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节气立秋的养生常识和天气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历节气立秋的养生常识和天气特点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3 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
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
的意思。
立秋时节,天气逐渐由热转凉,但“秋老虎”的余威仍在,早晚温差
开始加大。
此时,养生保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饮食方面,立秋时节要注意滋阴润肺。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
可以多吃一些梨、百合、银耳、蜂蜜等具有
润肺功效的食物。
梨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煮成梨汤。
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煮粥或煲汤。
银耳
富含胶质,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可做成银耳羹。
蜂蜜有润肺养肺、润肠通便的功效,每天喝一杯蜂蜜水,对身体有益。
同时,要适当多吃一些酸味食物。
中医认为,“酸入肝”,酸味食物
可以收敛肺气、养护肝脏。
比如山楂、葡萄、柚子等。
山楂能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葡萄能补气血、强筋骨,柚子能理气化痰、润肺清肠。
立秋后,还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辛辣食物容易助燥伤阴,加重秋燥症状。
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
此外,生冷食
物也要少吃,以免损伤脾胃。
在起居方面,要做到早睡早起。
立秋后,昼短夜长的趋势逐渐明显,作息时间也应相应调整。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助于肺
气的舒展。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此时,还要注意保暖。
虽然白天可能还比较炎热,但早晚温差较大,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
运动方面,立秋后依然可以坚持适量的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
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运动,以
免中暑。
立秋时节,天气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气温逐渐下降,但不会一下子变得很冷,而是呈现出早晚凉爽、中午较热的态势。
这种温差的变化,容易使人感冒,尤其是儿童、老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要特别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其次,空气湿度逐渐降低,气候变得干燥。
干燥的空气容易导致口
干舌燥、皮肤干燥、咽喉肿痛等症状。
因此,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
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室内放置一盆水。
再者,立秋后,降雨逐渐减少,天气变得更加晴朗。
但有时也会出
现“秋老虎”,即短期回热天气,高温闷热,让人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
此外,秋风渐起,风力也会逐渐加大。
秋风容易带走人体的水分和热量,使人感到干燥和寒冷。
总之,立秋是一个气候多变的节气,我们在享受秋天带来的凉爽和舒适的同时,也要注意养生保健,适应天气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在立秋这个节气里,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让我们以健康的身心迎接秋天的到来,享受这美好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