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共产党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朝共历史
1、高丽共产党:1921年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上海成立,领导人李东辉、朴镇淳等。
2、第一次朝鲜共产党:1925年4月由金在奉、朴宪永、曹奉岩等人在汉城组建,11月被日本当局镇压。
3、第二次朝鲜共产党:1926年2月由姜达永、权五卨等人组建,4月被日本当局镇压。
4、第三次朝鲜共产党:1926年12月由安光泉、金缀洙、崔昌益等人组建,又称马列党,1928年2月被日本当局镇压。
5、第四次朝鲜共产党:1928年2月由车今奉等人组建,7月被镇压。
此后根据共产国际“一国一党”原则未正式重建,党员分别并入中共和日共,但朴宪永等人未放弃重新建党努力。
流亡苏联的原朝共党员大多死于三十年代大清洗。
1945年8月朴宪永(再建派)、李承烨(长安派)等人在汉城分别重建朝鲜共产党,后长安派解散,9月11日以再建派为核心正式建党。
当时延安的朝鲜独立同盟成员回国成立朝鲜新民党,苏联派以苏共党员身份回国。
1946年8月30日,朝鲜共产党北方局与朝鲜新民党合并,组建北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斗奉(延安派),副委员长金日成(满洲派,由于苏军支持成为实权人物)、朱宁河(苏联派);朝鲜共产党南方分局与南朝鲜新民党和朝鲜人民党合并,组建南朝鲜劳动党(委员长许宪,副委员长/实际领袖为朴宪永)。
当年夏天美军对朴宪永等人发出逮捕令,南劳党领导人集体越北。
1949年6月30日南北朝鲜劳动党合并,成立朝鲜劳动党,以金日成为委员长。
二、1946-1966年朝鲜主要政治派别
1、满洲派,即参加过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队派,主要成员包括金日成、崔庸健、吴镇宇、金策、金一、李钟玉等人。
2、延安派,四十年代初在延安成立的“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成员,大多为亲华派,主要成员包括金斗奉、朴一禹、崔昌益、金武亭、金雄、方虎山等。
1956年“八月宗派事件”后几乎被一网打尽,少数成员逃回中国。
3、苏联派,以十九世纪移居俄罗斯的朝鲜族后裔为主,几乎全部有苏联国籍,1956年“八月宗派事件”后500多人借此逃回苏联。
4、南劳系,即1946年成立的南朝鲜劳动党,1946年前后主要成员大多越北,1949年与北朝鲜劳动党合并。
1953年遭清洗,13名主要领导人中11人被处决,2人被判徒刑。
残存成员白南云、朴文奎、洪命熹等人效忠金日成得以保命。
5、甲山派,满洲派游击队的分支,主要在咸镜南道的甲山郡活动,首领为朴金喆。
成员中知识分子和专家较多,1953年后配合满洲派先后肃清了南劳派、延安派和苏联派,并且掌握了除军队外的大多数党政机关和经济文化部门要职。
六十年代中期后主张仿效苏联的“柯西金模式”实行有限的市场经济和利润刺激,并反对金日成个人崇拜,1967年遭肃清。
6、临政派,即“朝鲜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成员,地位不显赫。
三、1945年以后的朝鲜国内权力斗争脉络
1945年
刺杀北朝鲜民族主义领袖玄俊赫。
1950年
平壤失守、向鸭绿江败退前,杀害原日据时代朝鲜民族主义领袖、“朝鲜的甘地”曹晚植。
平壤失守后趁机以“军阀主义者”、“杀人犯”等罪名排除延安派重要人物、民族保卫副相兼炮兵司令金武亭,将其送往囚犯强制劳动部队(后因严重胃溃疡被彭德怀接至中国东北休养,不久去世)。
1951年
1月用煤气毒杀人民军前线司令官金策(死前数天曾与金日成争辩人民军战败责任问题)。
1953年
以“金刚学院”(干部培训机构)颠覆政府为由处决劳动党秘书、国家检阅相李承烨。
对亲苏派领袖、劳动党副委员长、副首相许嘉谊下手,后者出逃苏联未遂,自杀。
1955年
以“美国间谍”、“制造‘南方五十万南劳党员蜂起’流言蜚语(引诱金日成南侵)”等罪名处决南朝鲜劳动党领袖、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内阁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并大规模处决南劳系党员。
补充一下,朴宪永的处决方式是用军犬活活咬死吃掉。
跟前一阵在金正恩“一根头发也不许留在人间”的命令下,用迫击炮处决金正日国丧期间饮酒作乐、调戏妇女的人民军将领的做法,真是异曲同工啊……
以“反党宗派分子”罪名解除延安派重要人物、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兼副政委、人民军前线副司令官、内务相朴一禹次帅的职务,后将其处决。
延安派成员、第五军军长方虎山中将被剥夺党籍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后在彭德怀干预下接回中国。
人民
军副总参谋长、延安派成员朴孝三被降职为商工省粮食局局长,后调至咸兴市任地方干部,1969年前后肃清。
1956年
肃清延安派重要军权人物、民族保卫副相金雄大将(率军事代表团访华回国后被暗杀)。
“八月宗派事件”中消灭延安派领袖、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国家元首)金斗奉(1958年处决)、内阁副首相崔昌益(1958年处决)、商业相尹公钦(1958年处决)、朝鲜职业总同盟委员长徐辉(逃亡中国)、劳动党中央委员兼驻苏联大使李相朝(逃亡苏联,1989年移居韩国)等亲华派,以及内阁副首相兼财政相朴昌玉(1958年处决)、副首相兼国家建设委员长朴羲琮、建设相金承化(逃亡苏联)等亲苏派。
