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复习课件第三部分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 (zhǔyào)因素是
• A.地形 • B.季风 • C.纬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5.图示信息(xìnxī)表明,甲地云量少,乙地 云量多,故选B
6.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确定(quèdìng)乙地为我国的 西南地区,受地形影响,水汽自南向北深入, 故选A
第五页,共35页。
二、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2.大气的垂直分布
3.逆温现象(xiànxiàng) 概 (gà念iniàn在):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6℃/1000米的现象。
影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污染物的扩散,加剧了大 程度。
气污染
第六页,共35页。
Image
第三十五页,共35页。
大气吸收 射
(d
à
大气上界
qì)
大气逆辐射 吸
地地面面 收
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
起到保温作用
第十九页,共35页。
➢月球(yuèqiú)表面无大气作用,温差达300度
以上
月球表面由于没有
大气,白天温度高,
夜晚温度低,昼夜
温差大。
地球表面由于有大 气,白天温度低, 夜晚温度高,昼夜 温差小。
地球白天(bái tiān) 极端最高气温达 58.80C
6、在晚秋至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fúsh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7、在寒冬,为什么人造(rénzào)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dìmiàn)的保温作
8、用晴. 朗与阴天比较,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阴天。原因:阴天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9、要强想,夜气晚温气不温会较太高低,。则白天和晚上的天气应各怎样?
3.为什么平流 层适合(shìhé)于 飞机飞行?
二、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
依21..据划大分气((hduààqfìē)n的—) 垂—直温分度布、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大气 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运 天气 与人类关
动特点 状况
系
对 流 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应用(yìngyòng)生活:山地温 差
你知道山顶(shān dǐnɡ)和山 的气温差异吗?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应用生活(shēnghuó):早晚温 差
你知道中午的气温(qìwēn) 为什么高于早晨?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 天空为什么仍是明大亮气的对?太阳辐射的散射(sǎnshè)作用 2、为什么白天(bái tiān)多云,气温比晴天 低白,天夜多间云多,云反,射作气用温强又,比太晴阳辐天射高被?大量削弱。
第三十四页,共3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3.2.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固体杂质——充当凝结核作用。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其主要的直接热源(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平
No 流
层。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原因:在22~27千米高度有臭氧(chòuyǎng)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能见度好,大气平稳,利 于高空飞行。——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3、为什么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 薄。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白天为晴天,晚上为多云天气。故选A
高 呢度 ?为150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的气温大约(dàyu6ē)是
℃
3、为什低么纬对地流区层太在阳低高纬度度大地,区所厚以,受高热纬多度,地对区流薄旺?盛,对流层所 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4、对于夏同季对一流地层区厚,度在比夏冬季季和厚冬。季其对流层的厚度有何差异?
①5、存“在上为升什运么动说;对②流几层乎天全部气的现水象汽复、杂固多体变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第二页,共35页。
2、大气(dàqì)垂直分层
高度(千米)
高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层
极光
流星
大
气
50
平
流
层
12
积雨云
对
流
层
-100 -60 -20 20 60
气温(℃) 第三页,共35页。
思考: 1.随高度的上
升,对流层和平 流层的气温分别 是怎样变化的?
2.为什么说, 对流层与人类的 关系最为密切?
3.2.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与受 热过程
第一页,共35页。
一.大气的组成(zǔ chénɡ)成分及其作用
干洁空气(kōngqì)——N2 、O2、CO2、O3等
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 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固体杂质——充当凝结核作用
成云致雨的 必要条件(bì
yào tiáo jiàn)
第二十页,共35页。
昼夜温差(wēnchā) 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地月表面(biǎomiàn) 气温差异
没有大气(dàqì) 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
球的情况
大气(dàqì) 上界
保 温 作 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夜晚: 月球表面气温低,地球表面气温高。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2)大气(dàqì)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云层和较大(jiào dà) 尘埃
第十五页,共35页。
晴朗(qínglǎng)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 蓝色?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sǎnshè)作用
(具有选择性)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波长
(bōcháng)较短的蓝、紫色光
散射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
各种波长(bōcháng)的光 第十六页,共35页。
大气 (dàqì)反
射
大气(dàqì)散射
太阳
大气上界 大气(dàqì)
吸收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第十三页,共35页。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中的臭氧(chòuyǎng) 吸收 紫对外流线层中的水汽(shuǐ qì)和吸二收氧(xī化shōu碳) 红
第十四页,共35页。
高层 平流层顶至
存在电离层电离层,可反射电磁波,对无线通讯有重
大气 2000~3000千米 要作用
第四页,共35页。
二、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为多少?
