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驰骋./聘.请打擂./自吹自擂.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B.蛮横./横.祸巷.道/街头巷.尾拾.级而上/拾.金不昧
C.霎.时/刹.那模.具/装模.作样间.不容发/挑拨离间.
D.旷.野/粗犷.呼吁./气喘吁.吁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
B.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
....的程度。
C.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5、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小表妹长得很萌,经常向我们卖萌,我们都被她萌翻了。
解说:这句话中有三个“萌”,第一个是形容词,第二个是名词,第三个是动词。
B.他时而朗读;时而默读;时而抄写笔记。
解说: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很规范。
C.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解说:这个句子提取主干为——克隆羊引起了轰动。
D.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上空。
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白云”,喻体是“思绪”。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行的加快,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
②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④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
⑤文物非法交易也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A.②④①③⑤ B.④②⑤③① C.②①④⑤③ D.①③④②⑤
7、古诗默写。
(1)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5)默写孟浩然《过故人庄》这首诗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
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
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②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
”思立亦以为然。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节选)注:①张盖:打着伞。
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
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
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
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
⑤情障:情欲的魔障。
这里指对山水的喜好。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佁然
..不动(__________________)
(2)犬牙
..差互(________________)
(3)去桥可.三里(_________________)
(4)思立亦以为
..然(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B.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C.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D.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4.这两篇文章作者在游玩中所流露的情感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
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
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
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
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能否删去。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
..难以形成产业化。
2、秋之天目湖
郭树清
①天目湖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湖水由250平方公里的河湖水汇集而成,俊秀的山、柔情的水,富有神奇色彩。
②秋天的天目湖,宛如成熟的少妇,优雅而恬静。
这里湖水清澈,波光潋滟,层林尽染,菊黃桂香,让人陶醉。
“①”,天目湖不仅风光秀美,物产也很丰富。
据称,天目湖里鱼类和水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
水中鲜品、山林野莱等美味佳肴一应俱全。
其中鱼贝类有几十种之多。
这里以茶香、水甜、鱼头鲜闻名于世。
中国有句古话:“②”。
环湖而居的天目湖人守望着万顷碧波,充满了希望和自豪。
③在湖岸上行走,全身上下润润的,暖暖的,漾着一股浓浓的草香。
目之所及,竹林苍翠,峰峦如黛,云天似锦,真令人恍然有出世之感,全身上下通畅,心似轻舞飞扬。
④当我们一行坐上观光船游览天目湖时,两岸景物,影影绰绰,到处可见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时值秋日,正是千树金黄,枫叶正红,素雅娴静,山水相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淼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
湖面上游艇穿梭不息,泛起层层涟漪。
远处群山连绵,岗峦叠翠,山环水绕一直向天边延伸成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天目湖无不呈现了自然、生态的怡静、舒适,顿觉快意与舒畅在心田流淌。
⑤此次天目湖之行,我们还来到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
这里,山地、丘陵蜿蜒起伏,迎着晨曦,远远望去,云雾朦胧、重重叠叠,看不到尽头。
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幽径,步入竹林,晨雾散了,太阳出来了,眼前那漫山遍野青碧色的竹子挺拔清秀,碧翠葱郁,晶莹剔透。
山间流水潺潺,河谷、翠竹相映生辉,临风起舞,婀娜多姿,真是入画成仙境,出音似天簌,给人以清新舒醉之感。
这10万竹海即为10万亩的天然氧吧,在秋色正浓的季节里,更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自然美景幽静而壮阔,陶醉其中,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轻松,精神变得
更加旺盛,旅途劳顿之感顿时尽消。
⑥秋天温暖的阳光洒落在天目湖碧波荡漾的湖水上;洒落在天目湖流水淙淙的山涧旁;洒落在天目湖清香嫩绿的茶叶上;洒落在天目湖那修长摇曳的竹海间;洒落在天目湖那果实累累的田园里;洒落在天目湖那绿荫丛中的农舍小楼,秋风拂动游人醉。
⑦岁月流逝,水韵悠悠。
天目湖的风光是美丽的,看不完的春波雪浪,望不尽的孤帆远影,听不够的涛声拍岸,闻不厌的草木芬芳。
天目湖是自然资源的富饶地,勤劳的天目湖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呈现新农村、新资源、新人居的繁荣景象。
天目湖必将迎来更滋润、更美好的明天。
(选自《散文》2013年第5期)1.请将下面两句俗语填入文中第二段话的横线处,使之语句通畅、表意清楚。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仔细阅读第②~④段,说说作者描写了天目湖的哪些景物?写出了天目湖怎样的特点?
3.有人认为,文章第⑤段花大量笔墨写了距天目湖18公里的南山竹海,与写天目湖无关,可删去。
你认为呢?
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语句。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七彩的光泽,仿佛浩森湖中的蜃楼渔火,恍然如入仙境。
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天目湖怎样的感情。
四、写作题(40分)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
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
A
A
B
A
C
娇儿恶卧踏里裂谁道人生无再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二
1.愣住的样子像狗的牙齿那样可能、大约认为
2.B
3.(1)(鱼儿)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与游玩者相互逗乐。
(2)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打着伞。
4.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所游景色的喜爱之情。
不同之处:《小石潭记》作者的游玩之乐只是一时的,不久就因小石潭景色的清幽寂寥,引发了作者被贬的郁闷悲凉的心境。
《极乐寺纪游》则表达了作者想要纵情徜徉山水,了却世俗羁绊的心情。
三
1.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2.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 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1.①B ②A
2.景物有:湖水、竹林、枫叶、群山写出了天目湖风景秀丽、优雅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的特点。
3.不能删去,详写南山竹海,再现此处迷人的景色,道出作者怡悦的心情,衬托了天目景色的优美,同时也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为后面抒情蓄势。
(意近即可)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阳光照射在枫叶上闪烁的光泽比作辱楼渔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湖中流光溢彩、神秘变幻的景色特点。
(意近即可)5.对天目湖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对天目湖未来的美好祝福。
(意近即可)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