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测(期中)七年级历史试卷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测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全卷分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
1.你知道几十万年前北京人摆脱“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是()
A.使用打制石器B.使用磨制石器C.使用天然火D.会人工取火
2.以下居民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
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
3. 传说中他能制造船只,会炼铜,还发明了弓箭,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是()
A.尧B.炎帝C.舜D.黄帝
4.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
A. 外族入侵
B. 统治者残暴
C. 少数民族内犯
D. 权臣作乱
5. 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6.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7.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
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中两件绝世
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 D.秦朝
8.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
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9. 小明查阅《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因为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晋楚争霸 D.战国七雄
10.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B.建立县制
C.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1.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 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
B.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
C. 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D. 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相互争霸,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12.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
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军机处
14. 秦长城起止点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山海关、东到嘉峪关
C.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5.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爆发地点在大泽乡 B.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7.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①减轻赋税②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③重视以德化民④废除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 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19. 我国封建时代的太平盛世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0.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21.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 打击匈奴
B. 开拓疆域
C. 管理西域
D. 开通商路
22. 以下图片中,最能体现时空再现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 B
23. 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的道路
D.通往漠北的道路
24. 有一朋友声称自己家里收藏有以下文物,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帮他鉴别一下,哪一件肯定是假的?()
A. 战国诸侯国的刀形币
B. 秦朝的五铢钱
C. 汉代的画像砖
D. 商朝的铜尊
25. 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下列选项中价值最大的是()
A.史书
B.人物传记
C. 历史课本
D.文物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5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
材料二: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
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
更铸造币以赡用。
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那个朝代的状况?该朝代在地方上用什么制度取代了原来的封国封爵、公侯伯子男?材料中儒家学者“不久就大起恐慌”是因为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5分)
(3)结合汉武帝的措施,你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上可以给当代人哪些有益的借鉴?(2分)(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后汉书·西域传》
(原文大意:由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节络绎不绝;从国外来的商贩,几乎每天都有进入边境的。
)
材料三:2018年1月16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将图二中A、E两处地名填写完整;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有什么内在联系?(5分)
(2)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西域地区事务?从此,哪一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明帝又派谁经营西域30多年?
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3)请根据材料二归纳丝绸之路的价值。
(2分)
(4)请根据材料三说说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分)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段测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全卷分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
1.你知道几十万年前北京人摆脱“茹毛饮血”生活的关键是()
A.使用打制石器B.使用磨制石器C.使用天然火D.会人工取火
2.以下居民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
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
3. 传说中他能制造船只,会炼铜,还发明了弓箭,他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是()
A.尧B.炎帝C.舜D.黄帝
4.夏、商和西周三朝的灭亡有着大体相同的原因,那就是()
A. 外族入侵
B. 统治者残暴
C. 少数民族内犯
D. 权臣作乱
5. 西周时期,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6.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7.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
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图1中两件绝世
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 D.秦朝
8.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
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9. 小明查阅《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因为战国初期发生了()
A.三家分晋 B.田氏代齐 C.晋楚争霸 D.战国七雄
10.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请你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B.建立县制
C.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1. 学习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 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
B.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
C. 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
D. 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相互争霸,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进程
12.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
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军机处
14. 秦长城起止点是()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山海关、东到嘉峪关
C.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5.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爆发地点在大泽乡 B.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1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7.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①减轻赋税②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③重视以德化民④废除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 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
A.211年
B.193年
C.210年
D.194年
19. 我国封建时代的太平盛世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0.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21. 《新全球史》载:在古典时代,一些个人也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A. 打击匈奴
B. 开拓疆域
C. 管理西域
D. 开通商路
22. 以下图片中,最能体现时空再现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是()
A B
23. 近几十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汉代开辟了()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通往西域的道路
D.通往漠北的道路
24. 有一朋友声称自己家里收藏有以下文物,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帮他鉴别一下,哪一件肯定是假的?()
A. 战国诸侯国的刀形币
B. 秦朝的五铢钱
C. 汉代的画像砖
D. 商朝的铜尊
25. 就史料的真实性和史学研究而言,下列选项中价值最大的是()
A.史书
B.人物传记
C. 历史课本
D.文物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5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
材料二: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
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
更铸造币以赡用。
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请回答:
(5)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那个朝代的状况?该朝代在地方上用什么制度取代了原来的封国封爵、公侯伯子男?材料中儒家学者“不久就大起恐慌”是因为统治者为加强思
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秦;郡县制;焚书坑儒
(6)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
(5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五铢钱;征讨匈奴(各一分)(7)结合汉武帝的措施,你认为在治理国家方面上可以给当代人哪些有益的借鉴?(2分)
借鉴:国家应该把握住国家一些重要日用产品的经营权,以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定,如
食盐;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要时可以采用武力来解决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8)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分)
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后汉书·西域传》
(原文大意:由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节络绎不绝;从国外来的商贩,几乎每天都有进入边境的。
)
材料三:2018年1月16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等,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请回答:
(5)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将图二中A、E两处地名填写完整;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有什么内在联系?(5分)
张骞出使西域;A:长安,E:大秦(欧洲);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6)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辖,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西域地区事务?从此,哪一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明帝又派谁经营西域30多年?
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西域都护;新疆地区;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等
(7)请根据材料二归纳丝绸之路的价值。
(2分)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强调经济与文化两方面的交流)
(8)请根据材料三说说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分)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国与西方各国交往的一条重要商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