2、假如我高们度在每泰增山加脚1下00测米得,某气时温气降温低为0.61℃5℃;,即我0.6们℃知/1道00泰米山的
夜间多云,有利于(lìyú)增强大气逆辐射,利于(lìyú)地面 保温。
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 并赤不道是地区全地球面太热阳,空辐气射对流强旺度盛最,大多云的雨地,区云量?多,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5、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
因为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散射。
第七页,共35页。
第八页,共35页。
第九页,共35页。
第十页,共35页。
三、大气(dàqì)的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fúshè)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tài yánɡ fú shè)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第十一页,共35页。
第十二页,共35页。
2. 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第三十页,共35页。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duō nián)平均云量日均值 分布完成5-6题。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 5.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 D.丙地云量(yún liànɡ)空间变化大于丁
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 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 按图示方法(fāngfǎ)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 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 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 东北风。图示地区山峰(shānfēng)以南、 以西为背风坡。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 照时数低。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 日照时数高。
白天为晴天,晚上为多云天气。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 四地气温(qìwēn)年内变化。据此完 成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 (xiāngfú)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其主要的 直接热源(二氧化碳和 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以对流 运动为 主
天气 现象 复杂 多变
与人类关 系最为密 切
平 流 22~27千米高 度有臭氧强烈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增温
以平流 运动为 主
天气 晴朗
能见度好, 大气平稳, 利于高空 飞行
第十七页,共35页。
3. 夜间大气对地面(dìmiàn)的保温 作用
大气的热力(rèlì)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第十八页,共35页。
3、大气对地面(dìmiàn)的保温作用
太阳 辐射
短波辐射,其余均 为长波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反射 散射
地 面 吸 收
地面 (dìmiàn) 增温
大
气
大
辐
气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 (zhǔyào)因素是
• A.地形 • B.季风 • C.纬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5.图示信息(xìnxī)表明,甲地云量少,乙地 云量多,故选B
6.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确定(quèdìng)乙地为我国的 西南地区,受地形影响,水汽自南向北深入, 故选A
第五页,共35页。
二、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2.大气的垂直分布
3.逆温现象(xiànxiàng) 概 (gà念iniàn在):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6℃/1000米的现象。
影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污染物的扩散,加剧了大 程度。
气污染
第六页,共35页。
Image
第三十五页,共35页。
大气吸收 射
(d
à
大气上界
qì)
大气逆辐射 吸
地地面面 收
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
起到保温作用
第十九页,共35页。
➢月球(yuèqiú)表面无大气作用,温差达300度
以上
月球表面由于没有
大气,白天温度高,
夜晚温度低,昼夜
温差大。
地球表面由于有大 气,白天温度低, 夜晚温度高,昼夜 温差小。
地球白天(bái tiān) 极端最高气温达 58.80C
6、在晚秋至早春,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fúsh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
7、在寒冬,为什么人造(rénzào)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dìmiàn)的保温作
8、用晴. 朗与阴天比较,哪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
阴天。原因:阴天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 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 9、要强想,夜气晚温气不温会较太高低,。则白天和晚上的天气应各怎样?
3.为什么平流 层适合(shìhé)于 飞机飞行?
二、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
依21..据划大分气((hduààqfìē)n的—) 垂—直温分度布、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大气 分层
高度范围
气温垂直变化
空气运 天气 与人类关
动特点 状况
系
对 流 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应用(yìngyòng)生活:山地温 差
你知道山顶(shān dǐnɡ)和山 的气温差异吗?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应用生活(shēnghuó):早晚温 差
你知道中午的气温(qìwēn) 为什么高于早晨?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 天空为什么仍是明大亮气的对?太阳辐射的散射(sǎnshè)作用 2、为什么白天(bái tiān)多云,气温比晴天 低白,天夜多间云多,云反,射作气用温强又,比太晴阳辐天射高被?大量削弱。
第三十四页,共3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3.2.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固体杂质——充当凝结核作用。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其主要的直接热源(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平
No 流
层。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原因:在22~27千米高度有臭氧(chòuyǎng)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能见度好,大气平稳,利 于高空飞行。——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3、为什么对流层在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 薄。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白天为晴天,晚上为多云天气。故选A
高 呢度 ?为150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的气温大约(dàyu6ē)是
℃
3、为什低么纬对地流区层太在阳低高纬度度大地,区所厚以,受高热纬多度,地对区流薄旺?盛,对流层所 达高度就高;高纬度地区受热少,对流层高度就低。
4、对于夏同季对一流地层区厚,度在比夏冬季季和厚冬。季其对流层的厚度有何差异?
