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我们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①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①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
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①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①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
①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上面是引述在新年贺词中的话,有人评论这十句最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激荡,干劲冲天。
读了上面十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例文
九层高台,起于垒土
主席在2018年新年献词中引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金句,启示着我们要实干,要有创新的力量,这是伟大领袖对我们的殷殷寄托,我们一定要铭记在心。
庄子《逍遥游》有云:“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可知,若无九万里风的积聚,岂得鲲鹏的展翅高飞?岂得“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的豪情壮概?
积聚,是一位智者智慧的凸显;修炼,是一位大师灵性的根本;静默,是一个巨人撼动世界的必修课。
选择积蓄,选择修炼,选择一个静默多年的处所,然后埋下头来,静心修炼,全心全意,凝聚精魄。
最后,你将得到全世界的掌声。
阴雨是在为彩虹积聚美丽。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
”戏台上的他裙裾微动,水袖轻拂,花腔婉转,一颦一笑,皆是风华。
可光鲜繁华的舞台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儿时学戏,被讽呆拙笨傻,毫无天赋,甚至气得师傅拂袖而去。
但他却用自己对京剧的
挚爱,积聚成骨子里透出的韵味。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无畏世人多疑,他用毅力和汗水锤炼成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亦练就了他谦逊温和的君子品性。
纤纤玉指,是他对京剧的痴情;悠悠曲调,是他灵魂的象征。
他,就是风华绝代的京剧大师梅兰芳。
若说梅兰芳是在执着中积蓄着他的不朽,那么,陈晓旭便是在时光中孕育着她的光芒。
“香魂独祭湘妃竹,世间残留葬花梦。
”“悄然”一词,是我能找到的最能贴切形容她的词语。
二十年前她淡淡地来,忽有-天她悄悄地走。
一曲清阔辽远的《枉凝眉》,恰似她的余韵悠然不尽……这其中是怎样的蜕变与积蓄?简单到八个字的人生:从艺,入商,出家,离世。
用简单书写厚重的人,永远值得敬仰和尊重。
“质本洁来还洁去”,红尘给了她太多的无奈,她却用这些无奈积聚成她人生的光芒,如同拂晓时的万丈霞光,闪耀天际。
不要羡慕别人成功表面的光鲜,要多学习成功背后的积聚。
如今的世界,物欲横流,熙熙攘攘,不为利来,即为利往。
但是,在追求物质丰足的同时,我们何不埋下头来,静下心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聚沙成塔,厚积薄发,那么成功的光临必不远矣。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即使世殊事异,静躁不同,亦当积聚力量,以成大器。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仿照全国2卷,由名句组合而成的材料作文,考生应审题准确,完成题目要求。
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10个名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考生在写作时应明确每个句子的含义,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此题①①①组合可以写“执政为民的决心和取得的成绩”;①①①组合可以写“人民创造历史”;①①①组合可以写“脚踏实地,扎实工作”;①①①组合可以写“创造幸福,共享幸福”。
行文中注意首先要提炼出一个中心,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要联系实际,如以“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为中心,论述时可以写“科技领域的一个个进步”“‘一带一路’逐渐被接受”“反复的逐层深入,深得民心”来验证“扎实工作的业绩”。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
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