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双十中学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起()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B.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
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
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
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4.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A.1:6B.3:2C.2:3D.6:1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C的水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内能转移给内能大的物体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
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
7.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
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B.摩擦后玻璃棒吸引纸屑
C.铅块压缩后粘在一起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9.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
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
10.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来了,湘江边油菜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B.七月份湖南省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D.冬季,寒潮来临,长沙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11.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
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
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12.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瓶内有雾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B .雾的生成,表明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了
C .瓶内不盛水,瓶塞跳起没有雾,瓶内气体内能仍会减少
D .瓶塞跳起时,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1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冬天里雪花飞舞
B .公园里花香四溢
C .扫地时尘土飞扬
D .天空中乌云翻滚 14.在空气中,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含有的热量减少
B .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
C .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
D .玻璃杯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
15.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
B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
C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
D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 二、填空题
16.四新路的特色小吃:闻丑香的牛肉面。
面一端上来,香飘四溢,这是________现象;面条一入口,除舌尖上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这是通过_______ 方式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17.水的比热容是()3
4.210J/kg ⨯⋅℃,它表示每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则质量为500g 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J 。
18.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后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
从宏观角度看,天然气被压缩后密度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物体2t 时的内能_____3t 时的内能,10~t 时的比热容______56t ~t 时的比热容(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0.如图所示的是美味的“黄焖羊肉”,一块热气腾腾的肉块入口,舌尖上处感觉到美味
外,舌尖的温度也升高了,这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冷水来冷却食物,这是利用水的______大。
21.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当加热至2min时,甲吸收的热量____乙吸收的热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从图中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甲的比热容_____固体物质乙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妈妈在厨房炖排骨汤,小明还没进门就闻到了排骨汤的香味,这是一种______现象。
切菜前妈妈把菜刀放在磨刀石上磨了几下,发现菜刀的温度______了(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用______的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
甲、乙两物体的初温相同,质量之比为5∶2,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4∶3,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2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物体的比热容______乙物体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把糖放在水中,水变甜,这是______现象。
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
25.冬天把双手靠近电暖器会感觉到暖和,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双手的内能,把双手来回揉搓也能感觉到暖和,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双手的内能。
电暖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
26.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 J。
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10kg的煤油吸收,则煤油升高的温度_____℃。
(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三、解答题
27.把质量为500g的水加热到80℃,吸收了4.2×104 J的热量。
c水=4.2×103 J/(kg·℃)求:
(1)水温升高了多少℃?
(2)水原来的温度?
28.餐馆里有一道美食叫“铁板牛肉”,己知一块质量为3kg、初温为590℃的铁板,当温度降低到30℃时放出了7.56×105J的热量,求:
(1)铁的比热容;
(2)厨师将另一个质量为2kg的铁板加热到130℃,再将九成熟的牛肉片盛放在铁板上,等铁板温度降到70℃时,牛肉片已十成熟了,求铁板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29.某品牌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着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用此电热水壶加热水,壶中装入
2kg水,将这部分水从20℃加热到100℃,在额定电压下需用时间为1000s。
请计算: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
(2)该电热水壶加热时的效率是多大?
30.某品牌电磁炉铭牌部分参数如图所示,现将其接入220V电路中给锅内25℃的水加热5min,锅内的水温度升高到88℃,已知c水=4.2×103J/(kg•℃),则电磁炉在5min内消耗的电能为_____J;假设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那么锅内水的质量是
_____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