①5、存“在上为升什运么动说;对②流几层乎天全部气的现水象汽复、杂固多体变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第二页,共35页。
2、大气(dàqì)垂直分层
高度(千米)
高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层
极光
流星
大
气
50
平
流
层
12
积雨云
对
流
层
-100 -60 -20 20 60
气温(℃) 第三页,共35页。
思考: 1.随高度的上
升,对流层和平 流层的气温分别 是怎样变化的?
2.为什么说, 对流层与人类的 关系最为密切?
3.2.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与受 热过程
第一页,共35页。
一.大气的组成(zǔ chénɡ)成分及其作用
干洁空气(kōngqì)——N2 、O2、CO2、O3等
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 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固体杂质——充当凝结核作用
成云致雨的 必要条件(bì
yào tiáo jiàn)
第二十页,共35页。
昼夜温差(wēnchā) 一般在500C左右
➢活动探究:地月表面(biǎomiàn) 气温差异
没有大气(dàqì) 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
球的情况
大气(dàqì) 上界
保 温 作 用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低。 夜晚: 月球表面气温低,地球表面气温高。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2)大气(dàqì)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云层和较大(jiào dà) 尘埃
第十五页,共35页。
晴朗(qínglǎng)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 蓝色?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sǎnshè)作用
(具有选择性)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波长
(bōcháng)较短的蓝、紫色光
散射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
各种波长(bōcháng)的光 第十六页,共35页。
大气 (dàqì)反
射
大气(dàqì)散射
太阳
大气上界 大气(dàqì)
吸收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第十三页,共35页。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平流层中的臭氧(chòuyǎng) 吸收 紫对外流线层中的水汽(shuǐ qì)和吸二收氧(xī化shōu碳) 红
第十四页,共35页。
高层 平流层顶至
存在电离层电离层,可反射电磁波,对无线通讯有重
大气 2000~3000千米 要作用
第四页,共35页。
二、大气(dàqì)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率为多少?
2、假如我高们度在每泰增山加脚1下00测米得,某气时温气降温低为0.61℃5℃;,即我0.6们℃知/1道00泰米山的
夜间多云,有利于(lìyú)增强大气逆辐射,利于(lìyú)地面 保温。
3、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 并赤不道是地区全地球面太热阳,空辐气射对流强旺度盛最,大多云的雨地,区云量?多,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5、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
因为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容易被散射。
第七页,共35页。
第八页,共35页。
第九页,共35页。
第十页,共35页。
三、大气(dàqì)的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fúshè)及其性质
太阳辐射 (tài yánɡ fú shè)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第十一页,共35页。
第十二页,共35页。
2. 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第三十页,共35页。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duō nián)平均云量日均值 分布完成5-6题。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 5.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 D.丙地云量(yún liànɡ)空间变化大于丁
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日照时数 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 按图示方法(fāngfǎ)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 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 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 东北风。图示地区山峰(shānfēng)以南、 以西为背风坡。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 照时数低。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 日照时数高。
白天为晴天,晚上为多云天气。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 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 四地气温(qìwēn)年内变化。据此完 成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 (xiāngfú)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原因:地面是其主要的 直接热源(二氧化碳和 水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以对流 运动为 主
天气 现象 复杂 多变
与人类关 系最为密 切
平 流 22~27千米高 度有臭氧强烈吸收太阳 紫外线而增温
以平流 运动为 主
天气 晴朗
能见度好, 大气平稳, 利于高空 飞行
第十七页,共35页。
3. 夜间大气对地面(dìmiàn)的保温 作用
大气的热力(rèlì)作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第十八页,共35页。
3、大气对地面(dìmiàn)的保温作用
太阳 辐射
短波辐射,其余均 为长波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反射 散射
地 面 吸 收
地面 (dìmiàn) 增温
大
气
大
辐
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