
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上,载体数量相同,自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点,A点有氧呼
3
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相同,说
3
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相同,不同的是B所在的曲线NO-载体数量多于C所在曲线K+载体
3
数量,故选B。
22.[福建漳平一中2019高一上月考]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
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C
A.吸附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
B.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
C.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
D.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水稻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同时还需要细胞膜上的特
异性载体的协助,水稻根细胞膜上运输硅离子的载体多,运输钙离子的载体少,因此水稻
吸收的硅多,吸收的钙少,C正确。
23.[山东潍坊一中2019高一上期中]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Bꢁ)
A.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
B.镁离子进入水稻细胞需要载体,消耗ATP
C.大分子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
解析
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镁离子进入水稻细胞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ATP,B正确;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C错误;
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错误。
易错点1ꢁ混淆生物膜与半透膜
24.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Cꢁ)
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
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必然具有半透性
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一定具有半透性,但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半透膜不具有生物活性,如玻璃纸。
故选C项。
25.[辽宁大连普兰店六中2018高一上期中]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
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B
A.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
B.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
C.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D.透过超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
解析
生物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其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有关,题目中没有提及滤膜的成
分,但根据题意,滤膜可以透过小分子物质,但大于孔径的物质不能透过,可知没有蛋白
质存在,只具有半透性,故B正确。
易错警示
易错点2ꢁ缺乏对跨膜相关曲线图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26.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Cꢁ)
A.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
B.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
D.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解析
曲线②和④中,该种物质有最大运输速率,说明不是自由扩散;该物质运输与氧浓度有关,说明不是协助扩散,即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都为协助扩散,A、B错误。
氧气跨膜运输为自由扩散,D错误。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为主动运输,故选C。
易错警示
1.[福建三明一中2019高一上月考]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可以用口腔上皮细胞来观察质壁分离
B.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失水皱缩
C.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低时,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吸水涨破
D.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
解析
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内的浓度低时,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会因持续吸水而涨破,B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不会吸水涨破,C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水分子进出细胞一般为扩散,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