1966年
肃清延安派仅存的重要人物、劳动党宣传鼓动部部长、副首相金昌满(最终下落不明,推测狱死)。
1967年
劳动党四届十五中全会上,由吴镇宇代表军方(满洲派)带头向甲山派发难,甲山派以“修正主义”、“破坏千里马运动”等罪名遭整肃。
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朴金喆(甲山派领袖),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书记、对南指导部部长李孝淳、宣传鼓动部长金道满、朝鲜民主青年同盟委员长朴容国、科学教育部长许锡宣等重要成员被处决或入狱。
当时朝鲜地方党政机关三分之二以上的干部由于与甲山派有关联而被逮捕或撤换。
1969年
以“军阀主义”罪名搞掉了1967年协助肃清甲山派的功臣、军队中的满洲派强硬人物——民族保卫相金昌奉大将、人民军政治总局局长许凤鹤大将(直接理由是1968年奇袭青瓦台失败)、人民军总参谋长崔光大将。
不久之后,黄埔军校出身、曾任牡丹江地委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吉东军区司令、1949年与金雄一道率解放军164、166师返回朝鲜的前任总参谋长和前民族保卫相金光侠大将(当时任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书记)和社会安全相石山(满洲派,主管警察)也被免职。
金日成从此完全控制人民军,成为朝鲜唯一的最高绝对权力者。
并在当年12月开始了针对中国及苏联的“批判事大主义”运动,为他自己的“主体思想”登场造势。
至此,金日成的绝对权威地位得以牢固确立——
1973年
金正日和继母金圣爱的权力斗争。
金圣爱私自占用平壤人民大学习堂预留用地为生母高氏修建豪华居所、并令人民军站岗放哨,被前去视察的金日成发现,大怒,金圣爱落败,妙香山别墅隐居(1993年复出,旋再度失势),追随者发配农村、矿山劳动。
1973-1974年金正日和叔叔金英柱的接班人之争,金英柱完败,隐退慈江道(1993年复出,旋再度失势)。
1976年
反对世袭接班人制度的副总理南日(即朝鲜战争时的南日大将,属苏联派)在平安南道安州视察石化工地时,被卡车“撞死”。
1977年
反对世袭接班人制度的国家副主席、朝鲜劳动党第三号人物(排名仅次于金日成和金一)金东圭以“毒害党的十大原则”罪名逮捕,关入咸镜南道的端川政治犯收容所。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正日与同父异母弟金平日(金平一)、金英日(金英一)的“王子之乱”。
金日成原定的“金正日搞党务,金平日搞政务,金英日抓军队”的接班人安排被粉碎,党政军全部内定由金正日掌握。
长相、为人、能力都酷似其父的金平日外放国外当大使。
据日本人的研究,在金日成的默认下,金平日在 1979年被金正日下令施以睾丸摘除手术(此举是为了让金平日一系绝嗣,但其当时已有一子一女)。
1980年
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以后,一万五千多名反对权力世袭制的党员被流放咸镜北道和两江道的政治犯收容营,其家属被迁到东北地区“特殊隔离地域”居住。
1992年
苏联解体后,以“苏联间谍”罪名清洗全部1986年后回国的六百多名留苏高级军官(大多是师、旅长一级的军官,还有作战局第三处处长和人民武力部副总参谋长这样级别的人物)和飞行员。
当时的空军司令赵明禄上将为此向保卫司令部司令官元应熙大将提出了抗议,说把驾驶员杀掉等于让朝鲜空军陷于覆灭状态,这才保住一些飞行员的性命。
还有传说中的1995年咸镜北道第六军密谋事件等等……
名词解释
长安派
以汉城的长安大饭店得名,1945年李承烨等人在此建党。
朝鲜新民党
1942年流亡在延安的朝鲜社会主义者组建“朝鲜独立同盟”,由中共领导。
日本投降后同盟成员回国,联合朝鲜本土的左派进步人士和民族知识分子,组成了新民主主义政党“朝鲜新民党”,主席是金斗奉,委员长为白南云,重要成员包括金武亭、崔昌益、朴一禹等人。
1946年7月和11月分别并入北朝共和南朝共,组成北朝鲜劳动党和南朝鲜劳动党。
主要成员多在五六十年代被处刑,白南云善终,1961年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祖国统一民主主义阵线议长,1979年去世。
八月宗派事件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金日成前往莫斯科列席会议。
在他不在国内期间,苏联派的新领袖朴昌玉和延安派的金斗奉、崔昌益试图在下一届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联合起来推翻金日成。
这是朝鲜劳动党权力斗争史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推翻金日成的尝试。
金日成得到这一消息后将中央委员会会议推迟一个月举行,利用这段时间组织自己的力量进行反扑。
在8月30日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当崔昌益等人对金日成的领导方法提出批评时,以吴镇宇为首的金日成支持者(主要是军方及满洲派和甲山派)加以反击,并给对手安上“反党分子”的帽子。
最后会议投票决定将朴昌玉和崔昌益开除出党。
延安派的商业部长尹公钦、职业总同盟委员会委员长徐辉当天即逃亡中国。
朝鲜劳动党内的延安派在这次会议后为逃避清洗而纷纷流亡中国。
这一事件的策划者金斗奉于1958年消失,据信是在监禁中被秘密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